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现代战争航母地位至关重要?马岛海战粉碎其海面神话
送交者: 一剑破天 2016年10月03日22:35:56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如果从1910年10月美国“伯明翰”号巡洋舰放飞“寇蒂斯”双翼飞机开始算起,世界航母的发展已经历百年历 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若宫丸”载机四架于1914年9月攻击德国军队,首开舰载机空袭之先河。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航母大 显神威,全面战胜了以战列舰和巡洋舰为代表的“大炮巨舰”主义,从此确立海上主导地位。在二战结束时各类航母数量达到顶峰,至少在100艘以上。然而,航 母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正如发生在距离二战爆发几乎20年前(1921年)的美国“切萨皮克湾轰炸”预示了“大炮巨舰”主义的终结那样,英阿马岛之战则动 摇了航母的主导地位。

  1921年7月21日,八架马丁MB-2双翼轰炸机在美国航空兵悍将米切尔指挥下,只用了20分钟就将停 泊于美国东海岸切萨皮克湾的、曾经参加过日德兰海战的、排水量2万多吨的“奥斯特弗里斯兰”号战列舰作为靶舰炸沉到了海底,与其紧邻的另两艘驱逐舰也作为 靶舰被炸,并在随后10分钟双双沉入海底。在“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上观战的将领们被这一壮观的场景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意识到:玩具似的轰炸机竟然轻而易 举地、迅速炸沉了海上霸王战列舰,这意味着“大炮巨舰”时代即将过去了!这或许是美国随后加紧发展航母的重要动因,也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中毫发无损的美国 航母能够在珊瑚海、中途岛、马里亚纳群岛等一系列太平洋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原因。在航母凌驾于一切的今天,米切尔将军的豪言依然振聋发聩:“我们能 够摧毁或者炸沉当今存在的任何舰船。”将军的豪言,差一点应验在八十年代英国参加马岛之战的航母舰队身上。

001.jpg

  MB-2双翼轰炸机实施了首次对舰轰炸

   英阿马岛之战,虽然英国“无敌”号和“竞技神”号航母,以及阿根廷仅有的“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均投入了作战,但是关于航母命运的看点却并不在航母本 身,而应聚焦在距离英国航母特混编队20海里外、担任防空雷达哨任务、被“飞鱼”导弹击沉的英“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关于“飞鱼”击沉“谢菲尔德”,刘亚洲空军上将在其30年前著名的报告文学《这就是马尔维纳斯》中有很生动的描写。其基本过程是:

   

1982年5月4日上午11:00,“谢菲尔德”获得通报并在其防空雷达上显示:其海域上空有阿根廷飞机活动。但“谢菲尔德”的舰长自信本舰将安然无 恙:其雷达观察半径为400公里,阿根廷最新式的空对舰导弹是从法国购买的“飞鱼”导弹,最大射程仅为70公里。一旦阿方发射导弹,“谢菲尔德”上的“海 标枪”导弹作出反应只需40秒钟,大大超过敌机和导弹的速度。更何况“谢菲尔德”另装备了电子干扰系统,可作最后的质心反导规避。

 

  几分 钟后,阿飞机在雷达屏幕上消失了。就在“谢菲尔德”的舰长庆幸该飞机可能是已返航的阿侦察机时,一场厄运已降临该舰。原来,他将一切都估计错了:该敌机不 是侦察机,而是携带“飞鱼”导弹的“超级军旗”式喷气战斗机;飞机在雷达上的突然消失并非遁去,而是阿飞行员将飞机降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离海面只 有十米,以超低空、利用地球曲率的雷达盲区进入攻击区域。11时10分,一枚“飞鱼”从“超级军旗”腹下呼啸而出。“飞鱼”飞得更低,只高出浪尖约l-- 2米,似一道闪电,以超音速直奔“谢菲尔德”。“飞鱼”在飞行时采用惯性导航,等到接近目标后才启动主动雷达搜寻装置。当目光炯炯地扫视海空的“谢菲尔 德”的舰长,突然发现“飞鱼”时,他唯一来得及做的就是急呼:“隐蔽!”话音刚落,“谢菲尔德”即被“飞鱼”击中起火。

002.jpg

  被“飞鱼”击中起火的“谢菲尔德”

  官兵们与大火搏斗了五个小时后,舰长下令弃舰。这艘价值二亿多美元的、英国最新式的导弹驱逐舰,在划船离去的水兵们的皇家海军军歌声中徐徐沉入海底。

   沉没的“谢菲尔德”在海上消失了,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的名字将被人们所铭记。其给人们的启示,远远超过它生存的价值。一枚价值仅二十万美元的 “飞鱼”轻易地对冲了身价二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折损比为1:1000;被击沉船虽非航母,但暴露了大型水面舰只的内在脆弱性,从而引起人们对未来海 战中航母霸主地位的怀疑,笔者更认为这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了航母霸主地位的根基。不妨回望英国人对这场战争的反思。伦敦国防战略研究所一位专家说:“它的沉 没是现代海战的转折点”。英军在战后所

  做的重大教训报告中,列在最前面的,是“水面舰船面对反舰导弹和潜艇的种种弱点。”英国历史学家 约翰·齐根爵士(Sir John Keegan)在其著作《海军荣誉的代价》(ThePrice of  Admiralty)中,更是直白地指出这种弱点无可补救(irremediable),他说,福克兰群岛之战“暴露出水面舰船无可补救的弱点,它挡不住 反舰导弹,尤其挡不住潜艇。”事实上,是役,阿空军为避火力,实施超低空近距离突袭并屡屡得手,但炸弹带迟发引信,击中船身后未及引爆,英军许多舰船因此 逃过浩劫。英军后来发现,击中英军舰船的炸弹中有13枚没有爆炸。据称,马岛之战后升任英国皇家空军元帅的克雷格说:“只要其中六个引信引爆,我们就输 了。”拉美国家许多专家对阿根廷输掉马岛之战扼腕不已,乌拉圭一名飞行员说:“如果炸弹都引爆,也许英国舰队会走上另一条命途。”对英阿马岛之战的分析, 还有更多的并非虚幻的“假如……也许”。例如,假如阿根廷及时从法国或者秘鲁获得更多的“飞鱼”导弹;假如两架携带“飞鱼”导弹的“超级军旗”战机没有误 将英一艘运输舰当作体积相仿的英航空母舰“无敌”号并将之击沉;假如……,也许,欢呼胜利的就是这场战争的另一方。

003.jpg

  阿根廷A-4的掠海轰炸

  再向前追溯,在二战期间,作为航母之间首次正面交锋的日美太平洋珊瑚海战役中,交战双方在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打了整整5天,除了飞行员,双方自始至终没有见面,开创了海战新纪元。

   而马岛之战中“谢菲尔德”号被击沉则向我们预示:在导弹战、信息战、太空战时代,未来的海战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超视距战,由信息化控制的武器平台(可能 在雷达、声呐作用距离之外)将对航母构成难以估量的潜在威胁,用导弹、制导鱼雷等伺机而动攻击航母仅仅是诸多可能作战样式的一种而已!

   从军事史上看,不同时代的兵器,不仅是逐次替代的,同时也是针对上一代武器的——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在陆地,步枪针对长矛、大刀,机枪针对步枪,大炮、 坦克针对轻武器,反坦克火箭或导弹则是针对坦克的;在海上,大炮巨舰针对木帆军舰,航空母舰针对的是大炮巨舰,而未来更先进的导弹、制导鱼雷等信息化武器 必定是航母的克星!

  兵器和战法演变,从来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预示一种武器或武器平台主导地位的兴衰,原本并不需要像英阿马岛之战这样 的战例,甚至不需要“切萨皮克湾轰炸”那样的打靶试验。但是,如果实战战例都不能唤醒战争观念的转变,则将是一代军人的悲哀。观念落后的一方必将在未来战 争中惨败,留下青史笑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变天啦!假共习近平继捧出袁腾飞之后独
2015: 修身是很简单的事, 是诸位自己把修身问
2014: 日称中国舰载导弹难过实战关 三大性能
2014: 中国试射DF-31B洲际导弹
2013: 土耳其防空导弹招标内幕惊天曝光
2013: 中国能超越美国成为航天界老大吗?
2012: 这是我军的什么飞机?用简单问题考一下
2012: 朝鲜日报:美国欲插手亚洲领土纠纷 牵
2011: 歼20批量成军让华盛顿炸开了锅!
2011: 人民日报社论:把握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