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印度在中印邊境可謂是忙得不亦樂乎,增兵,運裝備,越線挑釁,多無恥的事都干出來了,面對印軍的咄咄逼人,有很多人質問:中國為什麼一直容忍印度在邊境如此囂張?
這其實和中國對與印度關係的定位有關。
和平解決中印領土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首選項。雖然中國現在實力上升很迅速,但是如果強制收回,付出的軍事、經濟代價仍會很難承受,經歷這樣大的戰爭消耗,必然會阻礙我國的發展。我們不必擔心時間一長,藏南就會真成了印度的,中國政府從未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而且無論是在軍事還是在經濟上,中國都對印度保持着領先的優勢。現階段,中國對印度的定位是:印度是夥伴,而非威脅。
印度陳兵邊境,一直在宣稱中國威脅論並把中國當做最大的對手,但是,中國卻並未把印度當成敵人,也沒把印度當成威脅,除非印度像1962年一樣主動挑釁,否同中國不會主動出手。1962年我們的行動已經表明了我們的態度,當年打下來我們主動退出,就是想表明我們要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問題。
印度在邊境增兵,這其實是他不自信的表現,因為心裡沒底,所以想靠槍桿子來壯膽,而我們在中印邊界軍事力量部署上弱於印度,恰恰是因為我們的自信。
2006年7月1日,中國列車通過世界鐵路最高點―唐古拉山口
中國已經在邊境形成了強大的戰略優勢。首先是中國在藏區修建了公路和鐵路網,這給印度帶來的巨大壓力,於是印度也想在克什米爾地區修建鐵路,然爾其中的艱難讓印度政府始料未及,這條鐵路規劃全長345公里,但至今沒有全部完成。跟印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耗時5年時間成功修建超過1000公里的青藏鐵路。英國智庫聯合軍種研究院發表文章稱,中國至少在三個方面優於印度:開展大型複雜項目的能力,快速貫徹執行力,以及最重要的,在這些項目上有關經濟和戰略目的的深謀遠慮。”
印度軍方清楚,憑現在的供給線的支援力度,印度軍隊在面臨解放軍的打擊下根本支撐不了多長時間。而中國卻沒有印度這樣的瓶頸問題,解決不了後勤補給實際勝負已見分曉。越來越健全的公路和鐵路網讓中國具備了強大的輸送能力,以後,中國軍隊將不會再有1962年戰爭時的後勤保障問題。中國在邊境的軍事力量部署和戰時增援將暢通無阻,連印度海軍司令梅赫塔都悲觀地說,一旦中印開戰印度必敗。
中國在邊境形的第二個戰略優勢是地理上帶來的。從兩國的地形縱深來看,中國南北距離5500公里,東西距離5000餘公里,印度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作戰半徑約1500公里,覆蓋範圍大約為中國面積的1/3,即使加上印度的“布拉莫斯”300餘公里的射程,印度對中國的整個空間威脅有限,但反觀中國,同樣的蘇-30或是殲-11戰機以同樣的作戰半徑攻擊印度,那麼絕大數印度國土都在中國戰機的打擊範圍之內。尤其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更處在中國導彈射程這內,印度的這一劣勢,絕不是印度靠研發導彈在短期內可以彌補的。
正是因為中國的自信,所以,中國採取的策略跟印度完全不同。印度不斷向邊境增兵,而中國反倒會適當容忍印度的軍事準備,我們有這份自信,也有這份實力可以保證邊境的安全。
從兩國目前的綜合實力和未來發展態勢看,印度也很難對中國購成威脅。
印度山地部隊
世界上很多人都要把中印兩個發展中國家擺在一起比一比,一較之下,很多難免發出感慨:這簡直就是龜兔賽跑,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就連印度本國的經濟官員尚卡爾都曾羨慕地說,“國力差距太巨大了,現在中國已不再是窮國,而印度仍然適用這個稱謂。”
所以,印度現在是中國的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而關於中印的領土問題,我們不必急,當中國的實力有質的飛躍,或者未來印度國內發生深度革命之時,解決問題的機會自然會擺在面前。
從中國的角度講,現在我們的戰略,安全與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中國政府一定不會在印度問題上消耗我們民族太多的真氣,因為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