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美首轮打击就可摧毁中国核反击力?
送交者: 洪源 2006年07月10日15:58:56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美俄核力量失衡的警号

   美俄核力量失衡,与美国对前苏联、俄罗斯的军事误导密切相关
   3月伊始,美国国际事务和外交政策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刊物《外交》杂志发表了凯尔莱伯和达丽尔普列斯两人对俄美核力量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美国已重夺核优势,美俄核均势已近终结,美已近乎拥有在第一轮核打击中就摧毁和瘫痪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发起核反击的能力。

   美国在国际态势如此敏感的时期放出此言,到底是何原由?而前苏联——俄罗斯又是怎样从与美国势均力敌的军事大国走到今天的地步呢?

   美俄核均势失衡的现实

   这篇文章中心论点是根据2002年签署、2003年生效的《莫斯科条约》估算结论得出,这一条约使美陆上洲际导弹、潜射导弹与战略轰炸机都保持对俄的大幅优势。

   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都具有很多微电子芯片与具有半衰期的核装料,一般全寿命仅为15年至18年。近期,俄陆基战略核弹头和运载工具寿命将尽,而新弹头如“白杨-M”及“圆锤”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新运载工具如“北风之神”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部署速度慢,通过“核军备控制”的如意算盘计算,美国可能易于获得第一次核打击可靠能力,美俄战略稳定终于被打破。更不必说美国BMD导弹防御系统对俄国二次核力量的抵消作用,则第二次打破了战略稳定。目前,美俄全面核优势天平已经逐渐偏向美国一边。

   这篇文章意味深长,它说明:一是美国战略进攻武器的数量质量、侦察能力、打击精度、战略防御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相对俄国已经占据了很大优势。二是俄国战略核武器的数量质量、保养状况、战斗值班状态与突防能力、数量的确令人担心。三是继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之后,处于战略收缩期的俄国和俄军衰落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四是美国战略分析家这种说法,也是为从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国际机制和条约中获得利益后,准备走向未知危险的理论准备。美印核合作就是一个鲜明例证。它显然会彻底毒化国际军备控制的起码相互信任气氛,为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必须指出的是,美国的相对优势是在俄罗斯的衰弱中取得的,而美国获得战略优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它长期对前苏联——俄罗斯的军事战略误导实现的。

   美国启用“战略误导”

   苏联—俄国自毁长城

   冷战时期国际战略的一大创造,就是“战略误导”。这是和平时期最高级的冷战形态。

  前苏联具有丰富的战争经验,在社会制度上具有极大动员能力和向心力,但是在和平时期,却在战争与和平的高端理论上出了大问题。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有敌国外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盲目性,对自己的文明和战略文化失去信心、妄自菲薄,不自觉地接受了对方的战略误导。美国一位著名作家说:“撇开美国的政策来探讨苏联的崩溃,就如同侦破一起突然、意外和神秘的死亡案件时,不追究谋杀的可能性。”

   战斗意志的衰退与放弃利益。美国对前苏联的战略侵蚀过程由来已久,苏联——俄罗斯核优势抑或核均势的剥夺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动态过程。在美国与前苏联——俄罗斯进行的军控谈判,可以说是和平时期不折不扣的“软战争”。在美国大力提倡军备控制“约束武力”的冠冕堂皇的表面文章下面,实际包含着双重动机,一是解除削弱对手的军事实力;二是从心智上解除削弱对手的思想武装。即不仅在军事实力上取得优势,而且要在“软实力”诸如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的上逐步获胜。

   苏军——俄军受到的心理侵蚀是全方位的。战略核武器与军备控制看似“硬件”对比问题。实质是国家军队组织、信念产生战斗力的“软件”问题。苏联垮台之际,苏军中骄子阿尔法特种部队以自己的判断为由拒不服从上级的命令,就是苏共“公开性”的直接产物。这可以说是前苏联军事衰落的一个明显征兆。

  而一旦面临大规模毁灭的战争,在紧急情况下连俄最高层核作战命令能否发得出、得到执行、战略核武器能否打得出、射得准、炸得响都可能成为问题。这是苏联——俄国硬件软件一齐出了问题,表现在硬件上,而根子则出在软件上。

   思想意识的瓦解与丧失信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就垄断了军备控制的话语权,着重向前苏联军控谈判人员灌输成套打包的美式理性、概念、军备控制词汇,诸如透明度、现场视察、武器核查、核武器销毁(方式)、互信措施、核战争打不得也不能打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到了70年代、80年代,美国军控谈判人员“惊奇地发现”苏联谈判专家都开始普遍使用这样的概念,换言之就是拥有共同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承认共同的游戏规则,被牵着鼻子步入美式战略牢笼。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自苏联垮台、俄国核力量被逐步削弱之后,美国不仅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更强调增加核武器使用的灵活性。配合“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抛弃了核武器是遏制战争力量的看法,重新变为核武器是可以使用的。对新式核武器研制、战场使用可行性研究乃至演练不断拨款,向低当量、小型化、钻地化、太空化、实战化方向发展。而使用核武器只变成了单方面的判断,即可以对任何国家使用核武器。将“核战争不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说教抛到九霄云外。

   被有意诱导的无效投入。20世纪70年代伊始,美国在军控谈判中有意放松苏联核武器生产数量的约束,着重限制其质量和反导力量发展。这样首先减少了美国对苏联导弹精度和反导力量不断增长的恐惧。其次使苏联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核武器数量上白白耗费更多的资源和金钱,用以侵蚀其国力。第三可以假苏联之手把多余的核弹瞄准它国,增加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和对抗因素。这种计算可谓一箭三雕!

   节节退缩造成优势丧失。第一,历来美苏争霸重点在欧洲低地国家。这是美国充当世界霸主的软肋和弱点所在。而80年代后期签署的《美苏中导条约》、《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将前苏联在欧洲战场占据数量质量优势地位的中程导弹和核弹头彻底销毁、常规力量数量优势拉下马来。这解除了美国的心头大患,可以腾出手来投入其他战略方向。

   第二,前苏联分导式多弹头战略导弹技术曾辉煌一时,在战略态势上对美国造成极大威胁,美国则想方设法在《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中对此加以限制,例如海射远程核巡航导弹根本不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

   第三,自1991年尤其是STARTⅡ以来,俄国主动接受了美国150亿美元以上资金,用于炸毁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拆卸切割战略及战略导弹、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并将拆卸下的军用核材料运到美国稀释成民用核燃料。

   第四,最近的“成功削减”是2002年美俄《莫斯科条约》。该条约对两国实际没有任何限制,但对美国更有利:它涉及到的仅仅是实战部署核弹头。对后备反应弹头、运载工具、核弹头升级、核武器及运载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研发战术核武器系统等均没有限制,在俄罗斯国力衰弱的背景下,这为美国核武器生产和发展留出了充分自由的空间。

   必须指出的是,美国成功限制敌方并发展自己的军备控制条约,都是在迷惑对手心智、接受谈判概念和游戏规则、使对手对自己事业正义性产生怀疑、进而丧失战斗意志,再辅以少量其他方面无足轻重的让步前提下取得的。

   彻底压缩对手战略空间

   《外交》这篇文章的出笼,不仅仅是美国鹰派学者的学术观点研究结论,而可以看作是美国核政策调整的先期理论准备。由于美国各大学、研究所专家学者与军方、政府人员可以双向流动与互动,这些游走于政府、军方各个版块的“国防知识分子”,往往亲手参与制定国防战略和对外政策,所以这种“理论探讨”往往是美国实际政策变化的一个风向标和前奏。

   冷战后期,军备竞赛不仅发生在常规武器领域,也发生在核军备领域。核武器的小型化、数字化、精确化、干净化、太空化一直在进行。这必然会打破战略平衡,引起各国不同程度和规模的警觉和追赶,在新的起点上达到下一轮平衡——这将是是一个新的、动态的军备竞赛过程。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一直敦促俄国、中国等国家联手削减核武库,但近日在美印核协议中,美国不惜亲手撕毁几十年建立的核不扩散体系,借以发起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在这样的背景下,《外交》杂志发出的核威胁意在敲山震虎,企图在俄美核实力此消彼长,而美国逐渐占据明显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核讹诈。

  伴随着苏联国家体系的瓦解,俄罗斯国力大减。在俄罗斯外部则面临着美国和北约在东欧、巴尔干、波罗的海三国、前苏联地区、高加索的步步进逼和战略蚕食。俄罗斯基本没有招架之力,在困境中扬言退出各种军控条约也为时已晚。面对俄国被包围的战略窘境,以及昔日军控对手在诱导下的核力量的衰落,美国新保守主义人士出此狂言也就在意料之中。这给世界各国又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际战略形势讲座。

   现在态势已经再清楚不过:美国需要的早已不是摈弃了共产主义的俄罗斯,而是一个四分五裂、没有核反击能力、国力弱小、无条件依附于美国的“莫斯科公国”,并且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文/洪源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战略研究专家)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大米北京行之观察
2005: 小泉的邮政改革引发内斗
2004: 海权之争不能手软
2004: 毛泽东的七气
2003: 珍珠港事件之争议 
2003: 天津陷落前的决战--大清帝国最后的黄昏
2002: 美国的“政治正确”
2002: 我每天要到白宫听布什总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