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 vs 2024年,英德vs中美 |
送交者: 三把刀 2024年06月12日11:47:3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1914年 vs 2024年,英德vs中美1914年直到8月前,還是一戰前夜。2024當然是現在,除非出了天大的黑天鵝事件,應該不至於發生三戰。 但西方戰略界和輿論越來越焦慮,都在告誡Don't sleepwalk into World War 3。 Sleepwalk是夢遊的意思。在這裡,告誡是指:別以為你在掌控局勢,而實際上在不由自主中走向三戰。 這當然是比照1914年戰前英德競爭與現在的中美競爭後不由自主的焦慮。 在1914年,德國正在崛起,英國急於守成。這是與現在中國正在崛起、美國急於守成很相似的。 但是,1914年的英國依然是工業強國,在海軍競賽中用無畏艦搶跑,然後在無畏艦和超無畏艦的競賽中一直領先。這是與現在不一樣的。中國製造按產值算占世界20%,美國占18%,貌似相差不大,但在實物方面,中國已經遙遙領先,各種數據對照坊間比比皆是,這裡就不重複了。 這樣的實物經濟差別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實: 美國掉入“窮得只剩錢了”的窘境,力圖砸大錢加速軍備建設,但受到產能的嚴重限制,尤其在海軍方面。中國一旦打通003的技術環節,而且政治上下決心,江南、大連一起開工的話,航母造艦速度或許是美國的兩倍不止。核潛艇方面不好比較,中國的核潛艇建造高度保密,什麼時候下水一艘根本不知道。但常規水面戰艦中國再次遙遙領先。055現在是在暫停,可能在等第一批8艘的使用經驗後改進設計,也可能在等第一批8艘建造時沒有來得及使用的新技術。從產能來說,首批就已經爆過8艘了,只要有需要、有財力,後面再爆幾個8艘沒有壓力。054B或許對標美國的“星座”級,至少2艘已經下水,而“星座”級首艦4月12日剛剛鋪設龍骨,至少要到2026年才能交付。 中國也在造艦經驗和成熟度上遙遙領先。055一造就是8艘,003一海試就是高密度高標準,這是對造艦技術有高度信心。相比之下,美國建造全新設計的時候,反而首艦容易出幺蛾子,瀕海戰鬥艦就幺蛾子不斷,“星座”級估計不能免俗。 實際上美國連155炮彈產能擴張都窘態百出,成為笑不出來的笑話。 在戰鬥機方面,殲-20的數量已經超過F-22,殲-35/31的瓶頸不在於產能,而在於研發完成。 美國已經在憋足勁了,中國很是“留了一手”,但依然遙遙領先。 在盟國方面,1914年的英國拉攏法國和俄國,還有“有偏向的中立”的美國;德國拉上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今天,美國和中國實際上都沒有肯定可以並肩上戰場的盟國。美國似乎拉上五眼、歐洲、日本、韓國,但這些國家出於各自的原因,在自身安全沒有受到直接危害的情況下,未必加入對中國的出兵。中國有俄羅斯和全球南方,同樣,除非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或者有按耐不住的戰略機遇,未必會加入對美國的出兵。 如果中美都是單打獨鬥的話,中美的主場態勢也與一戰前夜的英德相反。英國可以通過海上封鎖、陸上干預危害德國安全,直至入侵德國本土。德國基本上對英國無可奈何,海洋是越不過去的障礙,只有“存在艦隊”的德國是不可能登陸和徹底打敗英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只是打痛英國,但打不死英國。 在1914年,海洋與瀕海的大陸是英國的主場,大陸到瀕海是德國的主場,雙方的主場有可觀的重疊,但德國主場不觸及英國。 中美之間曾經相似:美國因為超強軍力和盟國體系,主場曾經頂到中國海岸線,甚至淺近大陸。中國主場勉強超過海岸線,遠離美國。 現在,中國的主場在周邊,還在擴大到西太平洋。美國的主場在不斷退縮,真正的主場在夏威夷以東。 但是上升到核維度,中美本土都是對方的核主場。也就是說,1914年那樣英國“立於不敗之地”的主場態勢不再存在。 核大戰是不得不考慮的,但核大國之間最可能發生的依然是常規戰爭,誰都沒有核自殺的衝動。在常規戰爭中,除非必要,中國不會超出周邊的主場戰場,美國在中國的主場戰場毫無優勢,毫無勝算。中美的主場在邊緣有所重疊,但這個重疊是彈性的,時變的,淺近的。 這一系列差別使得1914與2024有本質的不同。 在1914年,守成的英國確信優勢尚存,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採取主動進攻的態勢,不惜與德國迎頭衝撞,反正最壞結局是英國失去對歐陸的影響,不會危及英國自身的存亡。崛起的德國則認為初建優勢,按照施里芬計劃擊敗法俄後,歐陸主場優勢可靠,“站在岸上的不怕水裡游上來的”,也採取主動進攻的態勢,不惜與英國迎頭衝撞。雙方都堅信對方必須讓步,結果是sleepwalk into WW1。 在2024年,守成的美國已經不再確信優勢尚存,在常規戰場上毫無勝算,在核大戰中則難逃毀滅。英國在一戰中的慘勝是Pax Britannica瓦解的開始,這一教訓記憶猶新。三戰可能使得Pax Americana瞬間瓦解,沒有三戰則美國至少還有時間裱糊。中國不僅堅信時間在自己一邊,增量在自己一邊,存量也在迅速趕上美國。重要的是:迫使美國退回到孤立主義後,安全利益並非不可調和,因此“應戰但不求戰”,以時間爭取空間。 一定會有人質疑美國依然確信優勢尚存。確實,美國優勢是美國人最大的心理鋼印,但新冠使得美國重新認識自己:以前以為美國不想造的才使得中國製造有機可乘,現在發現已經不是美國想不想造、讓不讓中國製造有可乘之機的問題,而是美國已經造不了了,也恢復不了了,離開中國製造美國有停擺的危險。友岸化、回岸化都解決不了供應鏈無法去中國化的問題。 美國人是經濟動物,看得到美國對芯片出口的禁運和中國電車進口的封鎖實際上是虛弱,不是強硬;是在拖延,而不是在阻擊,更不用說反擊。 美國的問題出在壟斷資本主義。有研究指出,90%的美國製造業核80%的美國零售業集中在1%的超級大公司手裡。大公司是按照公司內部的高度計劃經濟運作的,一小撮大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常常由於行業默契而增強事實壟斷和計劃性,比如美國(還有歐洲)熱衷的避免產能過剩就是計劃經濟的做法。也就是說,美國經濟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計劃經濟,只是經濟計劃由壟斷資本主導,而不是由政府主導。 “壟斷資本計劃經濟”曾經對美國管用。但在美國經濟金融化後,金融資本不屑計劃製造業和零售業或者任何實體經濟的發展,只熱衷於竭澤而漁,導致美國製造業沒有得益於全球化本應有的互補,反而被抽空了。 重建美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的責任只有美國政府接過,但通過越來越側重計劃經濟的手段來重振經濟,包括《芯片法案》、《重建法案》、《消除通脹法案》,最終目的是恢復到有競爭力的市場經濟。這需要打破壟斷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控制,重建有意義的競爭。 但是啊,但是,美國守成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維持“資本割韭菜、窮人吃剩菜”引向的壟斷資本和金融資本嗎?這樣的本質矛盾是無法裱糊的,但孤立主義倒是能讓美國“光榮衰退”,這畢竟是一塊得天獨厚的好地方。 喬治·凱南的圍堵戰略原版是:以耐心、堅定和顯而易見的優勢,逐步壓裂蘇聯。 喬治·凱南或許才是最大的深海。中國正在以耐心、堅定和正在形成的優勢,逐步壓裂美國霸權。 中美都在小心避免sleepwalk into WW3,這才是當前的中美大勢! 這才是為什麼美國實際上不再堅守台灣,而且“拒絕揣測”南海島礁上菲律賓軍人在衝突中喪生是否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原因。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5090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黃廣戰役 22 | |
2023: | 將牠想像成岑有文的孫子得了 | |
2022: | 作為知識分子,你不應當跟着文盲去撲槍 | |
2022: | 供席鏡屏皇帝參考:以商鞅模式解決六四 | |
2021: | 中國探測木星計劃 | |
2020: | 抗戰時張靈甫有多厲害?血戰日寇,率軍 | |
2020: |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 | |
2019: | 麥克阿瑟是對的。是愚蠢可恥的杜魯門造 | |
2019: | 世界戰爭史上最艱難的談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