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蒙古反扑与魔鬼一样的西厂太监汪直
送交者: 香椿树1 2017年01月30日09:46:4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网络文摘:

 成化十三年,明宪宗授权汪直建立了西厂。宪宗建立西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对官僚集团腐败的警惕和不信任。因为宪宗早就发现官僚经常对他进行欺瞒甚至是愚弄。所以在汪直还只有十来岁的时候,宪宗就派他带着两个校尉,化装成普通市民,骑着毛驴或者骡子,出宫去打听消息。
  
  结果汪直这孩子,不仅行事机敏而且为人忠义耿直,多年打探从未被人识破,并且还屡屡获取了许多朝廷和民间大小事务的真实情报。“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探以闻”。
  
  正因为如此,宪宗觉得汪直可以大力培养一下,塑成一个真正的可用之才。于是便下令成立“西厂”,任命汪直担任提督,再从锦衣卫等机构借调一批人来协助其开展具体反腐工作。宪宗之所以不直接把汪直任命到东厂去,而是另开一个西厂,表面上的原因看起来是因为汪直“年幼”当时才十四岁,而东厂的人一般资历都比较老,不方便其施展。但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运作,东厂的势力和人脉也早已被官僚系统腐蚀和侵染,成为了系统腐败的一部分。因此宪宗才决定,另搞一套系统让汪直放手去干。
  
  汪直也确实不负圣望,西厂成立后,办的最轰动的一件案子就是“杨晔案”。杨晔是杨荣的曾孙,在福建担任建宁卫指挥(相当于一个军分区司令)。杨荣就是朱瞻基在位的时候著名的“三杨内阁”之一,被视为文官的楷模。杨晔的父亲杨泰则当过军分区副司令的职务。
  
  案子本身也很简单,无非是官宦子弟杨晔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出了人命后就钱权两手摆平了地方官,结果没想到受害人不服,一路有告到京城。但杨家人并不以为然,又先后买通信访人员和中央司法干部。但钱送到汪直那里却出事了,一身正气的汪直见到钱之后大怒,下令逮捕杨晔审讯,然后把案件报给了宪宗。这一下,杨晔吓坏了,不久竟在狱中自尽。而杨家也被贬为庶民,财产充公。
  
  其实这种案件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文明当中都很常见,如果不是碰到了汪直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会被依法查办,只能不了了之。毕竟谁也不愿意去得罪既得利益集团,但汪直却展现出了他刚毅正直的一面。
  
  按照常理这汪直应该获得好评和拥戴才对吧?那些收了钱杨家钱却没有被牵连和追究的人起码应该低调一点才对吧?官场应该畏汪直如虎才对吧?毕竟其一身正气又有皇帝撑腰。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汪直遭受到了如雪片般的投诉和举报。官僚集团认为一个小太监竟然敢逮捕和审讯我们官僚集团的干部,这岂不是要“造反”,这天下难道还真是皇帝的不成?!
  
  于是一番商议之后,由首辅商辂起草,以内阁名义联名上书;然后再由兵部尚书项忠起草,六部九卿联名上书,弹劾汪直,并要求裁撤西厂。宪宗看到这份奏章后勃然大怒,派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到内阁质问诸大臣:“用太监查案就会天下大乱吗?这个奏章是谁主使?”是啊,官僚集团杀人受贿天下不会大乱,太监主持了公道反而会天下大乱?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但内阁早就预料到了宪宗的反应,四个阁臣异口同声的说:太监干政就是会导致天下大乱,这是祖传真理毋庸置疑。这个奏章乃是全体内阁和诸大臣出于公愤的联合自发,没有任何人主使,于是怀恩回去禀报了宪宗,宪宗沉默不语。结果到了第二天,六部九卿联合署名弹劾西厂的奏章也递了上来。宪宗这次没有发火了,因为他知道大势已去,内阁和六部九卿一起闹上朝廷,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宪宗毕竟没有明太祖的威望和魄力,想了想还是退一步算了。下令关闭西厂,汪直贬回御马监。
  
  所以坦白地说,这个世界对汪直这样的人并不友好。虽然后来西厂被恢复,汪直也被重新启用,但这个世界依然对这样的人充满了满满的恶意。有一次,汪直到外地巡视。各地官员见了都恨不得往死里巴结奉承,只有河南巡抚秦纮不怎么认真接待,一副很瞧不起太监的样子。回到北京以后,宪宗问:地方上有没有什么贤能的官员?汪直说:我看只有秦纮是有真本事的,其他人都是溜须拍马之徒。宪宗听了就笑起来,拿出一份奏折给汪直看:竟然是秦纮弹劾汪直的,说他出巡阵势太大,随员数量和接待标准都严重超标。汪直见了就连忙请罪,说秦纮批评得对,但并不改变对秦纮的评价。宪宗很高兴,秦纮也很快得到了提拔。
  
  按理说,这汪直算是对秦纮有“知遇之恩”了吧,但秦纮却并不买这个账。处处给汪直难堪。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秦纮是官僚集团,汪直不是。秦纮明白这个道理,汪直不明白。但像秦纮这样的国家高级知识分子不明白的是:一旦一个国家里开始变得团伙利益高于党国利益、在对人对事上党同伐异之后,这个国家就很难治理好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加速腐烂,然后所有人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汪直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这个世界无论他怎么做,官僚集团都不会接受他,都会随时想要置他于死地。这并不是由于他有多么的坏,而是由于他不是官僚集团“自己人”。官僚集团认为:“在利益冲突的时候,你汪直竟然不仅不替我们说话,反而跟着皇帝一起来收拾我们,那你就等着瞧瞧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吧。”
  
  所以,很快汪直便对这一切感到了失望。而正当此时,汪直一生中最大的机遇出现了。边境传来消息:镇守辽东的陈钺和马文升起了冲突。陈钺想要严厉打击建州女真,而马文升则主张和平共处、以安抚为主,不准陈钺生事。两人互相弹劾,闹得不可开交。于是汪直就上奏请求去辽东看看。
  
  这一去,还真就给历史弄出点精彩来。
  
  满腔热血和愤懑的汪直到辽东调查后,很快就成了坚定的主战派,上书弹劾马文升。明成化十五年十月,宪宗批准了汪直的奏折,下令进剿建州女真,由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巡抚陈钺参赞军务,统帅大军,征剿建州。这次远征,汪直是实际上的统帅。
  
  十二月,汪直等上奏报捷:“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宪宗实录》)汪直的初次出征,竟然就取得了明朝历史上对建州女真最大的一次胜利,这简直是令人惊艳的才情,可谓文武双全。
  
  要知道,辽东地区的十二月是极为寒冷的,但从小在皇宫里长大的汪直却能在这个呵气成冰的季节,指挥明军用半个月的时间翻越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山脉,然后对据守山寨的女真人发动进攻,其不易程度可想而知。
  
  1479年的汪直的这次远征胜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战胜之后,建州女真消停了一百年。一直到努尔哈赤时代,才重新崛起。这次进剿,以及上一年陈钺在反击女真入侵中取得的胜利,再加上成化三年赵辅的那一次,合计三次对女真的军事胜利,史称为“成化犁庭”。
  
  在战场上尝到了胜利了喜悦之后,汪直便找到了自己新的志向。如果不能整顿吏治以报国家,那便上战场杀贼以报家国吧。很快一个抱着和汪直同样想法的人王越便和汪直走到了一起,并成为了挚友。
  
  成化十五年蒙古骑兵来犯。宪宗任汪直为监军、王越“提督军务”,前去征剿。汪直的才情+王越的军事才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王越和汪直在冬月里抽调最精锐的两万部队,从大同奔赴威宁海子方向。这两万大军白天隐藏、晚上行军,沿途不断布下伏兵准备接应,经过二十七天的秘密行动,大约有一万骑兵到达威宁海子。在发动总攻的前夜,借着漫天大雪,王越和汪直各自统帅一路,分道向蒙古王庭进发。由于天黑而且下雪,敌人竟然对此毫无察觉。等到上万明军从天而降,他们才从睡梦中惊醒,抓起衣服就跑。这次雪夜突袭彻底摧毁了蒙古王庭,斩首四百三十余级,俘获马驼牛羊六千,“小王子”巴克蒙图逃脱,但是有“女战神”之称的皇后满都海被斩杀。
  
  这一仗打完以后,汪直和王越就留在大同驻守边关了。王越只喜欢带兵打仗,汪直也厌倦了京城的政治。第二年,“小王子”带着大军来复仇,再被击败;第三年又来了,还是被击败,而且这次损失惨重,因为余子俊的长城修好了,“小王子”进来的时候没人防守,出去的时候就有人了,被搞了一个关门打狗。于是第四年,“小王子”没来。
  
  这大概是汪直和王越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吧。但好景不长,很快官僚集团就再对两人下手了。他们一方面给汪直身边加派与其性格不合的草包和搅屎棍,一方面不断上书挑拨皇帝和王越之间的猜忌。很快,汪直和王越都被调离了大同,官僚集团步步紧逼。上书弹劾汪直和王越两人“弄权”、“迫害官员”以及“危害国家”、“破坏国防”等罪名…
  
  当再一次面临满朝文武的弹劾时,宪宗退步了。他下令把汪直贬为奉御,并没有实职,相当于赋闲在家。而王越也同样获罪,被剥夺了爵位和官职,他的儿子们也被全部免职。
  
  在汪直和王越获罪的第二年,“小王子”探到大同守将换人了,于是就带兵来试探。结果官僚集团集体推举的新守将许宁,胆小如鼠呆在军营里不肯出战,任凭蒙古兵四下抢掠百姓。
  
  过了几天探子来报,说有一小队蒙古兵押着一大群牛羊在外面不远处经过。许宁大喜认为是落单蒙古兵,可以杀了当战功,于是倾城而出跑出去抢功。不料中了“小王子”故意设下的埋伏,死伤数千人。守将许宁吓得连大同城都没敢跑回去,而是带着败军跑到就近的一个小城里面躲了起来。还好"小王子"没有想到这孙子居然这么胆小,如果知道这一点并趁胜攻击,大同恐怕就要丢了。
  
  当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尽管大家都知道就是把王越和汪直赶走造成的,但谁都不说,怕皇帝知道了后再重新启用汪直和王越二人。于是这件满朝文武百官都知道的事情,愣是把皇上瞒了个严严实实。就这么瞒了一年多,终于还是被皇帝知道了,宪宗看到奏章后气得发抖,要将许宁等人下狱判死。但这怎么可能呢?徐宁可是官僚集团推举的“自己人”,而不是皇上的人。这要是杀了那还了得?难道还反了不成?于是满朝文武再次集体喊冤陈情,最后宪宗无奈,只得将其贬职了事。
  
  宪宗此后再也没有启用汪直或王越。也许是他终于明白了,如果连立下了不世战功都依然扛不住官僚系统雪片般的弹劾的话,那么下一次如果二人稍微遇到点战败的话,恐怕就连他这个皇帝也保不住二人的性命了。
  
  蹊跷的是汪直最后去了何处?结局又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连野史也没有。随着宪宗和万贵妃相继去世,“成化中兴”结束了。等待着大明朝的,是日渐风雨飘摇的漫长岁月。
  
  在从李晓鹏老师的书里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周小平就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大明朝对女真最大的军事胜利居然是由一个太监来带领的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像守卫边关、保家卫国这种事太艰苦了,且没有什么好处,远不如留在京城或驻地捞金来得畅快。
  
  只有那些最“傻”的人,才会甘愿去做这种保家卫国的事,而“聪明人”都在为了捞钱而抱团赂贿,因为“聪明人”对家国的情怀远远低于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只不过有时候这种聪明,会毁了一个国家也毁了这些“聪明人”自己。
  
  在国民党时期,就连一个普通的国民党士兵都很“聪明”,一点亏也不愿意吃。在上战场前,经常会随意地抢几个老乡的西瓜吃,甚至强暴平常人家的闺女。面对老百姓呼天抢地的求饶之声,他们只会不耐烦地反问一声:“爷为你保家卫国,明天就要上战场了,吃你个瓜,睡你个女儿又怎么了?爷都要为你献出生命,你还不能让爷快活快活?你不给我吃给我睡,我还保卫你个屁!”
  
  然而这样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他们很快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而只有那支把“不拿群众一针线”锻造成铁一般纪律的“傻”军队,才会有老百姓冒着炮火用手推车来替他们运送军粮,帮助他们打败另外一支信仰早已腐烂不堪的“聪明”军队。九州方圆在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被贬南京的路上,太监汪直随身的只有几箱朴素的行礼。掌握权柄、戍边多年,他竟然没有给自己捞过什么油水。尽管这个世界对他很不公平很不待见,但他也没有愤怒地写出:“如果国家假装对我好,我就假装保卫国家”之类的话来。因为一个真正心怀着这家国天下的人,精神水准不至于这么低下。
  
  有人说看《琅琊榜》时最感动的是:虽然梅长苏为家国天下付出了一切,最后还什么都没有得到。可至少因为他的心中怀着国家,所以她的心中装着他。这就够了。然而对汪直而言,连这点温暖都不曾有过,因为他是个太监。

————————

中国上中下三极牵制体制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制度。 明朝没有理论基础,所以收拾官商学黑不敢理直气壮, 最关键的是国家没有保持住对土地的控制,任由地主官僚权贵勾结把国家的权利侵蚀光了, 最后被满清野蛮民族奴役导致300年落后挨打。

文章为汪直喊冤, 实际上太监形成中层势力之后也会欺上瞒下, 特别是如果勾结了地主贪官成为官商学黑一部分之后更为可怕。  历史学家应该以利益结构为分析切入点, 而不是热衷于道德评价,强调个别英雄坏蛋。 更何况犬儒文人写历史, 人物好坏都是戴京剧脸谱的梅兰芳, 男女都搞不清楚,怎么区分好坏。


0%(0)
0%(0)
    太监如果勾结官僚危害比犬儒还要大,你没看文章不要乱发议论  /无内容 - 香椿树1 01/31/17 (418)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主子美舰入西沙领海12海里,儿皇帝习以
2016: 无耻的溪谷闲人又剽窃了两篇文章,一在
2015: 文革不忍凌辱含恨自杀的十大美女(组图)
2015: 洋人真的很鬼。很多看似平常理所当然的
2014: 美军:美技术优势以前所未有方式遭中国
2014: 美智库将中国列为一级国家成美国未来首
2013: 第三架歼20即将亮相 将有重大改进
2013: 蒙古国将与土耳其等四国成立联合部队
2012: 日本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完成"暂命名
2012: “中国引领世界”已不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