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和高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韩国人说的高丽,实际上应该是公元十世纪朝鲜出现的一个高丽王朝,而不是这个高句丽。高句丽实际上只存在于一个历史上的特定时期。
高句丽王国自朱蒙于公元前37前建国,其间历二十八代,于公元668年亡国,共传705年之久。
高句丽的地方政权属性
高句丽从成立到灭亡都是中国的属国,即使是在其鼎盛时期,其绝大部分领土也在中国的版图之内(平壤在汉朝是中国领土)。其属国的性质还可从不绝于史册的朝贡、册封的记载略见一斑。高句丽诸王接受中国记载册封的记载不绝于史,仅在南北朝不到二百年的时间,记载的入贡次数就高达109次。如:
413年,晋安帝册封长寿王乐浪郡公,高句丽王;
420年,宋武帝封长寿王征东大将军;
422年,宋武帝加封长寿王散骑常侍、都督平州诸军事;
435年,北魏世祖册封长寿王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63年,宋孝武帝册封长寿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督平营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79年,齐高帝册封长寿王为骠骑大将军;
491年,北魏孝文帝册封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2年,北魏孝文帝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朗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4年,南齐郁林王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96年,齐明帝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将军;
502年,梁武帝萧衍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大将车;
508年,梁武帝加封文咨明王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518年,北魏孝明帝册封安藏王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20年,梁武帝册封安藏王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26年,梁武帝令安藏王之子安原王延袭其父爵,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45年,阳原王嗣位,梁武帝其袭父爵位;
550年,北齐文宣帝册封阳原王为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宁东将军、高丽王;
559年,陈文帝诏授平原王为宁东将军;
559年,北周高祖封平原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60年,北齐废帝册封平原王使持节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
562年,陈文帝授平原王宁东将军。
在隋朝,当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后来隋文帝首征高句丽,虽未果,但高丽王仍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上表请降”并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唐朝建立后,时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在位,为缓和与中原关系,接连遣使入唐朝朝贡,积极与唐朝修好。唐高祖以国家初立,也对其采取了安抚政策,如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直至高句丽被唐朝所灭。
随着政权的灭亡,高句丽族也解体了,其中大部分融人汉族,少量融人周边各族之中。从此,再也没有高句丽族了。
纵观历史,高句丽从成立到灭亡都是中国的属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历史学家张博泉教授认为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地区高句丽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迁都平壤后仍是中国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在没有占据辽东郡县地区以前,是当时中国的一个民族,臣属中原。占有郡县地区以后,也不是一个中国王朝以外的国家,仍称臣于中原,受中原王朝册封。高句丽灭亡以后,其所占据土地历朝属中原管辖。••••••高句丽民族与政权是历史上的民族政权,他并没有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于后世,他们大部分与汉族融合,只有少部分与新罗融合。因此不能视为脱离于中原管辖之外的独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