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一位美籍日本人和兩位日本人獲得。
進入21世紀之後,為什麼日本人能夠頻繁獲獎呢?
繼美國人成為諾貝爾獲獎大戶以後,日本人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獲獎大戶呢?
2001年3月,日本出台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表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當時許多人認為日本政府瘋了,從現在的速度看,這一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
暫時提供一點背景材料。
1995年11月15日日本正式公布了“科學技術基本法”。這是日本第一部有關科學技術的根本大法,“科學技術基本法”規定了日本科技發展戰略為“科學技術創新立國”。
2000-2003年,日本R&D經費占GDP的比例為2.99%,3.07%,3.12%,3.15%。
迄今為止日本諾貝爾已有15位諾貝爾獲得獎者,其中在科學領域有13位。
第一位: 湯川秀樹,194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發現了在陽質子與中性子之間作為媒介作用的核力,預言了中子的存在。
第二位: 朝永振一郎,1965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量子電磁力學領域有重大貢獻。
第三位: 川端康成,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雪國》被稱為日本現代抒情文學的經典。
第四位: 江崎玲於奈,197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研究關於半導體、超導體隧道式效果,發明了隧道二極管。
第五位: 佐藤榮作,197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作為日本首相,堅決反對核武器的存在。
第六位: 福井謙一,198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他開拓了“新領域的電子軌道理論“,對有關化學反應過程理論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第七位: 利根川進,1988年獲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他提出了“多種抗體培養的遺傳原理。
第八位: 大江健三郎,199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第九位: 白川英樹,2000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其研製的聚乙炔類導電聚合物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第十位: 野依良治,200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其成就為在不對稱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第十一位:小柴昌俊,2002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神岡中微子觀測”獲得高度評價。
第十二位:田中耕一,2002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得獎成果是蛋白質解析技術開發。
第十三位:南部陽一郎(已入美籍),200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了亞原子物理學中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
第十四:小林誠,200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有關對稱性破缺的起源。
第十五位:益川敏英,200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有關對稱性破缺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