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曉麗(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
1997年11月10日,中俄兩國元首鄭重宣布,根據1991年5月16日協定進行的中俄國界東段勘界的所有問題業已解決。中俄東段已勘定的國界(約4200公里)在兩國關係史上首次在實地得到正確標示。雙方將繼續談判公正合理地解決遺留的個別邊界問題,以便將共同邊界全部確定下來。
2001年7月16日,中俄雙方締結《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條約第六條規定,締約雙方根據1991年5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繼續就解決中俄尚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線走向問題進行談判。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雙方在兩國邊界尚未協商一致的地段維持現狀。
這裡所說的“遺留的個別邊界問題”和“尚未協商一致的地段”是指中俄國界東段還剩下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兩塊地區的邊界線走向尚未確定。這兩塊地區實際上主要由以下三個島嶼構成,它們是滿洲里額爾古納河上的阿巴該圖洲渚(俄文名字是“大島”)、俄遠東哈巴羅夫斯克近旁的黑瞎子島(俄文名字是“大烏蘇里斯基島”1)和銀龍島(俄文名字是塔拉巴羅夫島)。2
據悉,由於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已宣布勘界完畢,中俄邊界問題已少有人問津,而且,從事中俄邊界問題研究的學者從來沒有條件到邊界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中俄邊界問題談判的資料又不公開,也給研究工作增加了難度。對阿巴該圖洲渚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對大黑瞎子島已有人做過研究,但出版部門怕引起麻煩,研究成果尚未能出版。3
筆者以“黑瞎子島”為關鍵字,在中國期刊網上只查到4篇內容雷同的文章,均系一人所寫。文章對“黑瞎子島地區是在1929年中東路事件中被蘇聯占去的”這一史實進行了詳細敘述。筆者在最強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上,以“黑瞎子島”或“銀龍島”為關鍵字,也只搜索到幾篇相關文章。
與我們這裡的“冷清”相比,在俄羅斯尤其遠東的政府官員、學者及新聞記者那裡,上述三個島嶼,尤其黑瞎子島和銀龍島的歸屬問題近年來卻是絕對的熱門話題。他們的談話、論述及報道時常出現在有影響的報刊、雜誌和書籍中。在互聯網上,隨便找一個俄文的搜索引擎,打上關鍵字“大烏蘇里斯基”,就能找到一大堆相關網頁。
在這些政府官員、學者及記者的談話、論述和相關報道中,我國往往被描述成不講“夥伴”情誼的鄰國,在勘界中已經占了便宜,但仍處心積慮妄圖得到對於俄羅斯尤其哈巴羅夫斯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島嶼。除了“說”之外,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當局也“做”了許多,旨在昭告世人,“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是俄羅斯的固有領土,沒有人打算把它們交給中國。
對於這些論調和“做為”我國學人似應作出回答,我國的有關部門也應做到心中有數。鑑於此,以下筆者依據所收集的俄文資料,對於俄人針對島嶼歸屬問題的所“說”和所“做”進行深入剖析,以期能為其他學者的進一步研究和有關部門的下一步決策增添佐證。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俄羅斯與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謝爾蓋·盧季亞寧對於俄中圍繞上述三個島嶼的歸屬問題所存在的爭議有一個簡短但比較客觀全面的概括。他在一篇文章4中寫到:
“(俄中邊界)有兩個地段尚未確定:一是額爾古納河阿巴該圖地區的大島;二是哈巴羅夫斯克近旁阿穆爾河5上的塔拉巴羅夫島和大烏蘇里斯基島。第一個地段的地理特徵與額爾古納河在阿巴該圖地區分成兩汊,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繞過大島直接相關。依據1911年簽署的文件,俄方的立場是,邊界線應從南面的河汊上通過。按照中國代表的看法,南面的河汊是海拉爾河的河道,該河從中國境內流出後,分成兩汊注入額爾古納河。因此,中方認為,邊界線應從北面的河汊上通過,據此,大島應歸屬中國。
“第二個地段難以勘分也同樣與支流和島嶼的錯綜複雜相關。有爭議的島嶼分布在烏蘇里江匯入阿穆爾河的地方,在(烏蘇江)江流上方,兩河之間由卡扎科維奇水道6相連。俄羅斯依據1860年簽署的《北京續增條約》的規定,堅持認為國界線從阿穆爾河經過後,再從卡扎科維奇水道通過,並從南邊繞過塔拉巴羅夫島和大烏蘇里斯基島。中國在同意按條約規定邊界線是這個走向的同時,援引現代法律規範,認為邊界線應從(界)河的主航道通過。因為卡扎科維奇水道不能通航,所以主航道應在島嶼北邊(阿穆爾河上),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同樣要轉歸中國管轄。
“然而與額爾古納河上阿巴該圖地區那些無人居住的島嶼不同,這些島嶼適於住人且已有人居住,又因靠近哈巴羅夫斯克而具有戰略意義。俄羅斯代表正在談論這樣的妥協模式:額爾古納河上的邊界問題按照中國的說法來解決,但作為交換,在靠近哈巴羅夫斯克的地段,邊界走向應按俄羅斯的建議確定。但遺憾的是,這樣的方案中國暫時還不能接受。”
從上述論述不難看出,黑瞎子島(即大烏蘇里斯基島)、銀龍島(即塔拉巴羅夫島)以及把它們與我國陸地隔開的卡扎科維奇水道是問題的焦點所在。
黑瞎子島和銀龍島目前處於俄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實際管轄之下。隨着中俄根據1991年協定進行的國界東段勘界的結束,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當局擔心俄中之間針對“遺留的個別邊界問題”繼續進行的談判會使其尚失對兩島的管轄權,因而通過媒體圍繞下面的主題進行着不遺餘力的宣傳。
一是,黑瞎子島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重要,對於哈巴羅夫斯克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因此決不能讓它們落入中國之手。
哈巴羅夫斯克《阿穆爾地區公報》評論員葉夫根尼·加盧什科在2000年6月8日發表在《獨立報》上的長文中,對黑瞎子島和銀龍島的自然狀況作了詳細描述。7他在文中寫到:
“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位於哈巴羅夫斯克附近,處在與烏蘇里江河口相對的阿穆爾河的河灘地中。它們與周圍的小島共同構成了一片相當緊密的河灘地,共包括50多個島嶼,北面是阿穆爾河的主航道,南面是阿穆爾河的支流。該支流在烏蘇里江匯合處以西的部分有兩重名稱——卡扎科維切沃(阿穆爾斯卡亞)。
“這些島嶼的總面積為350平方公里,連同與其毗連的水域共450平方公里。占地面積超過了列支敦士登或者馬耳他這樣的國家,比新加坡稍小一點。
“島上的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多樣。土地資源有很大價值。島上70%的面積可用做耕地、割草場或者牧場。
“島上棲息着珍貴的毛皮獸和水鳥。
“在阿穆爾河極其支流以及河灘湖泊中有許多種魚。島嶼周圍常有的魚種比整個伏爾加河流域的還要多。
“這些島嶼還有很大的娛樂休閒意義。這裡現在已有果菜園15000個左右,有成千上萬個市民到這裡觀光。
“島嶼現在的開發狀況是不平衡的,直接劃入市區的東部開發得多些。在面積為61平方公里的肥沃低地四周建了環行的防水淹的高壩。低地內每年出產4000多噸土豆,夏天可餵養1500頭牛,年產奶量可達1700噸。
“島上有10個農場,幾個城中工業企業的旅遊基地。在大烏蘇里斯基島上座落着兩個有常住人口的村莊。”
尤里·瓦西里耶維奇·葉菲緬科8則對上述島嶼的戰略意義有一翻論述。他在2001年7月9刊登在雜誌《遠東資本》上的一篇文章10中寫到:
“這些島嶼本身並不屬於具有全球意義的客體。總面積有300多平方公里,常遭水淹。總長度接近50公里。在不久前勘分俄中阿穆爾河邊界的過程中,俄羅斯交給鄰居的諸島,在數量和總面積上(比它們)要多得多。”但,“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是緊靠哈巴羅夫斯克咽喉的一把匕首。”它們,“尤其是大烏蘇里斯基島,楔入城區,直達城市的中心部分。”
“中國覬覦阿穆爾河上的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的真正意圖正與這些島嶼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相關。得到這些島嶼在政治和軍事方面近乎握有王牌愛司。就連排長都可以告述你,駐紮在這些島上,只藉助一般的射擊武器就可以阻斷航運業及哈巴羅夫斯克最重要的港口業務,並在相當程度上使城市癱瘓。”
2001年7月9日遠東《新聞時間》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與中國進行水利戰》的文章,對於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的戰略意義有這樣一段敘述:
“對於沿阿穆爾河延綿40公里的哈巴羅夫斯克來說,這兩個島嶼具有戰略意義。在大烏蘇里斯基島上部署着一個專門的防區,該防區在中國人發動進攻的情況下,可在45秒鐘之內把敵人遏制在哈巴羅夫斯克跟前。在塔拉巴羅夫島上橫貫着部署在哈巴羅夫斯克的空軍及防空部隊第11軍戰鬥機的航線。在遠東最大的哈巴羅夫斯克機場上起飛的民用飛機也在該島上空飛過。如果此島轉歸中國所有,那麼所有的飛行都要得到中方的同意,而且利用鄰國的領空需要付費。此外,在塔拉巴羅夫島上建有許多別墅,有些為哈巴羅夫斯克社會及政界名流所擁有。”
俄羅斯地理協會正式成員戈特萬斯基2002年9月23在《自然資源公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11,描寫了這樣一個場景:在哈巴羅夫斯克阿穆爾河畔的峭壁上樹立着曾簽署了《北京條約》的穆拉維約夫的塑像。從這裡可以眺望擁有眾多支流和島嶼的阿穆爾河。在這裡,戈氏向站在身旁的一位公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您看可否把這些島嶼交給中國人?”而那個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誰占有這些島嶼,誰就占有了阿穆爾河,而誰占有了阿穆爾河,誰就占有了遠東。”戈氏說,他多麼希望這翻話能夠被俄外交部聽到。二是,卡扎科維奇水道因變淺而不能通航是由於中國的蓄意填塞和對疏浚河道的阻撓造成的。
葉夫根尼·加盧什科在《獨立報》上的那篇文章中對於卡扎科維奇水道變淺的狀況及原因有如下描述:“從1854年到1975年,卡扎科維奇水道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在最近20年,河床發生了急劇改變,尤其在55-60公里的區段。
“卡扎科維奇水道左邊的支流過去能夠通航,在1975年時寬500-600米,後來被泥沙淤積,現在收縮到40-60米,深度不超過1.5米。水的流量是右邊的支流茲梅伊卡的四十分之一。左邊支流的入口處,過去有航道,現已被不斷增長的沙灘堵塞,近期內有可能完全堵住。
“與水道毗連的中國境內的土地正被大力開發,尤其是近幾年。大部分土地被用做農耕。(中國人)沿着水道的岸邊修了12公里長的防止田地被水淹的堤壩。其建設對卡扎科維奇水道的水流和河床都產生了影響,影響程度還有待評估。
“中方在進行生產活動時,不遵守生態方面的約束。田地的開墾一直進行到岸邊。根本沒有護水帶。田地的水土流失加大了水道中河水的渾濁度,河水遭到化學物質的污染。
“1997-1998年冬季,(中國人)在河岸附近往沙灘上運沙子和鵝卵石,這對生態產生着不良影響。通過研究觀察飛行時在空中拍攝的照片,發現中國人想要人為製造沙灘,目的大概是為泥沙積累和島嶼形成創造條件,形成的島嶼將來會與中國的河岸長合在一起。
“1998年在哈爾濱舉行的阿穆河流域界河航行俄中混合委員會第40次會議和1999年在哈巴羅夫斯克舉行的第41次會議上,中方堅決拒絕在茲梅伊卡支流設置航道。他們以此單方面中斷了在卡扎科維奇水道通航的可能性。結果是,現在這條水道就因為中方的立場不能被正式認為可航行任何船隻。
“……1994年9月簽署的中國船隻往返阿穆爾河和烏蘇里江可繞經哈巴羅夫斯克的協議無論從經濟,還是從生態角度都不利於俄羅斯。在政治方面的好處也值得懷疑。”上文提到過的那篇名為《與中國進行水利戰》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俄羅斯與中國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哈巴羅夫斯克近旁有爭議的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的歸屬問題。
“俄方已經把談判過程順利拖延了5年,而中國,為使國界的變動於己有利,年復一年進行着改變阿穆爾河床的水利工作。水利戰的戰場是使兩個爭議島嶼與中國陸地分開的卡扎科維切沃水道。國界線按阿穆爾河的航道來確定,因此如果水道乾涸,島嶼將自動歸屬中國。
“早在蘇聯時期水利戰就已經開始。(雙方)每年都在河上進行水利工程——挖深河底、加固堤岸、修建堤壩。後來,關於水利戰俄羅斯人有些想不起來了,而中國人仍在進行‘破壞活動’。近年來,在阿穆爾河岸的個別地段,中國人建起了300公里左右的堤壩,旨在人為地使阿穆爾河朝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改變,無視卡扎科維切沃水道毀滅性地變淺。該水道在這一段的航線決定着邊界線,為加速水道的變淺,中國人年復一年把裝滿沙子的駁船沉入水道。”
2002年11月18日,《獨立報》發表了伊沙耶夫的一篇文章12,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中國人)已把卡扎科維切沃水道變得完全不能通航了。看來,他們是希望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事實上與中國的領土長合在一起。但這是愚蠢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國界將從陸上的地段通過,而水道我們還要為自己往下挖。要知道,在水道只有30公里的情況下,中國沒有必要繞經哈巴羅夫斯克往返走100公里水路。在這裡俄方的立場應當是堅定、果斷的。我們建議挖深水道,他們拒絕,藉口說沒有資金,我們提議用我們自己的錢挖深水道,(他們說)也不行,因為這是邊境地區,需要共同工作。他們把一艘駁船沉在了水道的入口處,(他們)總是在進行導致航道改變的工作,有時達到了愚蠢的程度——往冰上運春天會沉入水道底部的泥土和石頭,使水道變得不能通航。做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這是不友好、不和睦的關係。”
在通過媒體圍繞上述主題不斷進行宣傳的同時,遠東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地方當局還採取了一些“回應”措施。首先是在大烏蘇里斯基島上設立和修建標誌性建築。先是1998年在島上安設了一個十字架,後來在1999年9-10月間以創記錄的建設速度在一個月內建了一座小教堂。教堂是本着在我國的江岸上看得越清楚越好的原則建的。137噸重的圓頂是用緊急情況部的米26直升機運到島上的。14教堂上題有“獨木也成林的字樣”。15在教堂的奠基儀式上,伊沙耶夫做了簡短的評論,並強調說:“教堂的建設再次證明,這是我們的土地。”16接下來是築壩攔水,以增加卡扎科維奇水道的流量。
普里亞馬亞(俄文的原意是“直的”)是一條把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隔開並與黑龍江主航道和卡扎科維奇水道相通的支流。若把這條支流阻斷,就會有更多的水流往卡扎科維奇水道。於是,2001年夏季,哈巴羅夫斯克地方當局開始組織在這條支流上築壩並於當年11月完成。這類工作據說還要繼續下去。17
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當局採取的最主要的“應對”措施是修建了一座連結黑瞎子島和哈巴羅夫斯克郊區的浮橋。2002年7-8月間,這座長750米、承重達60噸的浮橋在多方支持下,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橋身的建材是交通部動用了500節左右的車皮從赤塔州運到遠東的。在伊沙耶夫個人的請求下,交通部長根納季·法捷耶夫下令免收700萬盧布的運費。18總統普京親自下令,建橋工作由鐵路兵團來完成。19這座橋的建設,顯然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俄方加大爭議島嶼的開發力度,彰顯主權提供方便;二是為我國船隻在黑龍江至烏蘇里江的航行中設障,迫使我方疏通卡扎科維奇水道。
2002年7月18日,《消息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爭議島嶼將藉助浮橋從中國奪回》的報道,對上述意圖作了詳細闡述。其主要內容如下:“俄與中之間圍繞阿穆河上的兩個島嶼進行的領土爭論進入了新的階段。哈巴羅夫斯克邊區杜馬代表一致保證,為連接哈巴羅夫斯克與大烏蘇里斯基島的浮橋的建設撥款。代表們認為,建這座橋可為俄羅斯留住存有爭議的300平方公里的領土,並最終使領土糾紛得到調解。“尤里·葉菲緬科20說,浮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俄羅斯對爭議島嶼的開發。建主橋是件耗資費時的事情,而領土問題,在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杜馬代表看來,須快速解決。因此決定暫時只建浮橋。中國人現在具備有利條件填塞過去可通航的卡扎科維奇水道。因為根據1991年的協議,他們獲得了在我們這邊的阿穆河上經由哈巴羅夫斯克航行的權利。他們現在無恥到這種程度,(竟然)違反協議不向我們的邊防人員通報有多少船及什麼型號的船將從哈巴羅夫斯克的旁邊駛過。浮橋將為整頓這一切提供可能。它將在一天之內打開兩次放行船隻,每次半小時。這將使準確監察我們的鄰居成為可能。為給自己船隻的航運提供保障,中國人將被迫深挖卡扎科維奇水道,而不是填塞它。中國與島嶼之間的水上空間越大,俄羅斯對島嶼的主權就越鞏固。”
浮橋建成後,2002年9月17日《阿穆爾地區公報》刊登了一篇關於伊沙耶夫有關言論的報道21。主要內容如下:“伊沙耶夫說:‘大烏蘇里斯基島對於俄羅斯尤其哈巴羅夫斯克具有巨大的國民經濟意義。因此如果中方有誰試圖對其經濟開發表示不滿,那麼我們將在各個級別上堅持自己的立場。這座橋是為我們邊區的居民建的。這是我們的領土,我們的內水,我們現在和將來都按自己的想法來加以利用。我們已為1994年協議作出的在阿穆爾河支流上可自由航行的規定創造了所有條件。浮橋每天在13點至14點之間放行俄羅斯和中國的船隻。中方必須在放行時間內過橋,以免出現衝突。’“伊沙耶夫還宣布,很快將經過大烏蘇里斯基島架設500伏的輸電線路,布列亞水電站將通過這些線路向濱海邊區和哈巴羅夫斯克邊區輸送電能。從西伯利亞向遠東各港口鋪設輸油管道的決定正在做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在研究經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向濱海邊區南部進而通過中國向朝鮮半島鋪設輸氣管道的方案。油、氣管道將經過哈巴羅夫斯克邊區,而最便利的鋪設方案是經過大烏蘇里斯基島。”
除上述“應對”措施外,早在1999年12月份,哈巴羅夫斯克市政府決定製定進一步利用爭議島嶼的構想,要利用島嶼來解決該市面臨的住房、交通、生態、休閒等問題。後來又於2000年 4月末宣布為構想的制定在市內舉行競賽活動,獲勝者將被授權制定《對大烏蘇里斯基島及哈巴羅夫斯克附近其他島嶼進行經濟開發的綜合綱要》。22後因參賽者無一被選中,綱要的制定被邊區政府委託給遠東市場研究所。23該所於2001年制訂了一份長達78頁的開發構想。事實上,上文介紹的這些“所說”跟“所做”是中俄國界東段堪界過程中俄遠東各界反對聲浪的繼續。
中俄國界東段的勘界是根據1991年5月26日簽署的《中蘇國界東段邊界協定》進行的。然而,該協定的簽署與實施卻在俄羅斯國內引發了爭議和抗拒。根據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遠東歷史、考古與民族志研究所所長維克多·拉林的論述,當時“協議本身的公正性及其簽署的合法性,過去簽署的邊界協議的實質和內容,這塊或那塊土地歷史上歸誰所有”等成為激烈討論的對象。24遠東地方當局認為“協定”損害了俄羅斯的利益,因而採取了一系列抵制措施。除納茲德拉堅科25和伊沙耶夫發表言論對“協定”的實施表示反對外,1995年4月22日,濱海邊區杜馬做出關於停止在東段邊界的所有堪界活動並要求聯邦當局重新研究勘界條件的決議;猶太自治州的立法會議也致信莫斯科要求重新考慮把個別領土轉交給中國的決定。26據拉林所寫,當時莫斯科的態度是,協定既已簽署就必須履行,而且為維護與中國建立的正常關係,應當犧牲部分領土,何況又是蘇聯當年非法占領的。地方當局的立場是:這些領土對於俄羅斯具有經濟和戰略意義把它們讓出去會為對俄提出新的領土要求開闢先例。
雖然遠東的抗拒沒對勘界的速度和性質產生大的影響27,但遠東各界對於我國會繼續向俄提出領土要求的擔心仍然存在。拉林下面的這段論述可以概括這種心裡。“擁護儘快勘界的人,準備犧牲遠東的小塊土地來解決俄中關係的大問題,這種論據不能服人。用勘完界中國人就會忘記失去的土地這一空想來欺騙自己和居民是沒有用的。30年前毛澤東向蘇聯提出領土要求時俄中邊界並不存在爭議地段,想在本世紀最終解決領土問題似乎也是天真的。你只要看看用來教育中國中學生的歷史地圖,翻翻在1991年5月16日的邊界條約簽署後出版的關於中國北部邊界形成歷史的書籍28,或者跟正在開發濱海和阿穆爾地區的中國人交往交往,你就不會太信我們的政治家和外交官關於最終解決邊界問題的聲明29。”
此外,近年來隨着俄中兩國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俄有些人士出於地緣政治方面的考慮,對我國擔心日甚。“中國威脅”、“人口擴張”、“經濟擴張”、“爬式擴張”等提法充斥在媒體中。甚至“中華民族”和“走出去戰略”這類字眼也令他們不安。我國中學歷史課本中載有沙俄侵華的內容對他們來說也不符合“結束過去,開闢未來”的精神實質。30
俄遠東各界圍繞爭議島嶼問題的“所說”和“所做”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進行的。2003年2月3日,網上31登出這樣一則消息,說是“在最近一次召開的國家委員會的會議上,維克多·伊沙耶夫主張制定與中國發展關係的戰略,並以其慣用的使人發毛的話語,講述了中國對俄居心不良,正在推行爬式擴張等,但受到來自總統本人的相當嚴厲的駁斥。”
“伊沙耶夫說:‘中國政界和業界的精英認為,俄羅斯當年通過1858年的《愛琿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奪取了屬於中國的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據此,中國正以“未經官方許可”的方式積極向俄擴張。他指出,邊界勘分的問題同樣與中國的內部問題有關,那裡的失業人口是俄羅斯所有居民的1.5倍。”
“作為回復,普京稱,與中國發展關係的戰略已經有了。不久前簽署的俄中友好條約是兩國合作的堅實基礎。他還說,與中國劃分邊界的問題將在近期解決。‘我們將達成符合俄聯邦利益的可接受的解決方案,但解決這一問題,須做出某種妥協。’”
1 此島的俄文名稱為остров Большой Уссурийский,因此有人譯作“大烏蘇里島”,有人譯作“大烏蘇里斯克島”,本文依照音譯原則,將其譯作“大烏蘇里斯基島”。
2 筆者新近獲悉,關於阿巴該圖洲渚的歸屬問題已有定論,但因筆者並未見到這方面的書面材料,故此處仍沿用一般說法。
3 張宗海.中俄邊界沿革史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1,年(4)。
4 [俄] 謝爾蓋·盧季亞寧.達曼斯基島已被永遠遺忘. [俄]獨立報2002—2—4(10)。
5 我國稱黑龍江。
6 “卡扎科維奇水道”有時也被俄人稱作“卡扎科維切沃水道”,是一條把黑瞎子島和銀龍島與我國陸地隔開的狹長水道,處於撫遠和烏蘇鎮之間,長約32公里,我國稱通江子或者撫遠河。
7 文章的題目是《哈巴羅夫斯克近旁的島嶼》。
8 此人是“遠東與外貝加爾”跨地區經濟協會管理處經濟顧問兼阿穆爾地理協會學委會主席團成員,也是“維護島嶼俄羅斯地位社會委員會”主席。
9 在《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前夕。
10 文章的題目是《哈巴羅夫斯克的千島群島》。
11 該文的題目是《阿穆爾河上的島嶼是俄羅斯的!》。
12 文章的題目是《我只有一個檢查員:我的選民》。
13 詳見http://www.ren-tv.com/RenTV_News.asp?ID=13056
14 詳見http://www.radrad.ru/nw/arh/ar6/n5.htm
15 詳見http://www.asiatimes.ru/story/003/2china_8.htm
16 詳見http://www.khb.ru/News/Culture/hram.htm
http://www.radrad.ru/nw/arh/ar6/n5.htm
17 詳見http://www.rne.org/vopd/rusnews/rnew_209.htm
18 詳見http://www.transcont.ru/doc/L04104.htm
19 詳見http://www.mps.ru/agency/showarticle.html?article_id=7181&he_id=7
20 此人與上文提到過的尤里·瓦西里耶維奇·葉菲緬科是同一個人。
21 詳見http://pv.khv.ru/archive/02/09/17/a0.htm
22 詳見http://home.mega.ru/~deryabin/ground/news/news000427-3.htm
23 詳見http://www.infoport.ru/main_popup.php?ID=176670
24 維克多·拉林.1990年代中國與俄羅斯遠東:在地區層面的協作問題.遠東地區前景,莫斯科卡耐基中心,1999。
25 此人是濱海邊區當時的行政長官。
26 維克多·拉林.千年之交的俄羅斯與中國:誰來捍衛我們的國家利益?.遠東問題,1997,(1)。
27 維克多·拉林.1990年代中國與俄羅斯遠東:在地區層面的協作問題.遠東地區前景,莫斯科卡耐基中心,1999。
28 這裡拉林例舉了中國社科院1993年出版的《早期中俄東段邊界研究》一書。
29 維克多·拉林.千年之交的俄羅斯與中國:誰來捍衛我們的國家利益?.遠東問題,1997(1)。
30 維力亞·戈爾布拉斯.俄羅斯內外政策中的中國因素.遠東地區前景,莫斯科卡耐基中心,1999。
31 詳見http://www.chronicle.ru/2003/04/politics/01/index.html_Print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