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發表了一個西太第一島鏈的簡圖,這個防線圖由阿留申群島,經日本,到菲律賓,台灣被劃在島鏈內側中國大陸一邊。這不是疏忽,而是美國二戰後的決定,美國判斷中國將全部落入中共手中,因此將台灣排除於第一島鏈之外。這與1943年美國在開羅會議任命蔣介石為中國-緬甸-印度戰區總司令,鼎力支持中國抗戰,扶持中國進入四大國地位,是巨大變化。變化的原因,是內戰使得中國大陸及台灣失去對美國亞洲戰略的價值。
羅斯福在開羅會議上極力拉攏蔣介石,目的除了鼓勵中國堅持抗戰,減輕日本對美國的軍事壓力,更主要的是希望中國戰後成為親美大國,監視日本,支持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日本投降後,美國卻看到國民黨內政和軍事的腐敗無能,不得不另起爐灶。
羅斯福1937年就派出第一位軍事武官卡爾迅訪問延安毛澤東等,隨後又派出軍事聯絡組長駐延安,很了解中共軍隊的實力。日本投降後,美國推動國民黨組織聯合政府,和中共合作執政,但蔣介石卻發動內戰,企圖消滅共軍,獨掌政權。 但美國知道國民黨必敗,不願介入中國內戰,遂停止軍援。戰略上放棄中國,決定單獨占領日本,轉而扶持日本為美國的亞洲戰略支柱。台灣就在那時被美國軍方“遠東戰略小組”劃出第一島鏈, 美國也決定不介入共軍解放台灣的行動。 共軍打下海南島後,即將攻占台灣,蔣介石走頭無路,只好派出陳毅的親戚李次白到大陸聯繫,希望和老共搞第三次國共合作,盼望共軍不要武力解放台灣。
李次白訪問期間朝鮮戰爭爆發, 國共談判中斷,美國才派第七艦隊進入台海,一是防止共軍攻台,同時禁止台灣反攻大陸,美軍不願再介入中國內戰。但如美國一些中國學家預言,共產中國不一定反美。果然,中國和美國的冷戰敵人蘇聯分裂並開戰,中美客觀地成為對付蘇聯的盟國,才有反共領袖尼克松訪華,等而言之。
現在,白登政府決定繼續模糊政策,不承擔介入台海戰爭的責任,實際上繼承二戰後的亞洲戰略。 因為介入台海戰爭,損失巨大,利益太小。不僅中國擁有核武,海空軍的進步韓戰越戰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共軍的陸基優勢在台海不可超越。 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幾年前已經由沖繩後撤至關島,因為距離中國大陸太近,共軍導彈的進步使美軍士兵失去安全。
台灣更近大陸,更不安全。 即使台灣獨立,也無法遏制解放軍進入太平洋。日本是美國最強的盟國,目前已經無力限制共軍進出宮古,沖繩海路。何況還有巴士海峽,共軍每天幾批海空軍經過那裡,包抄台灣,美國也無辦法,日本能幹什麼?
美軍如果硬性介入台灣,結果就是成本過高,勝敗不定,回報難講。美國二戰後將中國大陸丟給老共,現在如果動武爭奪小小台灣,絕對不符合國家利益。
中國40年不打仗,削軍費,建高鐵。 美國天天開槍開戰,軍費是中國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