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
在当今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近代中国在与欧洲海军的海战中几乎都是惨败告终,最终酿下了晚清的累累耻辱。实际上,早在16世纪初,鸦片战争三百多年前,中国明朝水师就曾与葡萄牙海军在屯门岛(今香港大屿山)附近海域爆发激战,最终重创并击退了葡萄牙舰队,这是中西方海军首次交锋。
(屯门海战复原雕像)
公元1521年6月,眼见明朝不愿开放澳门以外港口,在广东沿海徘徊已久的葡萄牙舰队接到了开战命令,他们悍然向岸上的明军炮台开火,中西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就此爆发。起初,由于葡萄牙军抢先开火,岸上的明军措手不及,屯门及附近的多个小岛被葡萄牙军占领。明廷得知消息后大怒,下令广东水师联合岸防卫所反击葡萄牙舰队,广东按察使汪鋐奉命作为明军总指挥,全权负责战役。
(葡萄牙舰队)
在赶到前线大营后,汪鋐当即下令已经抵达战区的明军战舰列队向葡萄牙海军发起冲击,同时下令岸上炮台提供火力掩护。但是,汪鋐严重低估了葡萄牙战舰的抗打击能力与火炮射速,明军战舰刚刚进入到火炮射程,葡萄牙舰队的火炮就以极其凶猛的火力打散了明军前锋船队。明军炮兵发现虽然双方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并无本质差距,但是葡萄牙火炮却在射速上占据了极大优势。在明军火炮的一次射击间隔里,葡萄牙火炮能够连续打出4到5轮齐射。眼见进攻失利,汪鋐只得收兵。
(仿制的弗朗机火炮)
为了研究破解葡军火炮的战术,在仔细验算葡军火炮射击间隔的同时,汪鋐派出探子与葡萄牙船上的中国雇工达成交易,获得了葡萄牙火炮的设计图纸。汪鋐震惊的发现,这是一种中国人从未见的火炮设计。与传统的前装火炮不同,这种被明军成为“弗朗机”(葡萄牙古称)的火炮采用了类似现代加农炮的“后装”设计,将发射药包与弹头整装在“子铳”内,开火前只需要将子铳装入炮膛即可。这种相当于现代整装炮弹的设计正是葡萄牙舰队制胜的秘诀。
随后汪鋐还发现,葡军火炮在连续射击5轮后就会“熄火”较长时间。在结合对“弗朗机”的研究后,汪鋐判定这是因为每门火炮配备的子铳数量有限,打光后需要时间重新装填子铳,这一重大发现也为明军第二次反击的胜利奠定了基矗
(海战油画)
汪鋐一面下令随军工匠连夜仿制弗朗机火炮,一面加紧练习利用小蜈蚣船吸引葡军火力的战术。到了9月初,海面突发大雾,汪鋐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命令明军水陆同时发起总攻,明军先以小船为先锋诱使葡军打光了大部分子铳,趁其装填子铳时,明军大批火船突然冲出,引燃了葡萄牙舰队的几艘主力舰,葡萄牙海军阵型大乱,同时葡军步兵在明军的夹击下也全线崩溃,仓皇登船逃往外海,此时明军水师又用仿制弗朗机火炮打击葡舰,最终参战的葡萄牙海军仅有三艘大船勉强逃脱,其余全部被击沉或俘虏,堪称是欧洲殖民战争中空前的惨败。6parker.com
在这场战争引进的弗朗机火炮技术和各类欧洲航海器材也为明朝后期的水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汪鋐在战后也被多次破格提拔,最终成为了明朝唯一同时兼任户部和兵部尚书的一品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