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以“科學發展觀”解決台灣問題
送交者: 譚中 2007年11月06日15:36:0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十七大政治報告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五個閃爍的金字也被載入《黨綱》,就像招牌已經掛起,正等待生產物美價廉的實用貨品擺到櫃檯上來,供中國和世界消費。當前最最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產品的櫃檯是台灣問題。中國國內民意中有“失去台灣中國就完蛋”的聲音,是到了及時設法妥善解決台灣問題的時候了。

  運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就可以看到“法理台獨”必須通過兩大關:一、國際法律論壇承認台獨“合法”;二、台灣人民堅決擁護(甚至願意不惜一切犧牲來實現)台獨。

  陳水扁發動“公投”,想一箭雙鵰朝這兩方面前進一步。但要通過第一大關是不容易的,通過了也成不了大業,因為中國對台灣的領土主權早已在國際上肯定,中國不讓步台獨就不合法。第二關是一場嚴峻的爭奪戰,如果形成台獨是台灣“民意所歸”,問題就難解決了。

  中國要解決台灣問題,最最關鍵是爭取台灣民意。要在這方面取得成就,先得科學解決兩個觀念問題:一、台灣問題是“敵我矛盾”還是“人民內部矛盾”?二、“台灣意識”是正常的還是危險的?這兩個認識有了科學性才能有科學的、正確的對台政策。

在蒙蔽與覺醒之間  

  
台灣問題受美國干擾,少數政客為了自身利益故意把海峽兩岸“敵”化,這些都是事實。可是,美國之所以能夠干擾台灣是因為台灣當政者半個多世紀的邀請,如果台灣當局對美國說:“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務吧!”台灣問題早就不存在了。台灣政客至今能依靠美國而不被台灣人民唾棄是因為台灣人民多半被蒙在鼓裡,認為共產主義是台灣最危險的敵人。如果台灣大多數人覺悟了,對政客說:“兩岸都是同胞,你們休想挑撥離間!”那台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換句話說,台灣問題的主體是“人民內部矛盾”,更具體地說是台灣人民絕大多數還沒有感到大陸把他們是當作同胞對待,矛盾在於台灣同胞處在被蒙蔽與覺醒之間。

  為什麼台灣絕大多數人至今還缺乏中國“同胞感”而不能覺醒呢?一方面因為半個多世紀的反共宣傳(國民黨對此要負責),另一方面,大陸也沒有明確做出斬釘截鐵的“同胞”表示。如果中共十六大文件中明確提出:台灣問題百分之九十九是“人民內部矛盾”只有百分之一是“敵我矛盾”,那今天台獨在民間的欺騙性也不會這麼強大。

  最近中國輿論討論陳雲對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作過重要貢獻。陳雲認為:人民內部矛盾主要是各種利益關係的矛盾,往往頭緒眾多,各方的利益矛盾又互相糾纏在一起。他的這種思維最適合於清楚認識台灣問題的關鍵所在,應該把注意力落實到互相糾纏的海峽兩岸方方面面的“利益關係”中去。

與兩岸“利益關係”連接得最緊的是所謂的“台灣意識”問題。有人認為這“台灣意識”是“台獨”的萌芽,它會進一步發展成“台灣主體意識”,再進一步發展成“台灣主權獨立意識”,是與兩岸“和平發展”背道而馳的。我認為這種看法不是科學發展觀。

  所謂“台灣意識”就是台灣人對自己生存環境的認同,應該從地理、歷史的背景來分析它。地理上,台灣是個海島,普通台灣人作為世世代代的“島民”就免不了具有:一、坐井觀天;二、隔岸觀火;和三、世外桃源這三大因素的“島民意識”。歷史上,台灣是19世紀末從大陸分割出去的,抗戰勝利回歸中國後又有一段國民黨的黑暗統治(特別是“228事件”造成社會傷害),島內政治“民主”化以後台灣人想衝破“島民意識”而在全球化中有英雄用武之地卻又碰到“獨”、“統”之爭。台灣人“中國意識”淡薄和這一百多年的歷史發展是緊密相連的。  

“中國意識”先天不足  

  地方“主體”意識在每一個大國都有,中國傳統向心力強,愛國主義壓倒“地方主義”是其他國家不如的,這說明中國情況特殊,不是說地方主義反常。但是地方主義是可以由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而克服的。印度就是這樣。孟加拉語把非孟加拉的印度人都叫“外國人”,但孟加拉知識精英卻是印度各方面的愛國急先鋒。

  如果半個多世紀來台灣是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部分,“台灣主體意識”是不會產生的,產生了也能克服。換句話說,“台灣主體意識”只是一種客觀存在環境的必然產物,客觀存在環境不改變,它是不會消失的;它的存在並不危險,也不一定會導致分裂與獨立。

  難道這些年來中國沒有給台灣同胞種種優惠嗎?這不成問題。但按照陳雲的話,利益有“互相糾纏”的複雜現象,致使香港和台灣形勢大不相同。舉個例子,五星國旗和洋紫荊區旗在中國、香港和全球各地共同飄揚的那種姐妹情結如果能延伸到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關繫上,台灣人的“中國意識”是會大大加強的。應該在中國、在台灣、在海外發動“愛中國、愛台灣、愛和平”的三“愛”運動,多出些“三愛”歌曲、電影、文學作品,同時在外交措施和國際關係上用三“愛”精神進行調整,一定會使“台灣情結”改觀的。

  要使台灣人民發展“同胞情結”、強化“中國意識”才能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樣的話,台獨就沒戲了,“公投”不“公投”都一樣。  

  ·作者是從印度退休的教授,現旅居芝加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陳水扁, 我聽你在放屁!
2005: 一九九三年震驚世界的"銀河號"事件始末
2005: 振興中華 靠造飛機還是做褲子?
2004: 美國拿什麼來壓大陸無前提與台灣談判?
2004: 布什連任和北京的機遇
2003: 伊拉克,誰的“越南”?
2003: 從火力系統看中國新一代主戰坦克的性能
2002: 兵端不難屢興! - 三評美國的“嚴重關
2002: 金正日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