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打破西方封鎖 研出一材料助東風導彈上天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6年05月01日21:05:0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能稱得上是現代戰爭中殺手鐧兵器,就要屬戰略導彈中的洲際彈道導彈,具備射程遠,生存能力強,威力驚人的特點,現在被世界各大強國廣泛研究。不過研發洲際彈道導彈其實和返回式衛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僅僅要打的出去更要能回得來;所以在重返大氣層時需要經受相當嚴酷考驗,尤其是帶來高壓和高熱困擾着全世界的工程技術人員。如果不能解決這個難題,會讓重返大氣層的衛星或者導彈的彈頭粉身碎骨,變成了在大氣層中的流星。

在大氣層重返時,彈頭可能要承受相當大的熱量和過載,溫度變化急劇,從零下160攝氏度驟然升到1700攝氏度,這時能融化鋼鐵的溫度。這時不僅僅會讓整個彈頭變成一個大火球,還要保持彈體內溫度不會急劇上升。這對彈頭的材質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這其中最適合使用用來當碳纖維複合材料來生產彈頭的隔熱層。尤其是有着相當不錯的隔熱性能和均勻燒蝕釋放熱量的性能。所以美國人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製造彈頭,後來連噴管,彈體都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製造。

論在商業市場上,日本的碳纖維技術應該比較靠前。無論從低強度到高強度,全部生產線全部工藝都覆蓋。就連大家常說的T700,T800級的定義都是由日本人最早制定的評級標準。但是在這個領域日本對美國可以隨時敞開供應,但是對其他國家則並沒有那麼慷慨。尤其是對於中國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苛刻,曾經有人因為出口釣魚竿用的碳纖維材料給中國被日美雙方調查。早在上個世紀末,日本媒體就有定論稱:中國會長期依附於日本,原因就是中國只能從日本手中獲得這些高技術材料;要是沒有它,中國的東風系列的洲際導彈和火箭衛星根本別指望上天。

既然買不到,就自己造,中國從來沒等靠過!中國其實早在1975年就開始了航天碳纖維材料的研製工作,不過當時我們的材料技術限制和國外技術封鎖。以至於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在具備一定複合材料研發基礎上,才開始了攻關可以用於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的骨幹隔熱碳纖維材料。經過了多道個工藝創新還有技術創新後,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航天級高強度碳纖維製造的國家。這也為我們開發碳纖維符合材料解決了原料關。

而後,中國企業在2000年開始了對日本一直限制出口的工業級T700,T800的碳纖維開始了攻關。這次攻關不是為了簡單的製造出來而是穩定的大批量生產。經過多年的實踐攻關,現在中國的國產軍用碳纖維工業材料已經廣泛應用到了我軍各種新型裝備上。不單是我們的東風-41和巨浪-2這種洲際彈道導彈的彈體和噴管的碳纖維應用的得以保障,同時還有我們的殲-11B和殲-11BS,殲-15,殲-16上的結構部件也都使用了中國自行生產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還有直-10和直-18直升機。總體上來說,中國現在已經擺脫了在碳纖維領域受制於人的局面。目前在主要還在推進產品的穩定質量和完善加工技術上。

(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高級黑竟猜:10分50秒處兩個特務會面,
2015: 解放軍邀對越戰鬥英雄上課:打人不能只
2014: 環球時報:F-35將成為遼寧號的噩夢。
2014: 美國對華戰略的四大失誤
2013: 淮海戰役徵用540萬民工是得民心還是壓
2013: 央視圖解071型塢登艦 運載力驚人(組
2012: (高清組圖)瓦良格歸港時起飛後輪擋板
2012: 我在美軍航母上的八年(1)---志願參軍
2011: 美無人機介入南海爭端,正好給解放軍練
2011: 天宮一號神八年內發射將進行無人交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