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國防政策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分析稱,殲-20的機動性能及其武器載荷,將擴大中國空軍對地攻擊的範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及盟友如今都在殲-20的目標區域之內,甚至包括F-22戰機停泊的空軍基地。
該智庫還預測,殲-20不僅可擔負對地攻擊任務,還能在中國國境之外爭奪制空權。除了將隱形技術用於有人駕駛戰機外,中國還將其應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無人機上,使後者可以攻擊被嚴密保護的重要目標。
|
資料圖:殲20帶彈試飛。
|
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長期以來,中國的武器,小到一把槍,大到飛機潛艇,無不深受俄式設計理念影響。從三代機開始,中國開創了自主研製的先河,為中國研製獨具風格的四代戰機奠定基礎。殲-20研製成功,意味着中國已進入世界第四代戰鬥機的第一梯隊。專家稱,殲-20誕生的最大戰略意義,在於中國擁有了第一架四代戰機,填補了中國沒有四代戰機的空白。
文章說,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總體可分為四步走。建國初期,中國的思路先是引進,上世紀50年代從前蘇聯引進了大量的米格系列的戰機,包括轟炸機。第二步是仿製和優化,中國空軍的殲-5、殲-6、殲-7戰機都是在前蘇聯幫助下仿製,後在殲-7基礎上開發出殲-8,性能比前蘇聯的米格-21都強。第三步開始獨立自主研製,殲-10的誕生更是開創了自主研製的先河,如今將目光放在了四代機,如殲-20和殲-31。
“心臟”發動機自主難
殲-20的誕生只是研製四代機的第一步。數據顯示,發動機仍是中國發展高性能飛機的致命弱點。由於中國目前無力生產完全滿足殲-20要求的高水平發動機,殲-20的發動機仍然採用了改進後的俄羅斯禮炮機械製造企業出售的AL-31F發動機。這等於飛機的心臟還掌握在他人手中。
此外,殲-20還要進行一系列試飛,四代戰機技術複雜,其裝備部隊的時間比起三代機的5-8年時間也更為漫長,殲-20的發展也需要經過多個試飛過程,才能最終裝備部隊。
雖然殲-20還未服役,但它的誕生無疑有利於改善中國的戰略防禦態勢,給國家安全增添新的保障力量,有利於中國空軍在天空架起一座“銀河戰艦”。
填補中國沒有四代戰機的空白
《文匯報》另一篇文章援引著名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觀點指出,擁有殲-20,中國戰略威懾力將大為增強,令敵方不敢漠視。殲-20誕生的最大戰略意義,在於中國擁有了第一架四代戰機,填補了中國沒有四代戰機的空白。
“當下能夠研製四代戰機的國家以美國和俄羅斯為主,中國目前不僅能夠研製,還可以同時研製兩種四代戰機殲-20、殲-31,這是屈指可數的,只有美國可以同時研製兩種四代戰機F-22、F-35,從這個角度看的話,中國的航空工業有了長足的進展”。
宋忠平指出,擁有第四代戰機,也意味威懾力增強。“擁有殲-20會讓敵人覺得膽寒。畢竟殲-20形成的戰鬥力遠遠勝出三代戰機,如日本目前只擁有三代機F15,三代機和四代機比肯定是會吃虧的”。
美國華國防政策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分析稱,殲-20的機動性能及其武器載荷,將擴大中國空軍對地攻擊的範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及盟友如今都在殲-20的目標區域之內,甚至包括F-22戰機停泊的空軍基地。
該智庫還預測,殲-20不僅可擔負對地攻擊任務,還能在中國國境之外爭奪制空權。除了將隱形技術用於有人駕駛戰機外,中國還將其應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無人機上,使後者可以攻擊被嚴密保護的重要目標。
從戰略性的角度來看,殲-20一旦裝備部隊,不僅會對戰爭樣式帶來巨大衝擊,也會給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安全增加更加強有力的砝碼,進而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關係與地緣戰略形勢中獲得更多主動權。因此,殲-20已經超越了一般軍備的層面,成為各國戰略博弈的重要籌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