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法國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上周威脅要用非常規武器,即核武器對付恐怖主義國家?為何伊朗威脅要從所有歐洲銀行中提出其外匯儲備(儘管它後來收回了這一警告)?答案在於德黑蘭核野心的性質。筆者相信,德黑蘭需要核武器不是為了“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而是想以核武器為後盾通過常規軍事手段進行帝國擴張。
正如筆者早前所指出的,20年後伊朗的石油出口危機與人口危機將一同爆發,屆時贍養老年人口將為該國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就在伊朗目前的疆域之外,伊拉克、阿塞拜疆和土庫曼以及沙特東部的肥沃油田近在咫尺。和華盛頓一樣,它的鄰國們對伊朗成為核國家的前景保持着高度警覺,而且暗地裡非常希望華盛頓能消除伊朗的核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社會就最終對伊朗使用武力這一問題達成一致的速度有多麼之快!希拉克間接提及法國核能力的姿態可謂是對伊朗的一個警告。因在戰前就伊拉克是否擁有核武與美國大唱反調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向《新聞周刊》(Newsweek)表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採取武力阻止伊朗獲得核能力。
德國國防部長容恩(Franz Josef Jung)接受德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周日畫報》(Bild am Sonntag)專訪時重申,軍事選擇是不能排除的,不過首先應該進行外交努力。《周日畫報》將伊朗總統艾哈邁德•內賈德(Mahmud Ahmedinejad)的圖像與希特勒的並列在一起,並附以標題:“伊朗會把世界推向深淵嗎?”
那些曾譴責美國在沒有確鑿證據證明伊拉克已經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前就入侵它的歐洲人,現已贊同在伊朗獲得WMD前向其採取軍事行動。國際社會在伊朗核問題上突然變得不那麼謹慎了,其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還是與石油相關。
首先,一旦伊朗成為核國家,沙特與阿聯酋將是最大的輸家。沒人能預測這個沙特王國何時可能發生動湯,但一旦出現這種局面,伊朗馬上就會支持在盛產石油的沙特東部占多數的什葉派教友。
美國將在某個時候削減或消除其在伊拉克的軍事存在,而這樣做的結果,筆者相信,將是伊拉克爆發內戰。一旦伊拉克發生內戰,伊朗將以此為藉口擴大其在伊拉克本已相當大的影響力,甚至以伊拉克什葉派保護人的身份進行軍事干涉。
現在的阿塞拜疆在多達數世紀長的時間裡曾是波斯帝國的北部省份。一旦伊朗獲得核武器,它可能恢復對南阿塞拜疆的領土要求。伊朗繼續根據1921年和1940年與蘇聯達成的協定聲稱對裏海能源資源的主權。目前,阿塞拜疆與伊朗的關係為數年來之最佳。伊朗為多個被亞美尼亞封鎖的阿塞拜疆城市提供天然氣,而阿塞拜疆則支持伊朗的核計劃。然而。隨着伊朗的石油生產在未來20年後逐漸枯竭,它可能恢復對裏海的主權要求。
內賈德喜歡搗亂的秉性已經引起西方分析家們的極大關注,他們指出內賈德似乎相信第12位伊瑪目馬赫迪(Mahdi)將重新現身。我不知道內賈德的精神是否正常,但即使瘋子也有精明狡詰的一面。伊朗的前景非常嚴峻,一代之後它將面臨人口衰退、經濟崩潰和文化滅絕。當理性無法解決一個本來就不可解決的問題,非理性就會占據上風。跟同樣瘋狂但在戰線拉得太長前曾在數年內將西方逼上絕境的希特勒一樣,內賈德正在推行一種理性的帝國主義政策。
鑑於以色列擁有大型的核武庫和熱核能力,伊朗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去招惹這個猶太國家。在四面楚歌和面臨崩潰的情況下,這個伊斯蘭共和國完全有可能對以色列和其他敵手採取自殺性的毀滅行動。不管你如何評價希拉克,他可一點也不傻,而且覺得最好警告一下伊朗:伊朗的帝國擴張可能會遭到法國的核武反擊。法國情報界顯然相信,伊朗可能通過在西方採取恐怖行動來發泄它的不滿。
就目前來說,在伊朗與西方的衝突中,中國將是最大的輸家。中國在全球大型經濟體中發展最迅速,但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卻是最低的。中國經濟比世界任何其他國家更易受到高油價的傷害,因此北京不支持西方孤立伊朗也情有可原。目前還不清楚一旦國際社會中的其他成員對抗伊朗,中國將做何反應。就大局而言,中國的反應其實無關緊要。
華盛頓極不情願對伊朗動武。儘管如此,它還是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除非伊朗發生一件極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那就是內賈德下台。當布什政府從中東脫身時,它在那裡留下的將不會是繁榮與民主,而是油價高漲和政局混亂,並使美國的經濟受到削弱。但它確實沒有其他選擇,除非它可以容忍一個擁有核武的掠奪者在這個石油走廊橫行無阻。我們已經開始自911事件以來的第三次悲劇行動,而且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它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