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對日本投下的原子彈,是正義還是罪惡?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5年08月11日23:37:5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對日本投下的原子彈,是正義還是罪惡?

長崎和平公園內的參觀者。周日這裡舉行儀式,紀念1945年發生的原子彈襲擊。

Kimimasa Mayama/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長崎和平公園內的參觀者。周日這裡舉行儀式,紀念1945年發生的原子彈襲擊。

美國非得使用原子彈不可嗎?

70年前,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加速了太平洋地區戰爭的結束,也推出了核武器時代。70年後,《紐約時報》詢問讀者,他們如何看待哈里·S·杜魯門(Harry S. Truman)總統的決定。


  • Reuters

    1945年8月9日,美國向長崎投放原子彈,這是日本在三天內遭到的第二次原子彈攻擊。


  • Associated Press

    1945年8月6日,總統哈里·S·杜魯門參加波茨坦會議後返回美國。在奧古斯塔號巡洋艦上,他接到了第一顆向廣島投放的原子彈的報告。

當年,杜魯門對投放原子彈決定的辯白是,那是避免對日本本土發動全面進攻的唯一途徑。可以說,發動全面進攻將會給美國和日本帶來更多生命損失,比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中死亡的約20萬人還要多。

長崎原子彈爆炸的周年紀念將於周日在該市的和平公園舉行,首相安倍晉三將出席紀念儀式。

批評使用原子彈的人爭辯說,日本已在向外界發出他們準備投降的信號,但這些信號不是被錯過、就是被忽略了,因為美國想向全世界、尤其是蘇聯展示其掌握的驚人武器。

編輯部收到了幾千封讀者回答這個問題的來信,有的提供理由,有的給予譴責、控告,也有的做出解釋。雖然自投放原子彈以來已過去了70年,為考慮這個問題提供了時間的視角,對有關戰爭的那個階段發生了什麼也有了更多的歷史知識,但這些都沒能讓人們對這個問題達成更多的共識。

下面是讀者來信的摘登,為表達清晰稍作編輯。

評判杜魯門的歷史功過

那是為了達到一種政治目的,對平民百姓進行的恐怖襲擊,是典型的戰爭罪。哈里·杜魯門是一個戰爭罪犯。

——紐約州紐約市,勞倫斯·毛斯(LAWRENCE MOSS)

杜魯門做了正確的選擇。那樣做是否救了日本人的命無關緊要,他的做法在政治上是正確的,減少了美國人的死亡,結束了戰爭。

——亞利桑那州天堂谷,弗蘭克·杜利特爾(FRANK DOOLITTLE)

投放原子彈是1945年的決定,不是2015年的決定。在杜魯門看來,20萬日本人的死亡,比起40萬美國人的傷亡來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除了這個考慮,還有開發核武器及其投放所需要的B-29型轟炸機的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費用。如果不投放原子彈,而且有更多的生命損失,那當初為什麼要開發原子彈呢?

——馬里蘭州鮑伊市,愛德華·威索基(EDWARD WYSOCKI)

把我自己置身於1945年8月。那時,法西斯軸心國毫不猶豫地轟炸、折磨和屠殺任何與同盟國事業有關的人。如果那天早上,我在艾諾拉·蓋號轟炸機上(Enola Gay是向長島投放原子彈的飛機的名字——譯註),我覺得我會這樣看,那只不過是一顆可能迅速結束戰爭的大炸彈。假如我有辦法的話,我覺得我會每天投一顆原子彈,直到天皇本人說“求求你,別再投了”的那一天。杜魯門總統做的對:他做了剷除邪惡所必須做的事情。

——印第安納州卡梅爾市,喬治·赫林頓(GEORGE HERRINGTON)

面對二戰之後蘇聯策劃戰爭的威脅,為確保歐洲和亞洲的安全,有展示武力的必要。此外,美國選民有復仇的欲望,所以投放原子彈在政治上是有利的。最後,暗示戰爭時期的道德和理性行為與和平時期的一樣,是對歷史事件的一種嚴重的過度簡化。

——英國肯特郡,喬丹·霍爾(JORDAN HALL)

不使用原子彈的其他選擇

只要看看對日本發起全面進攻計劃的人員傷亡的估計,就知道不使用原子彈可能會有多麼可怕的後果。美國投原子彈的決定是悲劇性的,美國官員應該永遠與日本人民一起哀悼死者。但是,如果沒有投放原子彈的不幸決定,戰爭會拖延下去,雙方的損失都將會是災難性的。

——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扎卡里·霍夫曼(ZACHARY HOFFMAN)

對為了加快一場可怕戰爭的結束而投下原子彈,我沒有反對意見,但我對選擇廣島、長崎或任何其他人口集中地區作為靶子持反對意見。與選擇把原子彈投在城市相反,美國本該選擇一個遙遠的地方。那本來也可以展示原子彈的巨大威力,讓日本政府知道其繼續戰爭的徒勞,同時也能挽救十多萬平民的性命,他們中的許多人遭受了難以置信的可怕創傷。

——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市,約翰·凡卡特(JOHN VANKAT)

即使我們接受投原子彈對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必要性,但從來沒有人能充分解釋,為什麼我們不能用把第一顆原子彈投在日本的一個無人居住的地方,來達到相同的效果。即使日本在投放了第一顆原子彈後仍拒絕投降,迫使我們不得不投放第二顆,正如在1945年發生的那樣,但這會導致死亡人數減少一半。難道那時沒有人想到這一點嗎?

——馬薩諸塞州斯多鎮居民伊麗莎白·米晁德(ELIZABETH MICHOUD)

度量道德後果

選擇早上8點15分,也就是上學和上班人流高峰的時候,在廣島投擲原子彈,以求造成最大限度的平民傷亡,這樣的做法,無論出於什麼理由都是說不過去的。

——日本東京,竹尾近藤(音)

向廣島投擲原子彈是一個極為冷酷而邪惡的行為。應該選擇軍事目標,而不是平民。我們完全可以在接下來幾個月裡遏制住日本的侵略擴張,與盟國分享原子彈研究成果,在無人居住的島嶼或已疏散的城市演示這種炸彈的威力,從而結束戰爭,不需要再犧牲20萬平民的生命。

——密西根州蘭辛市,馬修·潘尼曼(MATTHEW PENNIMAN)

廣島和長崎有兩個正面意義:一是讓傷亡人數少於本要採取的沒落行動(Operation Downfall),二是將這種可怕的威力呈現出來,從而確保了冷戰沒有變成熱戰。兩次投彈表明,向平民使用核武器是有違道德的;它明確了應限制其使用的必要性,如果沒有這種確認,會不會有哪個掌握核力量的國家決定在軍事行動中使用這一恐怖武器呢?無論是站在1945年還是2015年的角度,對日本使用原子武器,在軍事和道德上都是合理的。但在當時,那也是一個史上令人極度痛心的行動,今天看來也是。

——馬薩諸塞州西巴恩斯特布爾市,克里斯托弗·霍爾(CHRISTOPHER HALL)

對於希望在太平洋戰區取得勝利的美國來說,投擲原子彈是一個有效的戰略決策。然而它造成的大批平民傷亡,卻不能視作附帶損失,因為他們正是攻擊的目標。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震懾戰略,應該受到譴責,因為它針對的不只是敵人,而是對人類社會本身的攻擊。

——卡塔爾多哈,黑南·卡布雷拉(RENAN CABRERA)

對日本本土的進攻得以避免

這是關繫到我個人的。我的父親是一名天氣預報員。按計劃,他會參加第一波進攻。需要有人向後續部隊提供準確的信息,以引導火炮攻擊。預計的傷亡在30%以上。那樣的話,很可能就不會有我這個人了。

——加利福尼亞州大阿羅約市,琳達·布龍斯利(LINDA BLONSLEY)

毫無疑問,我能在這世上,是因為扔了原子彈。我的父親當時就在一艘滿載着美國青年的船上,正準備向日本本土發起最後的攻擊。按照預計,那將是一場殘酷的戰役。投下原子彈後,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父親跟我說,當時船上一片歡騰,幾千名美國小伙子知道他們不需要上戰場了。

——西弗吉尼亞州查爾斯頓,哈羅德·格羅德曼(HAROLD GRODMAN)

我的父親所在的陸軍工兵隊單位當時在向出兵日本的前方集結地運送裝備。如果他參加了進攻日本本土的行動,就不會有我和兄弟姐妹了。數以萬計、百萬計的嬰兒潮一代也不會出生。美國只能投下炸彈。何苦承受更多的傷亡呢?原子彈結束了戰爭。

——佛羅里達州群村,傑·博登斯坦(JAY BODENSTEIN)


翻譯:Cindy Hao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反美先鋒逃命時仍首選美國,有點黑色幽
2014: 領先印度多遠?中國真實國力讓印度傻眼
2013: 我入役僅兩月補給艦被派亞丁灣凸顯遠洋
2013: 打得好!新疆警匪衝突 公安拔槍當場擊
2012: 諜獲我二炮絕密文獻,美國為何不喜反惱
2012: 中國宇宙雷達系統將成美空天飛機剋星
2011: 德國之聲:美國要求中國提供航母項目信
2011: 灣灣廣告幻想圖:擊中大陸新航母
2010: 長津湖與砥平里:再見了朝鮮
2010: 遺憾啊!廣大“愛國者”的鎮靜藥“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