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倫敦上空的噴火原創,如有轉載望與作者聯繫。原創不易,望互相尊重。各平台上ID非 倫敦上空的噴火的賬號轉載此文均為盜帖。
引子
噴火君前幾天關於八佰道具考究的文章有幸成為了爆文,在此先感謝票友們的捧場。在評論中許多票友都提到了對淞滬會戰中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好奇,乘此機會噴火君也就再講一講舊日本帝國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這支部隊的歷史。
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制度發展史
首先介紹一下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制度,在明治初年建立海軍時,日本模仿英國海軍制度,建立的是海兵部隊,每艘艦艇上都會一定規模的海兵隊執行護衛、儀仗、鎮壓水手等任務,必要時則會上岸作戰,並有專業培養海兵隊的學校。海兵隊因為搭乘軍艦利於機動的特性,在明治初年日本國內外的幾次軍事衝突中均有活躍表現(佐賀騷亂、1874年日軍入侵台灣、江華島事件)
明治九年(1876年)日本海軍廢止了之前海兵隊制度,改為在有陸戰需求時臨時從艦船和鎮守府中徵集水兵組成陸戰隊,因為其臨時性質所以叫特別陸戰隊,並按照水兵的來源冠以“XX號特別陸戰隊”“XX鎮守府特別陸戰隊”“XX戰隊特別陸戰隊”的番號。
日本海軍的新兵在入伍初期都會統一加入海兵團進行訓練(與之前的海兵沒關係,是海軍內部的新兵訓練機構),其中就有銃隊訓練(步槍訓練),所以雖然不是專業陸戰單位,但對地面戰鬥還是有一定的基礎,足以應對小規模衝突。
此後在西南戰戰爭、中日甲午戰爭、鎮壓義和團運動、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青島戰役中,均有海軍水兵編成特別陸戰隊參與陸地作戰。這些陸戰隊一般都是在兩棲登陸戰中為配合陸軍登陸或執行保護日本僑民租界而臨時組成的部隊,兵力規模也不大,多不超過大隊規模。
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的誕生
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工人運動、學生運動蓬勃發展,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其活動規模更是巨大。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上海的學生和工人們爆發大規模罷工和反帝遊行,因為租界巡捕的力量不足以鎮壓此次運動,工部局請求當時美、英、日、法、意等國家增派兵力保護租界。日本當時在上海的駐紮有第一遣外艦隊的三艘軍艦(勢多、伏見、堅田)但並無常駐的地面部隊。為保護日本在上海的利益,伏見號的艦長率領59人組成的特別陸戰隊登陸上海,此後兵力規模不斷擴大。開創了日本向上海派遣地面部隊的先河。
8月下旬局勢緩和後,日本撤回了全部陸戰隊,第一遣外艦隊的司令官永野修身則提出了應該在上海增加艦船數量,使其能在瞬間動員400人以上的陸戰隊登陸。
1927年2月北伐軍逼近上海,列強為保護自己在上海的租界和特殊權益紛紛派兵登陸上海向北伐軍施壓,列強紛紛增加在滬兵力以向北伐軍施壓。日本也在2月23日派出了256人的特別陸戰隊登陸上海,此後不斷擴大兵力規模。到3月21日北伐軍進入上海時登陸的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人數已經達到1387人。
1927年9月後上海周邊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日本海軍逐步撤離了上陸的陸戰隊,但留下了700人規模的陸戰隊兵力常駐上海,隸屬第一遣外艦隊指揮。此時的上海海軍陸戰隊僅僅只是第一外遣艦隊下的一支部隊,雖然其常駐上海,但仍然不是日本海軍的常備單位,可以理解為僅僅只是讓臨時性部隊長期執行陸地警備任務。
1932年128抗戰結束後,日本海軍為加強對上海的控制力,決定建立常駐上海的常備地面部隊,便將之前第一遣外艦隊的上海陸戰隊升格為日本海軍的常備單位,隸屬於新編制的第三艦隊(將原來駐紮在中國南北方的第一、第二遣外艦隊整編為第三艦隊)。上海特別陸戰隊正式成立(簡稱上陸),並成為當時日本海軍中唯一一支常備的陸戰部隊。
按照1932年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令,上海特別陸戰隊的司令官為大佐或少將軍銜,下轄兵力為1900-2000人,分為四個大隊,其中1-3大隊為步兵大隊,第4大隊為炮兵隊。
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的兵力與裝備
上陸從誕生初其作戰任務就是保護日本在上海的僑民和居住區(日本在上海並沒有單獨的租界),並在必要時向長江流域派遣兵力以保護日本的殖民利益。所以上陸雖然是海軍陸戰隊但並不重視兩棲登陸作戰,其任務主要是城市防禦作戰,其裝備也是圍繞城市巷戰展開的。
為了強化巷戰能力,上陸裝備了大量衝鋒鎗(主要是瑞士SIG1920奧地利的S-100型衝鋒鎗)和輕型裝甲車以及摩托車等裝備,與日本陸軍常規部隊有極大不同。
上陸的兵力規模則長期保持在2000人左右,1937年8月13日上陸的兵力為2500人(300人為從漢口撤退的漢口陸戰隊)。
下面是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前一天上陸裝備配置表:
150mm榴彈炮 4門
120mm榴彈炮 4門
75mm山炮 12門 (其中四門為漢口陸戰隊帶來)
150mm迫擊炮8門
70mm步兵炮 4門
37mm速射炮 4門
高射炮 7門
坦克 7輛
裝甲車 11輛 ——上海確保戰
從上表的裝備數量我們可以看出上陸的兵力數量雖然還不及陸軍的一個步兵聯隊,但其火力卻遠超一個步兵旅團的火力(1937年常備師團的一個步兵旅團也不過8門75山炮,8門37mm速射炮,超過100mm的身管火炮則是一門都沒有),其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也是遠遠超過普通步兵旅團,上陸還有大量的13mm高射機槍可以用於防禦作戰。
淞滬會戰初期的陸戰隊
77盧溝橋事變爆發,遠在上海的上陸也開始緊急動員,到8月13日八字橋槍聲打響前,日本海軍在上海的地面兵力已經已經達超過4000人,為上陸2500人、鎮守府陸戰隊1200人、出雲號陸戰隊200人、第十一水雷戰隊120人。
8月13號戰役打響後,日本海軍加緊運輸陸戰隊兵力赴滬,到8月18日和19日分別又有1400人與1000人的陸戰隊登陸上海,加上先前在滬部隊共編成10個大隊,以上部隊全部歸屬上陸司令官大內傳七郎少將指揮。
(歷史上圍攻四行倉庫的部隊就是來自佐世保鎮守府的土師部隊,當時被編為上海特別陸戰隊第十大隊,兵力為500人)
在8月23日日本陸軍登陸上海前,上海陸戰隊的兵力共計有6400餘人,兵力數量已接近一個步兵旅團的數量。雖然陸戰隊的單兵戰鬥力不如陸軍士兵,但是其有大量火炮與戰車的支援,導致這些“業餘”步兵也給中國軍隊造成了巨大麻煩。
8月23日日本陸軍登陸以前的戰鬥被日本稱為上海確保戰,在這一周的戰鬥中日本海軍陸戰隊作為日本侵略上海的急先鋒可以說是“居功至偉”,8月15、16、17中國軍隊連續三天的總攻都宣告失敗,使上陸熬到了日本陸軍登陸徹底扭轉了淞滬的戰局。
關於日本陸戰隊的制服問題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簡單提過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制服問題。今天就借着這個機會,再說明一下。
日本海軍在昭和二年(1927年)年前並沒有專業的陸戰制服,臨時編組的陸戰隊穿的也就是本來的海軍制服,冬季穿藏青色的第一種軍裝,夏季則穿白色的第二種軍裝。到了1927年上陸組成以後,日本海軍配發過了一種黃褐色的夏季陸戰制服,冬季則穿繼續穿藏青色的第一種軍裝。
1932年的128抗戰正值冬季,所以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士兵穿的是藏藍色的冬季制服,八佰中也錯誤的使用了該款制服。
經歷過128抗戰(日本稱為第一次上海事變)後的日本海軍開始重視陸戰隊的作用,在1933年(昭和八年)配發了青褐色的夏季陸戰制服,用以取代黃褐色的昭和二年款陸戰制服,並配發了可以配搭鋼盔的同色戰鬥帽,夏季制服搭配的戰鬥帽就是青褐色的戰鬥帽,冬季制服搭配的則是藏青色戰鬥帽,上面大川少將穿的就是夏季陸戰制服褐戰鬥帽。
而在淞滬會戰(8月13至11月12日)上海海軍陸戰隊穿着的一直都是青褐色的夏季制服。其特徵是大翻領和橫向肩章,與之前的日本陸海軍制服都有較大區別。現代國內關於淞滬會戰中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基本都是1932年淞滬會戰時穿着第一種軍裝的形象,這是不符合歷史情況的。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些錯誤其實很簡單,淞滬會戰時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夏季陸戰制服和常規的陸軍制服非常類似,一般人往往會以外是日本陸軍,而1932年的淞滬會戰種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穿的藏青色制服和水手帽擁有很明顯的海軍風,普通人一看就知道是海軍部隊,絕大部分的劇組工人人員也就想當然的認為日本海軍陸戰隊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