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揭开扎卡维被炸战术之谜
送交者: 林东 2006年07月23日16:12:54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连日来,有关基地组织驻伊拉克最高指挥官扎卡维被炸一事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
,围绕他是否死了以及怎么死的更是扑朔迷离,弄得美军从国内搬来验尸专家以
正视听。那么,美军究竟针对扎卡维采取了什么样的新战术,使这位擅长金蝉脱
壳的“基地老三”这次难逃厄运;而美军又为什么在他的死上前后解释不一呢?
这里面大有文章。

6月7日空袭凸现美军“斩首行动”新路线图——挖着打

这次空袭行动暴露了美军针对基地组织高层领导人的目标清除计划。这一计划的
目的是挖出基地领导人,为此建立了挖着打的行动链和特别行动部队。

从清除扎卡维的全部过程,不难看出新的行动链是由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概略
到精确,最后定点清除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获取情报——追踪目标——锁定目标
——空袭目标——清理现场五部曲,而且每一步都采取多种方式来配合增效。

为了挖出扎卡维,美军第一步是以大海捞针的方式获取情报,同时采取了五六种
方式以提高搜索效益,不仅进行专门的人力侦察;还从扎卡维的录影带中分析他
的藏身地;并监控所有可疑的手机通讯;同时与约旦方面建立情报合作社;此外
还招安基地组织成员;甚至在因特网上开展“正义回报”计划,以2500万美元悬
赏收买线人,终于将模糊不清、支离破碎的情报片拼出一个概略性的完整情报,
确定扎卡维可能活动的范围——巴格达郊区。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凯西将头彩归
功于来自扎卡维集团内部人士提供的情报,美军对此最大的经验就是,应当从基
地组织内部收买高层变节者来挖出领导人。

第二步就是缩小范围,从扎卡维防范薄弱处入手,先掌握与扎卡维活动圈子里的
其他目标,然后顺藤摸瓜追踪到扎卡维本人的去向。

美军这次一改发现一个目标就清除一个的做法,学会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追踪
到扎卡维的精神顾问和副手拉赫曼,然后不动声色地跟踪他,最后追踪到了巴古
拜地区。

第三步,美军出动代号为145的特别行动部队搜索巴古拜,并派出“捕食者”无人
驾驶侦察机对巴古拜附近可疑建筑进行不间断的空中监视。终于在7日晚,“捕食
者”无人驾驶侦察机上的红外摄像机捕捉到两辆白色卡车驶入巴古拜城外一所孤
立的房屋,通过影像分析,确定他们中很可能有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

第四步,即刻调动两架正在空中巡逻的F-16战机,对目标进行空中打击,当6:
12分F-16战机先后投下一枚激光制导的用于反装甲的GBU-12型重磅炸弹,和一
枚GPS精确制导的GBU-38型炸弹,将扎卡维的肺部震裂,最终导致他在52分钟后
死亡。

第五步,就近调动美军地面部队奔赴现场展开清理工作,除了确认目标,并将尸
体、伤者从预先赶到的伊拉克警察手里抢过来外,还寻找战利品——扎卡维的电
脑、笔记本和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斩首扎卡维行动得失参半——失去生擒目标的良机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对扎卡维的斩首行动并非天衣无缝,而是存在明显的失误,
很难打上满分。

美军最明显的失误就是宣传口径上前后不一,被人指责,令人怀疑真相。最早,
美军不知是想隐瞒真相,还是因内部信息传递出错,发言人一口指定扎卡维被炸
死,却马上被空袭目击者戳穿,还被巴古拜村民指责美军将重伤之下已无反抗之
力的扎卡维活活殴打致死。对此,美军发言人相继改口称是扎卡维在毁灭性轰炸
下死里逃生,在试图逃跑中被美军擒获。最后,从美国搬来的法医专家验尸以正
视听,试图说明扎卡维身上没有被殴痕迹。但一个令人生疑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
让伊拉克的验尸专家参与,参与验尸的是清一色的美方人员,最终还是让人怀疑
扎卡维的真正死因。

美军最重大的失误在于这次行动本可以生擒扎卡维,却痛失良机。首先,无人机
跟踪目标时显示对方没有携带武器,而且在空袭的第二天,美军公布对被炸房屋
废墟的清理工作,发现的是电脑、笔记本和生活用品,也没有任何武器痕迹。这
说明扎卡维及其助手和家人既未携带武器,家里也没藏武器。

进一步的证据是,美军发言人在公布验尸情况时,顺带说了一句扎卡维并未身缠
自杀性腰带炸弹。于是,美军行动的败点就显现出来,精锐的特种行动部队居然
被扎卡维一句笑谈给吓住了,相信扎卡维一定会绑着炸弹睡觉,拒捕时与美军同
归于尽,而不敢活捉他。

其实,大家都知道,对美国来说,得到一个死的扎卡维未必是福,而得到一个活
的扎卡维一定是一个大胜利。美军为了这次行动已经花费了巨资,针对扎卡维成
立的145特别行动部队更是人才济济,有情报人员、线人和来自美国陆军“绿色贝
雷帽”、英国空军特种部队和以色列“摩萨德”的特种兵。而且这次行动占尽天
时地利,那些戴着隐形眼镜、穿着二手市场里买来的旧衣服、伪装成伊拉克农民
的“A小组”成员,装备着射程长达1000米的狙击步枪,就潜伏在扎卡维安全屋附
近。然而却未能擒获目标,很难说军事行动达到了预期的政治效果。如果美军敢
冒交战风险,以活捉对手为目的,恐怕就不会使对手成为“烈士”,获得的成本
和效益比就不会只是今天得失参半的结局。

新斩首行动带有法律和道义上的明显缺陷——容易错杀良民

需要关注的是,美军对扎卡维的斩首行动暴露出目标清除计划的缺陷,这就是可
能错杀良民。因为这一行动链强调基地组织领导人是“时敏目标”,地面特工或
无人侦察机一旦发现目标,需要及时召唤空中火力打击,这就使整个空袭行动在
低层次完成。

这一点不像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士的定点清除行动,由总理、国防部长等高层指
挥,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错杀。像这次空袭也是意外打死扎卡维,美军事先也不
能确定目标是谁,甚至不能确定是否就是恐怖分子,袭击目标还只是嫌疑分子。
而且这次清除行动中无人机侦察没有显示对方携带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
重大嫌疑分子,也可能造成错杀。因此,美军在考虑行动上一味追求先斩后查的
原则,而不是尊重人权和依据法律为前提,容易造成误炸,反而激化当地居民的
敌对情绪。

特别是扎卡维死后,基地组织和美国再次掀起对抗浪潮,针对扎卡维后继领导人
的清除行动也将揭开新的一幕。目前这种清除计划行动链是否继续适用,还是一
个问号。如果行动不当,错杀良民,后果将加重伊拉克的动荡,不利于地区稳定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中美关系有趋于稳定发展的可能
2005: 拳头越硬,恐怖分子越多?
2004: 毛泽东同志在朝鲜战争的决定完全是对的
2004: 阮次山评新加坡
2003: 我反对日本牌“京沪新干线”只有一个理
2003: 原谅日本人——我没有这个权利!
2002: 20世纪鲜为人知的军事巨灾
2002: 历史上最残酷的“科茹霍夫”实兵对抗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