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點算比較客觀。韓國離美投中?呵
呵怎麼可能?但韓國外交方面的調整還是
對中國有利的。
2005.04.11 中國時報
賴怡忠
近日南韓盧武鉉總統宣佈要重新定義南韓的外交定位,將自身視為東北亞區域平衡的驅動者,不再以「美韓同盟」為外交主軸,也就是將南韓脫離朝鮮半島「美─日─南韓」的南三角關係。盧武鉉總統戰略調整的宣示,再加上中俄日前宣佈將在今年秋天左右於黃海舉行共同軍演,以及今年二月的「美日二加二聲明」,這些發展使許多亞洲戰略專家認為東亞邁向了新冷戰時代。
南韓的戰略宣示與中俄軍演,相當程度可算是對今年「美日二加二聲明」的反應。美國在二○○三年宣示的亞太駐軍與同盟關係的調整,一方面將美國的亞太駐軍置於統一指揮體系下,揚棄駐韓美軍防禦北韓入侵、駐日美軍專守日本等的任務切割。而美國在亞太駐軍的地點,被當成是因應區域任務需要進行集結與哐a的基地,而不完全是針對駐地國面對的軍事威脅。美方認為駐韓與駐日美軍的伊拉克任務一事,即呈現以上的思考。
在同盟關係上,美國提升「美日同盟」的角色,使其成為美國亞洲安全機制的決策者,並降低「美韓同盟」的位階。據了解,美國計畫將陸軍第一軍團司令部由華盛頓州遷移到日本座間基地,即是有意將以陸軍為主的駐韓美軍劃歸駐日的美國第一軍團指揮。南韓盧武鉉總統前些時候主動提到南韓不允許駐韓美軍介入台海事務,即是在認定「美日同盟」介入台海時,駐韓美軍會在駐日的第一軍團指揮而參與台海任務之背景下,所做的發言。
打著反美旗幟上台的盧武鉉總統,一開始對駐韓美軍有諸多抱怨,但當美國已經決定在二○○八年以前撤出三分之一的駐韓兵力,並調整「美韓同盟」角色後,面對「美韓同盟」的降級,並在北韓宣佈擁核並拒絕參加「六方會談」後,首爾(漢城)擔心美國在下半年可能對北韓會有外交以外的手段造成政權輪替,這尤其在「美日二加二聲明」確立「美日同盟」作為亞太區域管理者,以及其中提到朝鮮半島「和平統一」的文字。相信這些憂慮都是促使南韓尋求以「親中遠美」來調整自身戰略定位的重要原因。
但是「親中遠美」與「拉中制美」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韓日發生的歷史爭議與日本的殖民歷史,以及「在日朝鮮人」與「在日韓國人」的族群問題有關,和日中被歷史議題所掩蓋的戰略競爭關係有本質的不同。中國示威會去攻擊日本駐中國大使館,但韓日在獨(竹)島爭議時,雙方也同時在進行「韓日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南韓戰略的重新定位固然會影響「美─日─南韓」合作,但不是與「美日同盟」採對立立場。
而中俄計畫在今年秋天的聯合軍演,雖然未如俄羅斯原先期待是在亞洲內陸,以便與俄羅斯最關心的中亞反恐掛鉤,而中國刻意將地點選擇在山東半島外海,也有意與人中俄聯合軍演是與「美日同盟」較勁的政治訊息,但俄羅斯的戰略利益不在於「聯中制美」,而在於「中美互鬥」,如同季辛吉當年與中交往,是希望造成中蘇同時要與美交好的戰略態勢一樣,莫斯科希望中美雙方都希望與俄羅斯維持平穩的關係。這也是為何亞洲戰略社區有不少人認為俄羅斯售中軍火,以及莫斯科認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立場的原因,是因為俄羅斯希望以此使北京忙於處理台海問題,而不會注意去中俄問題。
因此南韓的戰略調整與俄羅斯的動作,就很難被解讀為「中─俄─南韓」對抗「美日同盟」的新冷戰態勢,這與俄羅斯希望「中美互鬥」的戰略盤算有關,而南韓「親中遠美」也與「拉中制美」不同,同時韓日爭議主要是歷史社會情緒,與中日爭議的結構性競爭意涵,有本質上的差異。東亞是出現新的戰略調整,但不是新冷戰態勢。而有趣的是,台灣是這波東亞戰略調整中一個未明言的關鍵因素。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在這波戰略洗牌建立制高點的關鍵,相信不是在調整自身的美中台三角關係定位上,而是在台灣對朝鮮半島的戰略作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