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武裝衝突愈演愈烈,在納卡地區新一輪衝突爆發以來,阿塞拜疆損失了72架無人機、7架直升機、137輛坦克、1架飛機和82輛軍車。亞美尼亞傷亡的軍事人員數量已經超過2000人,多達130輛坦克、超過200門火炮以及其他重型裝備也被摧毀。作為陸戰之王的坦克為何在戰場中表現得這麼脆弱,不斷發展的坦克裝甲防禦系統和主動防禦系統真的能保留坦克在戰場的一線生機!
自從冷戰誕生以來,一直經歷了多次的戰火洗禮,綜合戰鬥力確實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仿佛現在各種反坦克導彈的發展似乎遠遠的超過坦克裝甲防護水平的發展,尤其在現代衛星定位,激光制導技術的加持下,坦克可以說是完全淪為高精度火箭炮的靶子。
二戰時期坦克的技術水平停留在硬質裝甲水平,坦克裝甲車輛基本是普通的金屬材料,而且是整體製作的,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被擊傷後很是尷尬,為了快速返回戰鬥,所以很多情況下是使用直接繼續上陣或者塞點鋼筋之類的焊上就上陣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冷戰結束,而冷戰早期的各國主力的坦克裝甲車輛也是這樣,依然使用整體化的製造模式,比如著名的蘇聯T54/55主戰坦克。
但是穿甲彈技術在戰後有了極高的進步,而且隨着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等等高威力穿甲彈的出現,傳統的均質裝甲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所以很多新式坦克開始裝備了複合裝甲,質量較輕而且防禦性能好,諸如豹2,M1艾布拉姆斯,挑戰者2等等,而諸如喬巴姆裝甲,貧鈾裝甲,反應裝甲,格柵裝甲等等各種新式裝甲也陸續亮相,防禦效果也很是不錯。然而坦克的自身重量在那裡放着,馬力大量提升同樣也不現實,註定坦克的主要裝甲防禦只能放在威脅最大的地方,削減其他方向的裝甲所以裝甲車輛包括坦克在內都是正面裝甲最強,然後是側面和後面。因為戰場上正面遇敵的可能性最大。同樣道理,在過去空中打擊的手段有限的條件下,防禦薄弱的地方風險同樣是較小的地方。
冷戰時期坦克交鋒時威脅主要來自正前方,這就剛好在維持適度重量的前提下擁有厚實的前裝甲,保證在正面受敵的情況下不會被輕易擊毀。至於側面和頂部,就算均衡了裝甲也能被擊毀,還不如做薄一點,反正從頂上打的,要麼沒誕生,要麼是大塊頭的炸彈等等,加厚了也沒用。80年代之前對坦克裝甲的要求是只需要擋住20毫米機炮,冷戰之後對頂部的要求只要能夠擋住30毫米的機炮就好,90年代以後,世界上絕大多數坦克,都已經設計完成了,這其中就包括蘇聯解體後眾多東歐小國的主戰裝備,然而就在世界坦克大都定型之後,末敏彈技術和反坦克導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瑞典的反坦克專家反坦克導彈的技術思路,提出了專門攻打暴露面積大卻防護薄弱的頂部裝甲,被稱為“敲腦門”的“頂攻”技術。反坦克導彈發射後,首先躍升至離導彈頂部上方一定高度,然後以一定的角度直接攻擊坦克頂部,或是導彈從上方接近坦克,以20°—30°噴出高速射流向前下方攻擊坦克的頂部。如法、德、英聯合研製的第三代反坦克導彈“崔格特”導彈攻擊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時,先以大約10°的仰角向上飛行,然後在80米左右的高度上平飛,當接近目標時,導彈則以20°-30°的俯仰角下落,直至從頂部攻擊目標。瑞典第二代反坦克導彈—“比爾”,則是在接近目標時,向前下方以30°的傾斜角噴出高速射流後瞄準目標直接擊穿坦克的“天靈蓋”。
武裝直升機的崛起可以說完全改變了坦克之間平面對決的歷史,直升機的火箭彈和小口徑機炮能從頂部攻擊坦克,繞過了坦克厚重的裝甲,從頂部攻擊。不僅是直升機,還有反坦克導彈。重型反坦克導彈穿深超過一米,。但是反坦克導彈並沒有局限在大傢伙,而是不斷小型化並且發展出了攻頂武器,專門利用坦克頂部的薄弱點進行攻擊,直升機對坦克幾乎是單方面虐殺。
現在世界大部分的坦克為了增加坦克的裝甲防禦,普遍採用的是加裝模塊爆炸反應裝甲,這樣雖然對一些小型火箭彈有一定的防禦作用,但遇上從天而降的反坦克導彈和大口徑火炮基本上是沒有防禦能力的,現在也就美國和中國的99A坦克強化了頂部裝甲!至於被很多人叫囂的坦克主動防禦系統,不過是杯水車薪,能夠研製主動防禦系統除了中美俄三個大國,目前技術較成熟的也就只有以色列了,一套防禦系統的價格完全可以買一輛裝甲車了,在激烈的軍事對抗中,主動防禦這種高科技不是所有國家都玩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