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炒麵:幫助志願軍打贏戰爭的大功臣
送交者: 法法 2010年03月07日02:20:1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炒麵:幫助志願軍打贏戰爭的大功臣

    本文感謝新華博友“瀟湘軍事”提供

    中國古代的軍事家精闢的總結: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吃是任何一支軍隊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解決不了吃的問題,一支軍隊再能征善戰也難逃覆亡的命運。“一口炒麵,一口雪”這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面對世界上最強大的西方十六國聯軍時艱苦戰鬥場面的最真實而又最凝練的寫照。抗美援朝戰爭面對具有強大空中優勢的敵軍,幾十萬志願軍將士一跨出國門,立刻就遇到如何吃飯這個大問題。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一架飛機都沒有,入朝的防空武器只有36門繳獲日軍的幾乎磨光了膛線的75毫米老式高炮和數百挺高射機槍,雷達也是一部都沒有。搜索空中目標只能靠耳聽目視。基本上沒有防空能力,只有靠隱蔽防空來躲過空襲。而對手則是最強大的美國空軍,當時美軍投入到朝鮮戰場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有近兩千架,完全主宰了朝鮮的天空……

    

    炒麵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食品。正如炒米是我國南方的傳統食品一樣。因地域不同,炒麵的製作材料稍有區別。像山西以糜子、芸豆、玉米等作為主原料;隴中地區以玉米、青稞、甜菜根為材料;東北地區以小麥、大豆、高粱米為原料。各地製作炒麵的原料雖有不同,但是其製作手段和食用方法確是大同小異。都是將原料炒熟後磨製成粉,即為可以隨時食用的炒麵。直到現在,將柿子汁與炒麵混合成柿炒麵仍然是晉南一些地方的早點小吃。在許多地方,炒麵甚至是其名產,像解州炒麵油茶,左權(縣)炒麵都是當地最有名的地方小吃。只不過食用時更講究一些。八路軍曾在北方征戰多年,對民間這種速食方便食品肯定不會陌生……所以炒麵出現在朝鮮戰場上,甚至一度成為志願軍的主食,幾乎是一件必然的事。

    

    一種說法是——由於美機瘋狂轟炸,運輸、野餐條件均極差的入朝部隊很難生火做飯。關鍵時刻,時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長兼政治委員的李聚奎將軍依據自己吃過炒麵的經歷,提出用炒麵作為志願軍的乾糧。並讓東北軍區後勤部試製一批炒米、炒麵樣品,送往前線試用。隨後,李聚奎又將一批炒麵樣品送往志願軍總部,彭德懷司令員和幾位副司令員得知了試用結果並親自品嘗了炒麵樣品後很高興,立即給國內發加急電報:發來的炒麵樣品甚好……

提到炒麵還必須提到志願軍將士攜帶它的工具——炒麵袋。它也是抗美援朝的功臣。炒麵袋直徑約10厘米,長約1米多,行軍時戰士們將斜跨在左右肩膀,這就是當時志願軍戰士們標準的野戰口糧攜行具。這條袋能裝多少炒麵呢?說法不一,三十八軍戰鬥英雄回憶說:“一人一條米袋,裡面按兩個月標準裝備炒麵、餅乾和罐頭。”邱少雲的班長回憶說:“入朝後每人配發70市斤炒麵,8枚手榴彈、500發子彈(非作戰狀態,指入朝途中的負擔)。”連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四星上將也對志願軍的炒麵袋印象深刻:“(志願軍的)糧食是用米和雜糧磨成粉狀而成的,裝在一條長管形布袋裡,必要時可維持16天。”應該說,范弗里特所說的這個數字是比較準確的。他的到得的這個數字肯定是美軍情報部門經過精確計算後得出的結果。事實上志願軍炒麵袋也只能維持7天的攻勢作戰。

    

    此外,志願軍所吃到的炒麵也沒有統一的制式。有許多炒麵是甜味的,而且炒麵質量也不能得到保證。據一些戰士日記記載,剛開始時炒麵質量很好,由精面加工炒制而成,並摻和了礦糖、芝麻、花生等。後來變成了乾巴巴的炒高粱米,口味極差,難以下咽,吃到肚子裡甚至冒酸水。為此,有部分部隊不得不從前線抽調人手到後方挖野菜以改善生活。

    在抗美援朝最關鍵的第二次戰役後,當時負責志願軍後勤的東北軍區後勤部開始向前線大量供應炒麵。由於需求量大,即使按照志願軍每人每月定量的1/3供應也需要1482萬市斤(1市斤=0.5千克)炒麵。而東北地區最多也只能解決1000萬市斤。不足部分只好由全國其他地區解決。當時東北地區為了完成每月1000萬市斤炒麵的生產指標,幾乎進行了全民動員,東北人民政府甚至專門發出《關於完成炒麵任務的幾項規定》的公文。確定東北各大城市黨、政、軍系統,各單位的日炒麵任務量。

    為了滿足供應志願軍將士足夠炒麵量的需求,東北和全國其他涉及到炒麵製作任務地區的黨政軍民立即行動起來,迅速掀起了一個男女老少齊動員,家家戶戶忙炒麵的熱潮,連包括周恩來總理在內的很多中央領導人也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親自同北京市一些單位的機關幹部和人民群眾一起製作炒麵。周總理等領導親自炒麵的信息傳到朝鮮前線,給了廣大的志願軍將士以極大的精神鼓舞。值得一提的是連當時還在北京功德林監獄進行勞動改造的國民黨戰犯都被動員起來為志願軍將士製作炒米和炒麵,而且這批舊時代的將士們幹的非常認真,他們也在戰場上餓過肚子,深知其中滋味,也為自己民族的軍隊能打敗“聯合國軍”而自豪。

    今天,當我們沉浸在那如火如荼的歲月往事中,在為當時全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抗美援朝的故事所激動時,卻也不能不進行沉重的反思,志願軍月需1482萬斤炒麵。今天,一個現代化的大型食品加工企業一天的糧食加工能力就可達上萬噸。今天一個企業就能完成的任務,當年卻不得不動員地域範圍幾乎遍及半個中國的人力物力才能勉強完成。百年戰亂後的中國虛弱到何等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當時炒麵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口味也不盡一致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這就使我們不得不對新中國和志願軍將士在如此艱難困窘的物質條件下打敗全世界最強大的十六國聯軍,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感到由衷的敬佩。(作者:李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四川農民拆除舊屋 意外發現80張毛主席
2009: 1981年中越法卡山激戰
2008: 全密封餃子袋內側毒素的中日之爭
2008: 美國大規模軍事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已經排
2007: 西方國家“捧殺”中國 類似當年拖垮蘇
2007: 北朝鮮大獲全勝,東亞一體化在即
2006: 2008年北京備戰--奧運和台海戰爭
2006: 台海戰略構想:和平制獨,武力御外
2005: 我的意見:決不寄希望於台灣政客
2005: 警惕美國的軍國主義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