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耗時長達2年的中俄蘇35戰鬥機採購事宜終於水落石出,俄羅斯已經將第一批蘇35戰鬥機交付中國,不久之後,第二批8架蘇-35也將交付中國空軍,此前所謂的“俄羅斯擔心蘇35技術被中國複製而拒絕出售蘇35”的謠言不攻自破,蘇35裝備了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AL41發動機,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名稱為“117S”,這使得蘇35具備極強的機動性,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空軍性能最強的4代半戰鬥機。
蘇35戰鬥機作為俄羅斯現役最強大的戰鬥機,在T50項目前景不明的背景下,很有可能是俄羅斯未來幾年的主力戰鬥機,其裝備的117S發動機不但是俄羅斯最先進的發動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發動機之一,蘇35在蘇27系列戰鬥機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升級,包括航電、武器以及動力系統,此外還優化了外形使其機動和隱身性能更加出色。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表示,蘇35戰鬥機是俄羅斯對蘇27的“最終升級版”,性能已經挖掘殆盡。而中國購買蘇35戰鬥機,主要也是為了蘇35戰鬥機的發動機,因為中國現役的殲20戰鬥機仍然裝備上一代AL31F發動機,無法讓殲20達到五代機的標準,這也讓殲20成為了世界唯一不具備矢量性能的五代機。
儘管如此,俄羅斯還是將蘇35出售給了中國,難道俄羅斯為了賺錢,不怕117A發動機的技術被中國複製麼?俄羅斯軍事專家卡辛直接表示,俄羅斯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大的擔憂,因為現階段的中國並不具備複製這款發動機的能力,中國甚至連AL31發動機的復製品都無法保證達到原品性能,考慮到蘇35售華會給俄羅斯帶來巨大的收益,所以俄羅斯並不擔憂被中國復製發動機。
實際上,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一直在拉中國航空工業的後腿,無論是運20還是殲20,從直升機到運輸機,中國研發的絕大部分飛機都飽受發動機不給力的困擾。而中國航空發動機落後的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缺乏技術,另一方面缺乏投入。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需要大量基礎學科投入,從材料學科到熱力學,再到製造做需要的高精度車床、高純度金屬以及配套的裝配設備,在這些方面,中國的差距還很大,有不少特型零件還需要高級技工通過手工進行修正。
雖然現在中國號稱要投入上千億人民幣打造全新的發動機工業,但是很遺憾的是,這些錢對中國發動機的欠賬來說根本不夠。以美國現在最先進的F135發動機為例,該機的研發投入了80多億美元,以1:7的匯率比,光F135的研發就花費了560億人民幣,二者僅僅是一款發動機的研發,F135發動機的研發成功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深厚的工業基礎上才研發成功的,在F135研發成功前的工業積累,又何止幾個80億美元,所以中國航空發動機要真正“雄起”,短時間內投入大量資金也是沒用的,只有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