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有事帝國東(6)--遏止中國落敗趨勢 |
送交者: 沙林 2004年07月28日17:20:1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萬曆皇帝五百年前抗日援朝 說完了朱元璋,該說日本的一代名將之花豐臣秀吉了。 16世紀下半葉,豐臣秀吉靠武士道統一了全日本。這沒有真本事,絕對不行,要 幹掉多少以武立身的大家族,要平掉多少武士如雲的藩領世閥,要防備多少來自外面和內部的武藝絕倫的刺客的刺殺……這絕對不是中國武俠小說的漫天胡想,而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豐臣秀吉的恩師和上級織田信長就是被其家臣派的刺客謀害於旅途中。在豐臣秀吉之後的德川家康,也是把自己的恩師——豐臣秀吉的後人幹掉後才得以稱霸全日本。 豐臣秀吉面目沉鬱,不怒自威。他在古代中國也大名鼎鼎,中國民間關於他的筆記野本就有四五十本之多。他被中國民間描述成一種惡龍蛟脫化而來的梟雄,最後被中國道人許真君用神功擊殺。 天皇在他面前都唯唯諾諾,由他擺布。他是蒙元以後蔑視中國氛圍薰陶出的一代梟雄,在日本天下還沒定,他還排在武士大頭目織田信長之後時就放言,“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志。”後來他在大阪接見日本耶穌會副管區長柯艾留時更說:“如今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晉升,領國在握,財富充裕,已無他求。惟望自己的名聲和權勢遺留後世。待日本諸事穩定後,將讓日本於兄弟(羽柴秀長),自己為征服朝鮮和中華,決意渡海。” 這個情節透露出兩個很有意思的信息,一個是在十六世紀,日本已有全國性的基督教組織,可見他們對西方文化的接納和優秀文化的整合比我們迅捷有效多了,此時在我們國家的西方文化使者還被迫龜縮在宮裡,試探着只為皇家和貴族進行世俗服務;另一個是豐臣秀吉道出了日本擴張的思路。他可以說是日本圖霸朝鮮,繼而侵略中國的第一個真正的主張者和實踐者。以後的日本軍閥都秉承他的圖略,沿着他的思路。比如二十世紀的日本軍閥先圖朝鮮,後占東北,再進江南,後侵印度的雄霸亞洲的戰略方針與他如出一轍。 這個豐臣秀吉是一個毫不掩飾野心的人,他在給小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幾千年來朝鮮確實是中國東邊的屏障,豐臣秀吉侵略中國必須先搞掂朝鮮,1590年他給朝鮮國王寫信,說要假道朝鮮:“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此乃吾之宿志”。此要求當然被當時是大明帝國屬國的朝鮮拒絕了。 豐臣秀吉一不做,二不休,在第二年把統領全日本的官職(關白)讓給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閤”,專事侵華的軍務準備。兵備齊全後,他人心不足蛇吞象般地宣布遷都北京的準備令:“奉天皇於大唐(明)之京都(遷都北京),可於明後年幸,將京城(北京)附近之十國(縣)可供聖上(天皇)御用”,“周圍百國(縣)吾兒(養子)領有”,他準備放棄日本本土,交由他人統治。自己專門在中華坐鎮享福。不久他放言,將“乘日本船渡海,居守寧波府”,因為寧波府“近天竺”(印度),以便“尊聖意,占領天竺”。 一幅大日本帝國稱霸亞洲的美景圖畫豐臣秀吉五百年前就畫出來了。 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坐鎮日本總部,遙控二十萬海陸大軍,發動突然襲擊,從釜山、慶長、金海等三路攻入朝鮮,如風捲殘雲,數天功夫就攻破朝鮮京城,當地軍民望風而逃,朝鮮國王也棄京逃匿,只得派人向中國皇帝哭訴乞援。一個多月後平壤又破,日本大軍直達中朝邊境圖門江附近。朝鮮幾乎全部陷落。“於是,秀吉進駐朝鮮王京,行長(秀吉手下大將)占平壤,清正駐安邊,倭軍沿途屯兵,互為聯絡,其意實為犯遼東而直下北京”。 中國平常視日本為倭島小國,這時大軍洶洶,屬國被占,邊庭告危,一下慌了手腳。主戰主和,爭持不下,朝廷猶豫不決,直到萬曆皇帝意識到“唇亡齒寒”,才決意出兵。 大將祖承訓率兵五萬進軍朝鮮,可是出師不利,在平壤被日軍擊潰。明朝皇帝又派大將李如松率兵緊急入朝,戰果也不如人意。這時大明上下,以及朝鮮皇室頗畏懼日軍,心存幻想,希冀能與日本和談成功。而豐臣秀吉早就派人在中國朝廷內部收買了一些大臣,以主和派沈惟敬為代表,造謠惑眾,擾亂民心。 在這關鍵時刻,朝鮮出了位民族大英雄李舜臣,他率領海軍與日軍進行了兩次海上決戰,殲滅了日軍精銳部隊,牽制了陸軍突入中國的企圖。這時中國援軍轉敗為勝,與朝鮮軍民聯手,收復平壤、漢城、開城…… 豐臣秀吉眼看大勢不好,唆使中國朝廷內部的沈惟敬上下活動,也挑撥和利用朝鮮內部的黨爭,結果中朝聯軍雖勝,卻去與日本和談。豐臣秀吉“雖敗尤榮”,竟然向中國提出七個講和的條件,聽聽都有些匪夷所思,比如中國皇帝之女要嫁給日本,朝鮮要永遠稱藩於日本,朝鮮賠銀五百萬兩…… 1596年9月3日,明朝使者在大坂面見豐臣秀吉,宣讀明朝皇帝冊封他為“日本國王”的詔書,並給其金印、冕服,豐臣秀吉對此勃然大怒,摔詔書於地,怒逐朝鮮和大明的使臣。致使中日曆時兩年多的和談破裂。 大明皇帝也怒了,越感到這個東夷之邦的無信用。卻殊不知因中國對這個東邊鄰居的毫無研究,對其國體系統的無知,竟然封什麼國王,觸怒了這個武士梟雄。 1597年豐臣撕毀和約,再次出兵,但很快又被李舜臣大破海軍,陸軍也舉步維艱,經常陷入伏擊。又過了一年,豐臣秀吉眼看大計不成,霸業難行,憂忿成疾,臨終前忽又張目囑咐左右:“勿使我十萬兵為海外鬼”,言畢而死。 日本人怕軍心喪亂,對豐臣秀吉的死訊秘而不發,卻在暗地裡撤軍。他們的十萬兵果然差點成為海外鬼。中朝兩國海軍在海上進行攔截,海戰非常激烈,朝鮮民族英雄李舜臣和中國海軍統帥陳璘都英勇戰死。 這次戰爭,中國雖然勝利,但所費甚多,明朝這次抗日援朝是動用血本了,僅用於援朝的軍餉支出就約銀二千四百萬兩,尚不包括馬匹、機械、火藥等費用。按當時比價,每一個中國人要攤到一石米的負擔。 豐臣秀吉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野心家,他與一般的東方式的梟雄不一樣,並不以稱霸本國,蹂躪國民為終點,他公然以開疆拓土,侵占他國領土為人生目的。他不是像一般君王那樣一點點蠶食他國領土,而是雷霆萬鈞般地全部拿下。他的侵略傾向與他的人生理想緊密結合,上升到了一種美的高度,與西方古代大帝國的君王很神似,比如與亞歷山大、愷撒、大流士、拿破崙……他們要在全世界建功立業,他們的野心、他們的人格魅力、他們的熱力、他們的欺騙,他們的屠殺……攪混在一起,滲漫到了世界歷史的史冊中。 豐臣秀吉在計劃中要把日本交與他人管理,他和天皇則要移居中國,以北京為自己的新國都。這既反映了他們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裡,更透露出日本人的一種心態:大陸是最好的歸宿,島不是永遠的家鄉。 怎樣遏止中國千年落敗的大趨勢 最關鍵,中國人要在整個民族性格上有一個整體的覺醒。 國民性格的話說了一百年了,成了車軲轆話,但我們變了嗎?現在比一百年前,有些方面有所改進,有些沒有太多的改變,甚至添了許多新毛病。看看吧,騙子越發橫行了(做生意就是騙的代名詞,以至百姓吃東西都心驚膽戰怕上當中毒,這在全世界萬年的歷史中恐怕也沒有過)腐敗蔓延(不僅當官的貪,行業也貪,單位群體也貪,以至最後的聖土教育和科研也全面腐敗,這在全世界怕也是獨一無二的)沒文化非理性的人口增長已經失控(在許多偏遠的農村,計劃生育正在崩潰)還有舉國大麻將、暴戾橫行、窩裡鬥、偷砍國家最後一點可憐的森林資源、沙漠東逼、環保意識難以確立……這一切都是日本沒有的而我們特別彰顯的,這一切都是特別阻礙我們前進的世界上最不好的品行,而特別令人叫絕的是,作為對比,日本的缺點無礙他們強大,比如看不起中國人、比如不認罪、比如心思細密,甚至比如武士道(《醜陋的日本人》說出的缺陷我很難發現有能夠阻礙日本人的)他們的缺陷有時甚至能促使他們拼死拼活地闖營陷陣。 中國的傳統文化里肯定有許多東西我們要不得——不是指儒學、不是指老莊和佛學,不是指忠孝仁義信……而是指藏在這些好東西下面的一些品性,諸如偷奸耍滑、見風使舵、言而無信、外斗外行、內鬥內行、沒有公德,只有私德,沒有信仰、吃風盛行之類的。 讓日本人最看不起中國人的也是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泛濫成災有可能把我們改革開放二十幾年所取得的局面毀之一旦,毀我民族振興之偉業,決不是戲言! 魯迅、柏楊恨鐵不成鋼的話語對我們“傷害的”得還不夠,是不是應該重拾魯迅? 總之,中日兩大帝國千年大角逐,所言皆歸於此,不可不察!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3: | 也來談談朝鮮戰爭 | |
2003: | 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的一個新方案 | |
2002: | 李登輝擬“台獨”時間表 國外學者稱毫 | |
2002: | 世界經濟面臨大變局 中國將成調整中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