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有关在55年评衔时粟裕让帅的言论很是流行,电视剧《东方》在讲到授衔工作时也出现了这种提法。那么关于"毛泽东坚持给粟裕授元帅军衔,而周恩来力主给陈毅"的观点是否符合事实呢?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粟裕能不能授予元帅?陈毅能不能不授元帅?毛泽东、周恩来对授衔工作的影响力如何?
先看第一个问题,粟裕能不能被评元帅军衔?
1955年2月决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以下称《条例》)明确规定,元帅军衔标准称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自大将以下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或者上将中将。之所以名称不同,是因为它是一个政治问题,既然是政治问题,个人所能发挥的力量当然是有限的。《条例》还指出,"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先看第一个条件,"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1927年,我党相继进行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这三大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夺取政权的起点,只有这三次起义的实际领导、指挥或重要参与者,才能称为"领导和创建",粟裕都不符合。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徐向前、林彪在南昌起义时只是下级军官,谈不上领导和重要参与,但两位元帅分别以四方面军的旗帜和四野军事主官的身份授予元帅军衔并没有任何问题。其二,彭德怀也没有参加三大起义,但彭老总领导指挥平江起义,单独拉起一支队伍,且于1928年12月和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长期担任副总指挥,授予元帅军衔更是实至名归。
关于"立有卓越功勋",这个也要综合来看,无论是苏中"七战七捷",还是作为"淮海战役"的实际指挥者,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确是战功卓著。但以粟裕的资历,当时有很多人并不服粟裕,有些作战命令还需要以陈老总的名义和威望才能得以顺利执行。更何况,三野的代表一直都是陈毅而不是粟裕,至少也要"陈粟"并称。1948年,中央军委决定让粟裕领导华东野战军,粟裕坚辞不受,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种考虑。由陈老总压阵,粟裕才能令行禁止,放手指挥。
从党内、军内职务上来看,十大元帅至少为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或军委副主席级别,为副国级。而55年授衔时,粟裕仅为中央候补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甚至不是军委委员,行政级别上也达不到授予元帅军衔的标准。
鉴于以上三点,粟裕被评为元帅军衔条件并不充分。
第二个问题,陈毅能不能不授元帅?
南昌起义爆发时,陈老总并不在部队,到达时战斗已经结束。在起义部队人心涣散,人员走失严重时,与朱德元帅一起,不断收拢被打散的残余部队,稳定了军心、士气。这才有了后来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况且,中央红军自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以后,陈毅领导留守在江南苏区的游击队与国民党军进行了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之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因此,陈老总在华野的地位无人能及,换句话说,在华野,只有陈毅才镇得住场子。
"淮海战役"时,中央调陈毅担任二野副司令员,主要就是协调两个野战军的联合作战问题,这个工作,粟裕胜任不了。毛主席曾说,要山头,但不能要山头主义。所以,授不授元帅,授予谁元帅,这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四大野战军,一野、二野、四野都有元帅,三野自然也不能例外,若评元帅,也应该是陈毅,而且只能是陈毅。有人说,陈毅在55年评衔时去搞了外交,已不在军队工作,但这并非必要条件,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陈毅都是三野的标杆与旗帜,没有了陈毅,三野就不能称为三野,所以陈毅不能不授元帅。
最后一个问题,毛泽东与周恩来对授衔工作的影响力如何?
关于"毛泽东坚持给粟裕授元帅军衔,而周恩来力主给陈毅"的说法,窃以为,后半句可能,前半句则不太可能。理由有二,一是在至今已经公开的党史资料中,并没有任何正式文件、电文或者会议记录等官方明确记载的有关授予粟裕元帅军衔的记录。再者,在粟裕将军的回忆录里,1945年让华中军区司令员给张鼎城,1948年让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给陈毅,都是曾明确提到了,这两次"让"司令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辞让元帅不受一事,不论对谁,都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如此重要的事件,不可能不有所提及。即使本人没有说起,跟粟裕有关的其他人也极有可能透露出蛛丝马迹,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有看到过有这方面的记录。二是周恩来作为当时的军委常务副主席,以他的党性、人格和胸襟,推荐授予元帅军衔名单是很正常且有充分理由的。因此,力主陈毅授元帅可信度比较高。
至于"毛泽东坚持给粟裕授元帅衔",个人认为不太可信。以毛主席在授衔时的巨大功绩和极高威望,如果坚持给粟裕授元帅衔,恐怕不会有人反对,更不是粟裕想不想辞的问题,前文中已经提到,军衔的授予是一个相当严肃的政治问题。毛主席曾说过两句话:"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两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扬天下。"即使这样,许光达的大将军衔也没有让掉。让衔的人之中,还有董其武将军,也曾一度请求把上将军衔降为中将,同样被毛主席驳了回去。毛主席说:"董其武的贡献、资历,上将军衔不能让。" 此外还有徐帅、罗帅,徐海东大将,徐立清中将,除徐立清中将成为我军唯一降衔的高级将领外,其他人均未获批准。
让衔的不少,要衔的也有,有人因授衔过低而大发脾气,甚至偷偷抹眼泪,但对于评衔的结果,并没有做出改变。由此可见,关于55年授衔,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是有确定、充分且成熟的考量的,军衔的评定综合了资历、职级、军功等各方面因素,评衔结果也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的。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个人认为,周恩来力主授陈毅以元帅衔,没有什么可质疑的。毛泽东坚持给粟裕授元帅衔,因并无确凿的资料和证据支撑,则应少提,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