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着力將整個世界“分而治之”,以鞏固其世界霸權地位的“板塊”有三:一是以德、法為核心的歐盟——歐元區;二是俄國及其日漸“削瘦”的盟國;三是中國。而這 “三個板塊”恰恰是分立於美國全球戰略“天元”之位的邊角之地。
這不是在誇大事實:這不,據報道美國有史以來由多支航母戰鬥群參加的、最大規模的所謂的新戰法演習,不是在太平洋進行了嗎?而這實質就是貫穿了美國分而治之的、獨霸世界的戰略思想——不管這隻手伸得多長,展開得多大,和是否因此而危機四起。
誠如上言:最強大的,也是最為薄弱的。而這個道理對當今世界來講;對美國意圖稱霸世界的挑戰來講,至少包括三個涵義:
第一是歷年來,美國過於依賴武器的先進性的後果,實質就成為了美國軍事及戰爭理論與實踐的“死穴”。我們很難想象處於其武器中樞及“高端”的電子武器、航母本身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後,美國還有什麼力量去繼續其“一個國家的戰爭”——如果,一旦使用核武,那麼,毫無疑問的是:那些虎視其霸權地位的國家,必將毫不留情地將其趕將下來——不管是什麼這樣或那樣的所謂盟國——的時候——不管“那個”時候的世界是多麼的殘破。
第二是近些年來,美國過於注重戰略對其軍事、戰爭理論的作用,忽視戰術對軍事、戰爭理論與實踐的作用,或因國際關係及本國、目標國發展的變化,所造成的戰略與戰術相互間的失衡。這將使美國無法因地制宜地通過分而治之,來持續、穩定地達到其稱霸世界的目的——僅僅是第二次對伊戰爭就充分地暴露了這一點,還有更多的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上述“三個板塊”的核心:德法聯盟;俄國及中國,雖然在各自相對獨立的軍事實力上,還不能在全局方面對美國構成現實而實質的威脅——當然,可以構成潛在卻是實質的挑戰,但是,在局部方面的威脅卻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着。而這其中的任何 “兩個板塊”的核心形成實質的軍事與政治、經濟聯盟,都將對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構成全局性的威脅。而一旦這“三個板塊”的核心形成軍事與政治、經濟的聯盟,那麼,美國稱霸世界的日子的結束,也就為期不遠了。
因此,美國是會想盡一切戰略、戰術手段,利用自身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實力;利用英、日等等所謂的盟國(事實上,像日本等這樣的民族、國家,是否會始終地甘居人下,而聽命於美國的呼呼喝喝,其本身就是一個潛在的戰略威脅因子)的“從中作梗”,來防止這“三個板塊”走得太近——尤其是其中的核心。從而,通過分而治之,來獲得並鞏固其世界霸權地位。
對於美國未來而言,“只可惜”不可能或很難再有第二個“無事生非”,卻外強中乾的薩達姆,為其通過“一個國家的戰爭”,來進一步通過顯示、使用其軍事實力;來進行名以“正義”,實為“敲山震虎”般地“剪除”對其霸權地位有所威脅的所謂戰略對手的羽翼;來踢開對它稱霸世界說三道四的二、三流對手了。而如果再以“製造”另一個伊拉克為能事,那麼,就真的難說美國不會陷入第二個越南的危險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被打破軍事實力神話的美國,將如何強勢地維持其自二戰爭以來經不懈努力,而得之不易的、今天的稱霸世界的歷史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