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申時行: 談談老番薯的所謂“南方政治經濟文化”
送交者: 申時行 2004年10月24日11:37:0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一般說,中國北方和北方人(其實即是中國和中國人),對自己的貢獻,對自己的力量,從來沒有懷疑過.所以, 我們一般很少(主動)談論南北方孰先孰後.我們談起南方,也一般說優點多,缺點少.這可以說是善意的微笑.也可以說是善意的撫恤.

我們甚至有些糊塗.經常不知道自己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例如,長江流域說北方話的人,經常糊塗.一直到有一天,有人,例如"老番薯" - 唱起南宋小調,說起中國的中心,已經南移;出現了一個"南方政治經濟文化";它,雖然是某些外國文化的附庸,對"北方政治經濟文化",卻占有優勢;而且,北方已經進入所謂惡性循環,南方則進入了良性循環.

"南方政治經濟文化",這個話題表面新鮮,其實,它很老.從晚清就開始了.那麼,有沒有這麼個"南方政治經濟文化".如果有,它是什麼.它對中國,究竟是福還是禍?的確,晚明和清的進士,南邊來的多,北邊來的少.南邊來的進士占據過政府的要津.他們是所謂菁英.但是,他們對中國,有功還是有過?

我們不能忘記,造成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中國對英國美國的一些所謂劣勢的,正是所謂的南方菁英的腐朽.從明初到清末, 他們主持了中國歷史最黑暗的一頁.其危害,可以用他們發明的裹腳對中國的危害為對照!可嘆的是,雖然滿州起義讓我們梳了辮子,但是,腐朽的南宋和南明遺民卻抗拒清皇帝的號召,堅持裹腳,一直到社會主義革命橫掃一切腐朽!

我們不能忘記,所謂最近二叄百年的"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發達",其成就是可憐的.客氣一些說,它對中國的貢獻,可能是零,或者比零稍高稍低一些.不客氣一些說,歷史證明,所謂的"南方政治經濟文化",是一個不吉,不祥之物,應該徹底拋棄,就象拋棄裹腳一樣.

我們不能忘記,自一九一九年開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又開始主導中國歷史.革命的洪流,藉助北方(和南方)人民的堅毅勇敢和傑出的政治經濟智慧,終於又把中國引上了前進的道路!

我們不能忘記,挽救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是從北方開始勝利的.而決定性的,就是以遼寧工業為依託的東北人民解放軍,大舉南進,消滅了以農業為主的南方反動勢力.

鼓吹所謂"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人,提醒我們認真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南方,什麼是北方.簡單的說,南北方的區別,既有天文方面的,也有地文方面的,也有人文方面的.

一個難以忽視的現象是,中國歷史,就是中國文化向南,向西,向北前進的過程.其出發點從來都是黃河流域,有時也從長江流域出發.而今天,這兩個流域生活的基本是講北方話的人.另一個難以忽視的現象是,儘管有南方才子的神話,中國的人才,包括獲得廣泛承認的中國人,他們的老家,絕大部分在北方.所以,所謂中國,它的質,量在那裡,核心在那裡,是沒有疑問的.還有一個難以忽視的現象是,長江從來就沒有成為中國內部的界限.如果有界限,那是中國文化橫掃抗拒歷史前進的界限.它可以出現在任何方向.

所謂"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鼓吹者,他們試圖讓我們相信,北方已經進入所謂惡性循環.他們的謊言,也許能夠騙他們印象里憨厚的"北方"匹夫匹婦.但是,他們騙不了那些匹夫匹婦(南方和北方)善良而智慧的子孫.

簡單的事實是,就自然條件而言,北方的山東,山西,遼寧,和淮北,淮南,無論天文, 人文還是地文,都是中國最好的.遼寧和山東的優良港灣,以及兩省的人民教育水平,都是中國最好的.至於貿易,兩省與日本,朝鮮等與中國有長期淵源的國家最接近.與東來的美國也更接近.英國南來,但是,英國已經衰落.而且,山東和淮北淮南,可以通過鐵路向西,連接歐洲.

簡單的事實是,北方國家,如美國,俄國,日本,德國,雖然沒有水鄉,卻一般比水鄉"發達".

簡單的事實是,新中國才建立五十年,北京已經成為全中國第一大都市.有中央政府支持廣東能夠在短期內超過上海,浙江和遼寧,成為中國第一工業大省;爾後,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上海又能夠在短期內超過廣州.

簡單的事實是,得到中央政府一定寬容的山東能夠在短期內成為全國第二工業大省.相反,被忽視的遼寧,在為中國的發展作出那麼多犧牲後,今天,到了崩潰的邊沿.

所謂"南方政治經濟文化",您的騙術是不高明的.您是中國的恥辱.不要再來騷擾我們.

我們知道,中國的未來,在於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發展,不在於所謂海洋;我們知道,如果一定強調海洋,那麼,山東,遼寧的位置與日本與朝鮮接近;而南方水鄉接近的是呂宋,爪窪這樣的國家.優勢在那裡,是很清楚的.我們知道,中國的未來,在於遼寧,山東,江蘇河北,河南的發達 -而不是所謂水鄉.

"南方政治經濟文化",您是一頭泡在池塘里的水牛.您就泡在池塘里,作您魚米之鄉的美夢好了.

附:也談中國北方落後的原因 天下論壇>帖子 送交者: "老番薯"

有論者歸納北方落後的原因是由於"左"的意識形態,未免有些舍本求末.而把左的 意識形態歸於所謂水患以及由此導致的專制和紀律.更是無稽之談.該文作者在分 析北方落後原因時,大談特談南方人和北方人思維方式的差異.卻根本就沒有界定 出一個南方和北方以及南方人及北方人的概念.連談論的對象都沒界定,其結論之 荒謬便可見一斑.

在老番薯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先對南方北方按我們一般的理解作個簡單界定.我 所談論的所謂南方是指長江以南地區.南方人則指"現在"居住在長江以南的中國人 .北方和北方人可依次定義劃分.也就是說,南方人(北方人)是一個地理概念,而 非族群或者種族概念.老番薯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許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南方 人 和北方人是個族群概念.為什麼說南方人北方人是個地理概念而非族群概念呢 .這是因為從歷史上看,中國是一個戰亂不斷的國家.戰亂往往意味着大量的人口 遷移.就算"南方人"和"北方人"本身是不同的族群,經過幾千年的內戰導致的大遷 移,這 種差異早就已經被抹平了.鑑於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情況,同時為了便於討 論,對北 方的定義暫時不包括那些少數民族地區.

理清了這個概念,讓我們再來看看北方落後的原因.這顯然是個大問題,原因也很復 雜.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問題.簡單而言,老番薯認為北方落後的原因主要有 這 麼幾個.

第一,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北方許多地方已經開發過度.陝甘豫等地,是目前為 止發現的文字記載中中華文明發源的主要地區.這些地區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存在 大量人類活動.而長江以南許多地區,直至叄國時期尚是"不毛之地"(不毛雖被理 解 為荒蕪,但也表明尚未開發).隨着中原地區人口的膨脹以及逃避北方異族入侵 ,人口才開始慢慢向南遷移,隨之也開始了南方的開發.到目前為止歷史上大部分 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地區(西安,洛陽,開封等),就足以說明這點.南方 經濟政治文化比北方發達,也就僅僅是近200年的事而已.開發過度的直接後果就是 土地 貧瘠,樹木銳減,水資源乾枯.作為歷史因素,其累積至今已經形成惡性循環 .

第二,作為歷史上主要的文明發展區,戰亂頻繁,無法持久的保持經濟發展.稍微看 看中國歷史就知道.無論是外族入侵還是內戰,主戰場都在長江以北地區,這是由其 與異族接壤及作為中華文明主體的的地理特性決定的.戰亂導致的不僅僅是財產 掠 奪,土地荒蕪和勞動力的喪失,其直接效應是無法建立穩定的商業中心和商業 網絡.這就和現在商人不去戰亂地方做生意一個道理.而作為抵抗外族入侵的前沿 ,經濟 上的獨立性就更差一些.受到當時政府的控制就更多一些.

第叄,人類生產活動由陸地向海洋的拓展.雖然說前兩個因素我認為相當重要.但這 個原因我認為是造成北方落後於南方的最主要的原因.南方總體來說靠近海岸, 通航通商便利.由近代歐洲資本主義強國的發家史(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 國,美國等)可以看出,人類生產活動由陸地向海洋的拓展,造成了人類社會歷史的 一次大飛躍,雖然中國從總體上講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但內部也在發生這這個過 程.這是由人口膨脹尋求資源的內在動力驅動的.而這個過程,在中國也就發生在近 200~300年.而這段時間,剛好是南方趕上並超過北方的時候.

第四,地理因素造成的思維方式差異.這個因素其實是前叄個因素的積累效應引發 的.所以嚴格的講主要還是前叄個因素起主要作用.

看北方現在落後與南方.不能只看最近幾百年的歷史.如果縱向的看,恰恰是北方經 濟文化發展總體上優於南方.目前南方發達北方落後的原因是由於歷史地理的累 積 效果.對於南方已經形成良性循環,而對於北方已經形成惡性循環.可以預期, 除非北方在某個特殊歷史機遇下抓住和掌握某種新的革命性的經濟發展模式(比如 所謂 的知識經濟),南方經濟發展優於北方的局面短期內將不會改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純粹以武力解決南海問題,實乃下下策!
2003: 先平南海,再取台灣,是為上上策
2002: 收台方略
2002: 由航空發動機說起--中國需要強大的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