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四:殲-10B強化了多用途能力。殲-10B的改進主要目的是什麼?我們知道戰鬥機的布局是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研製的,如殲-10A採用的多波系進氣道其最大的優點在於能夠在M2的高速條件下仍舊保持較好的總壓恢復係數,這樣就意味着殲-10A具備良好的高速攔截能力,這和冷戰時期空軍主要擔負國土防空任務,要求攔截入侵超音速轟炸機如圖-26逆火是相適應的。而殲-10B採用BUMP進氣道最大的優點就是結構簡單,重量低,但其總壓恢復係數等指標要低於殲-10A的多波系進氣道,這意味着空軍對於殲-10B的速度要求或者攔截性能的要求有所降低,這個大型掛架表明空軍要求殲-10的改進多用途方向發展。
我國當初研製殲-10A的初衷在於打破蘇-27的攔擊線,攔截入侵的圖-26轟炸機,所以採用了鴨式布局加機腹進行道來保證戰機擁有較好的高速攔截和機動格鬥能力,但這個布局的缺點就是限制了戰機的掛載能力,也就限制了戰鬥機的多用途能力的擴展,原因是三角翼掛點配置率低,三角翼展弦比低,翼展較短,因此能布置的翼下掛架較少,另外由於三角翼的前緣後掠角較大,靠近外的外掛點位置相對靠後,對於機身的重心影響較大,因此不適合掛載較重的武器或者油箱,除了機翼受到限制外,殲-10的機腹進氣道也限制了其外掛能力,因為機腹位置的距地面高度較低,對於外掛特的直徑和翼展有較大的限制,特別是普通布局的導彈多採用X形彈翼布置,需要占用較大的空間,因此不易掛在機腹進氣道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