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張被載入史冊的照片,讓多少人心酸,又有多少人看後為之感動。
照片中的劉華清身體前傾,踮起腳,目光集中,嘴巴微微張開,雙手恨不得趴上去,這一年他已經64歲……。
這是他人生當中第一次踏上航空母艦,從他的一舉一動,不難看出那種極其強烈的渴望和期盼,此時他的心中,多麼希望中國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航空母艦!
當時中美建交,為加強中美兩軍之間的交流,美國增加了一個特殊的等級P級,只有中國一個國家。
中國代表團在美國代表的安排下,一口氣參觀了3艘美軍軍艦,分別是“福克斯”號導彈巡洋艦、“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以及“小鷹”號航空母艦。
規定時間是一小時一艘,作為美國海軍的重型主戰艦艇,能讓中國代表團參觀已實屬大方,但技術方面不可露底,所以規定不能碰,劉華清等人也只能遠觀不可細看,因此才出現了照片中的一幕。
這位“中國航母之父”曾豪言壯志:“不搞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
遺憾的是,他努力為中國海軍付出畢生的心血,只為一睹我們自己航母下水的願望最終落空。
2011年1月14日,劉華清逝世,享年95歲。
一年後(2012年7月16日),中國第一艘航母正式下海,9月25日定名“遼寧號”。可惜這一幕,劉華清上將永遠也看不到了,我們多麼希望他能更長壽一些,親眼見證中國海軍的強大!
劉華清,1916年出生於湖北紅安縣,8歲被送進私塾,10歲那年村里辦了新學堂,負責教學的老師是地下黨員,正是這位徐姓老師,給劉華清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1927年,黃麻起義爆發,13歲的劉華清不顧危險當起了小交通員,一年後參加紅軍,後跟隨部隊參加長征。
在擔任宣傳科長時創辦了《戰士報》,紅二十五軍所有的撰稿、編輯、刻印、擬定口號等宣傳工作全部由他負責。《戰士報》的創辦在新蘇區起到了積極作用,成了全軍上下最關心的報紙。
1935年,紅二十五軍與陝甘紅軍會師,有人提議將毛澤東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改編成歌曲,劉華清負責編曲。
只讀了幾年書的他哪裡會編曲,於是借用了鄂豫皖蘇區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曲譜,配上毛主席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劉華清幾人哼來哼去,未曾想還挺好聽,於是在《紅色戰士報》刊登。
一經刊登,《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很快傳唱開來,部隊很少有人不會的,以至於該歌曲一直傳唱到了今天,經久不衰。
劉華清跟着黨,一起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6年,根據資歷和貢獻,劉華清被授予少將軍銜。
劉華清與海軍結緣是在1952年,那天上午,劉華清接到中央軍委的通知,要求他立刻前往北京。
到了北京才知道,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要找他談話,劉華清靜靜的聽着眼前這個海軍司令說着當今海軍建設的情況。隨後蕭勁光下令:“劉華清同志,組織打算安排你到大連海校擔任副政治委員,你有意見嗎?”
劉華清愣了一下,從13歲開始投身革命,他從沒想過會與海軍打交道,正如他自己也不知道會被授予少將軍銜一樣。
和常人一樣,劉華清當面提出了自己的顧慮,顯然是擔心自己不懂海軍,心裡沒底,別影響了海軍工作。
看出劉華清所想,蕭勁光便開導起來:“海軍建設,誰上任都是新課題,我也是一樣,共產黨一路走來,不就是邊干邊學習的嗎?相比其他人,你有優勢,你在西南軍政大學辦過學,還打過仗,年紀輕,這些都是優勢。”
就這樣,劉華清開啟了海軍建設之路。
大連海軍在當時是人民海軍第一所培訓水面艦艇初級幹部的正規學校,為我國培養了無數海軍人才。
1953年,劉華清決定帶着海軍學員出海訓練,他心裡忐忑不安,畢竟這也是他自己第一次出海,恰巧遇上八級大風,艦艇晃得厲害,劉海清與學員一樣,吐了甲板一地,大家面對面笑了起來。
然而這次出海,對劉華清來說意義非凡,他不僅沒有產生牴觸情緒,反而下定決心要壯大海軍,他認為真正的海戰,中遠海才是關鍵,而今自己出海訓練才多遠?要征服眼前無邊無際的大海,就只能造航母!
深知劉華清任重而道遠,中央軍委為了能夠讓他對海軍有更好的認知,於1954年派他前去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
接到通知的劉華清一下就蒙了,當時中蘇雖然交好,但是在培養海軍人才方面,他們提出不搞特殊,提出了條件:
“1953年可送10人 前往蘇聯海軍軍事學院學習,時間是3年,但必須經過海軍學校畢業,有專科畢業文化,全程用俄語教授。”
正如劉華清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乍聽到這個消息,我有些顧慮,畢竟38歲了,又不會俄語,數理基礎也差,學習肯定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轉念一想,這個學習機會實屬難得,組織選中了我,我就不能辜負他們的期盼!”
就這樣,劉華清在去蘇聯前開始了瘋狂的學習,惡補俄語,好在他的妻子徐虹霞懂俄語,是做翻譯工作的。在妻子的幫助下,簡單的俄語算是解決了;隨後又找來幾個資深的數學、航海方面的老師幫自己補習。
1954年8月,劉華清等10人作為第二批赴蘇留學。
蘇聯的海軍學院坐落在聖彼得堡,這是蘇聯的第二大城市,而這所海軍學院則是以蘇聯著名元帥伏羅希洛夫的名字命名的。
初入學院,劉華清還是有些驚訝,比起當時國內的海軍學校,自然是高了幾個檔次。學院的負責人說道:“你們的教育計劃是三年半,預科半年,本科三年。”
預科內容對於劉華清來說並不難,無非就是一些基礎,比如學習俄語以及海軍常識,這些劉華清早就已經惡補過了。
難的是進入本科之後的學習,全程都要用俄語,就連查證資料也是俄語,為此,原先學的俄語顯然是不夠用的。
加上本科內容確實難,都是海軍專業知識,讓劉華清在課堂上就聽懂那是不可能的,往往是教官講完沒多久就忘記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劉華清只能拼命記筆記,課後慢慢消化,有時候教官用一個小時講完的內容,他需要三四個小時去理解才能搞懂。
1956年,身在蘇聯的劉華清等人,國家並沒有忘記他們的功勞,中央軍委副主席聶榮臻特意抵達聖彼得堡,代表軍委前來給大家頒發軍銜。實際上大部分人早在1955年就已經被授銜,劉華清在蘇聯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3年半轉眼即逝,劉華清迎來了畢業考試,他不負重託,順利畢業,13門功課10門優、3門良,蘇聯學院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海軍學院學習期間,劉華清表現出高度的紀律性,作為集訓班和中國學員班的班長,極其認真的完成了自己的職責,學習成績優良!”
1958年2月,劉華清對着這些教了自己三年多的教員敬了一個軍禮,懷着建設海軍的雄心壯志回到了祖國。
回國後劉華清被任命為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當時我國周邊局勢不穩,時不時有敵情出現,旅順基地承擔着護航、巡邏警戒等任務。為此,劉華清在基地組建了核心戰鬥部隊,並嚴格訓練,有效的提高了應對突襲、突發事件的能力。
同時學以致用,將蘇聯學來的知識,主持編寫和修訂了海軍40多種條令訓練大綱和教材,為海軍正規化訓練奠定基礎。
1961年,劉華清再一次被重用,周恩來直接簽發命令,任命劉華清擔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這是我國第一個軍用艦船研究院,執行兵團級權限。
艦船研究單單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他找來許多專家,一起發展核潛艇。
眾所周知,核潛艇絕對是可以起到威懾作用的,而當時如果沒有劉華清,中國海軍擁有核潛艇的時間至少要往後推幾年甚至十幾年。
尤其是在特殊時期,劉華清擔心核潛艇的研製受阻甚至被衝擊破壞,他獨身一人,冒着危險向聶榮臻建議,起草發布一個關於保護核潛艇工程的文件。就這樣,中國核潛艇得以保存,不至於被破壞,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第5個擁有導彈核潛艇的國家,以嶄新的面貌接受挑戰。
只是在艦船研究院這個崗位,劉華清只待了兩年,1963年,第七研究院劃歸國防科委領導,劉華清不得不離開了海軍崗位,赴任國防科委副主任。
是金子就會發光,在聶榮臻的帶領下,劉華清以極其負責的工作態度,為新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例如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等新型武器面世。
特殊時期的他,雖說抱負難以施展,可他並不氣餒,利用閒暇時間,閱讀大量關於海軍建設方面的書籍,對於如何壯大海軍,有了全新的認知。
他曾奮筆疾書,向中央建議着重研發海軍潛艇、快艇,而不是一直生產落後的小型艦艇,並指出下一個十年是中國海軍發展的關鍵時期,海軍之強大與否全在於此。
內容樸實無華,但卻極為誠懇。
沒過多久,聶榮臻以電話的形式通知劉華清:“你到科學院去工作吧,小平同志也贊成的。”
這個突如其來的調令,讓劉華清難受不已,瞬間眼眶泛紅,雖說如今在海軍,沒有人給自己安排工作,從大區副下降到師級單位,但他毫無怨言,畢竟還有重新再來的機會。
可現在要是去了科學院,那就代表着自己與海軍徹底再無聯繫,帶着對海軍的絲絲眷念和傷感,他心裡暗自認定:“海軍這條路算是走到頭了。”即使有再多的不甘心。
1982年夏天,劉華清參加一個會議,卻迎來了他人生當中的伯樂——鄧小平,其實與鄧小平相識,可以追溯到1938年,那時候中共中央軍委任命鄧小平赴任129師政治委員,而劉華清當時就接任了護送鄧小平的任務。一路上歷經艱險,最終將鄧小平安全送達。
這次會議,劉華清雖是作為成員去參與,可他早早就來到大廳等候,不知何時,鄧小平有意走到他身邊,輕聲說了句:“你還是回海軍工作吧,海軍問題太多,要整頓。”
同樣又是突如其來的一句話,這次卻讓劉華清高興不已,雖說之前就聽聞海軍有調整的計劃,也曾想過會用上自己,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隨後劉華清被任命為海軍司令員,看着眼前的爛攤子,已近古稀的他沒有退路可言,只能全力以赴!他說:“再不改革,我們就要犯歷史性錯誤了!”
就任海軍司令後,劉華清對海軍先後進行了70多項改革,尤其是對核潛艇的發展。上任伊始,劉華清就舉行了海軍首次從水下發射潛地導彈,獲得圓滿成功,一舉震驚世界!
從1982年到1988年,劉華清還多次進行核潛艇的各項試驗和訓練,甚至在考慮第二代核潛艇的研製問題。
在劉華清的帶領下,中國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試驗;深潛、全速、大深度發射魚雷試驗;水下發射潛地導彈測彈試驗都取得了成功。這些試驗標誌着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技術,中國海軍已邁向新的高度。
為了能夠讓劉華清行使更大的權力,鄧小平力薦劉華清進入中央決策層,就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
劉華清並沒有讓鄧小平失望,他以實際行動向鄧小平展示了自己的海軍建設成果。
1987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中國國家海洋局在中國領土主權範圍內建設5個海洋觀測站。
劉華清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一個月後,於南沙群島建立第74號海洋觀測站。
正當我國海軍5名官兵登上沙華陽礁,插上國旗時,越南當局卻無視國際組織,多次派人企圖干擾。
海軍編隊指揮員當即喊話:“這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你們立即離開!”
當劉華清收到急報時,他怒拍桌子:“打就打!只要對方先開第一槍,就堅決殲滅他!”
在我方人員反覆喊話後,越南士兵不但不聽,反而將越南國旗插到我軍官兵面前,反潛班長杜祥厚見此情形,立刻上前拔起越南國旗扔進了海里。越南士兵上前攻擊,卻被杜祥厚順勢卡住脖子,按倒在水中。
突然有個越南士兵要開槍,502艦副槍炮長楊志亮一個箭步上去,將槍托往上一舉,雖成功救了戰友,可不知何時,越南另一位士兵卻開槍打中了楊志亮手臂骨頭和動脈。
槍聲一響,我軍士兵迅速反擊,雙方艦船開槍開炮,而我軍僅用28分鐘便結束了這場戰鬥。
當士兵匯報:“要不要抓俘虜?”
劉華清答道:“抓,一個都不放過!”
這一戰,擊斃敵人20餘人,俘虜9人,我軍除楊志亮一人受傷,無一人傷亡。
赤瓜礁一戰,國人無不歡欣鼓舞,要知道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海軍一直都被壓制,如今的海軍一次次證明,中國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
一年後,1988年,劉華清被授予上將軍銜。
但是赤瓜礁一戰,劉華清還是忘不了,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想要更好的保護海疆、海洋權益,就必須要解決中國戰機的缺點。
他在報告中說道:“我國的飛機‘腿短’啊,要真有戰事,我們的飛機也是鞭長莫及,保證不了海空優勢,更保證不了戰鬥的勝利,這樣怎麼向全國人民交代?”
確實,當時中國飛機飛行半徑小,南沙距離大陸有1000多公里,有時候好不容易從別的省飛到南海,油就快沒了,不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而解決這一難題的根本做法則是造航空母艦,這個想法在劉華清心裡已經埋藏多年,可如今中國建航母,顯然還不適合。那就只有在西沙群島建立機場。
說做就做,劉華清在西沙建立了一條擁有2700米的混凝土跑道,不僅如此,劉華清還積極推進空中加油機的研製,以此解決航空部遠距離奔襲後缺油難題。
1988年3月,劉華清召集多個部門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實施空中加油機工程,他說這個工程以前就商議過,只是一推再推,如今不能再推了!即使放下別的工作也要將這個工程做好。
1994年11月,加油機研製成功,從此結束了國產飛機不能進行空中加油的歷史,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為我軍航空兵遠程作戰提供了戰術基礎。
得到這一消息後,劉華清如釋重負。
隨着海軍愈發強大,劉華清內心造航母的願望就越強烈,早在數年前他就說過:“海軍戰略涉及海軍建設的頂層設計,有兩大問題必須解決,一是航母,二是核潛艇。”
這兩項裝備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震懾!
其實在1970年就已經探討過航母的問題,特殊時期被耽擱。
1975年,劉華清又向鄧小平提議建航母一事,鄧小平雖然同意,但國家百廢待興,還是耽擱了。
到了1980年,劉華清親自率團訪美後,他感覺到若再不籌劃航母建造問題,中國海軍永遠不可能強大,就連保衛國家都成問題。
因此才有了文章開頭那張照片和描述,據記錄,當時64歲的劉華清,為了能夠看清楚每一個航母里的細節和構造,他幾乎走遍了所有的操作室。
在美考察歷時11天,劉華清一口氣參觀了3艘美軍軍艦,其中以航母樓層數最多,高數十層,上上下下,64歲的劉華清沒有喊一句停下來,如果對於其他代表團來說是走馬觀花,那對劉華清絕對不是,他力求眼睛所到之處都要記住,尤其是航母的慣性導航系統、水聲設備以及魚雷技術。
只是那時候參觀航母,中國技術還不夠成熟,只能先記下來,能多看就多看,就算踮起腳也要看清楚。
他說:“航母總是要造的,就算是到2000年那也要考慮。”
要麼說鄧小平是劉華清的伯樂,1992年10月,鄧小平給中央政治局寫了一封信,再一次力薦劉華清入中央決策層,信中提到了自己對中央軍委的想法和關於人事安排的建議,他建議劉華清以軍委副主席的身份進入政治局。
果不其然,劉華清沒多久便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
之後,劉華清多次召開會議,探討有關航母的專題,並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甚至立下豪言壯志:“中國不發展航母,我死不瞑目!”真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有人說這是劉華清對航母獨有的情懷,其實不是,在戰爭中走過來的將軍,哪一個不是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何來的虛榮心?
正如他在回憶錄說自己要造航母的原因:
“航母是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也是海軍能遂行海上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核心。建造航母是國人一直關心的事,我國要實現國防現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裝備體系,就不能不考慮發展航母的問題!發展航母也不是一個海軍的問題,而是事關國家戰略和國防政策的大問題…………。”
就這樣,劉華清的航母夢,不,是全國人民的航母夢正在一步步實現。
1995年,俄羅斯以抵償債務的形式將“瓦良格”號送給烏克蘭,烏克蘭為了化解經濟危機,在國際尋找買主,而中方則是這個買主。
雖然在多國干預下,但“瓦良格”號最終於2002年3月成功抵達中國大連港。
2004年8月,中央正式批准航母工程立項上馬,劉華清聞之,嘴角上揚,臉頰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這一刻,他等了34年!
不,不是等,是籌備,劉華清未雨綢繆,深知國家遲早有一日會實現航母夢。
早在八十年代便開始培養人才,“飛行員艦長班”就是他提出來的,這個班共有10人,全部都是綜合素質過硬,百里挑一的年輕人!
這10人,用劉華清的話說,那就是“上天能開飛機,下海能操艦艇”的複合型海上指揮員。
正如海軍司令員張連忠所言:“這期飛行員艦長班,就是為中國航空母艦培養艦長的!”
劉華清當真是高瞻遠矚,他當時預言中國如果在幾十年後建成航母,那首任艦長乃至航母編隊司令,必然是從這10人之中選取。
事實證明,2010年,李曉岩成為了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首任艦長,而他正是當年飛行艦長班的十人之一!
2012年7月16日,經過改造的“瓦良格”號進入收尾階段,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正式下海,同年9月25日交付給中國海軍,定名“遼寧號”。
劉華清的航母夢終於實現了,中國隨着航母的到來踏上了新的征程。
而那個可愛且執着的上將劉華清卻永遠離我們而去,在第一艘航空母艦下水的前一年,2011年1月14日,劉華清病逝,享年95歲。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正式下水,意味着中國海軍再一次強大,如今已是世界第二。
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中國遼寧號、山東號,戰略核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一系列王牌戰艦,行駛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無不威風,國人都為之自豪。
當我們再一次看到那張照片時,我只想說:“您踮起腳看別人航母的樣子真好看!”
如今的中國海軍,如您所願!
謹以此文紀念劉華清將軍,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已,今日之幸福來之不易,不忘先烈,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