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边境自卫还击战打响!
此时,中国空军装备和规模远胜越南空军。当时中国空军主战飞机是连美国都承认“是一种不错的火炮平台”的歼6战机。美国一份后来解密的军方报告显示,1979年1月中国空军就开始军事部署,此后在战区部署的作战飞机最多达900架,大部分是歼6,还有少量歼7、歼5、轰5和强5。当时越南空军主力机型是60架米格-21战机、20多架F-5战斗机和A-37攻击机,此外还有少量米格-19。而且当时越空军从飞行员到地勤,包括指挥官,几乎全部是由中国空军培训出来的。跟百架级规模的越南空军相比,中国空军占据绝对优势。
1979年中央军委为空军制定的作战原则是:敌不用我亦不用,充分做好准备,在边境地区上空巡逻待战;任务是:在中越边境地区加强巡逻警戒,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一般不出国作战,同时积极做好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准备。空军根据军委的战略意图,经过反复酝酿,提出了“挽弓待发,先声夺人”的作战指导方针。时任空军司令员张廷发还亲自到广西、云南一线地区检查部队战斗准备,对各部队领导和飞行员作战斗动员。
按照这一方针,所有参战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敌机一旦入侵,就能予以有力的打击,必要时能够立即出动突击敌地面目标。同时在我边境一侧上空组织声势强大的持续空中大编队巡逻,显示力量,威慑敌军,使敌空军不敢轻举妄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自卫反击作战第一天,中国空军就出动战机100多架次,进行警戒和巡逻,形成了多方向、多层次的空中掩护态势,对敌构成了空中高压。
随着地面作战不断进展,我空军也积极行动,多次使用歼击机编队在高空大速度飞行,使越南空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不敢轻举妄动。在阴雨天气,空军专门组织技术水平高的飞行员起飞巡逻。即使云底高只有200米,也没有停止巡逻行动。晚上,除使用夜航截击机外,还令教练机也参加巡逻。轰炸、强击航空兵部队根据战局情况,随时做好听令出动的准备,高炮、地空导弹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入侵之敌。空军还动用了所有专业侦察航空兵部队,使用了现有全部的侦察手段,在广西、云南长达1000余公里的地段上的作战重要地区多次实施航空侦察。
在这样威而不怒的威慑战术下,越南空军始终困扰于中国空军战与不战,何时来战的纠结之中,自卫反击战的前三天,越南空军飞机一直未能起飞,第四天以后才起飞了一些飞机,但其指挥机构不断警告:“不能飞到那边去”,“不能飞得太远,掌握不好的话就很危险”。此后,越军对于中国空军的空袭恐惧日益严重,开始实施疏散。一次。我军雷达侦测到有18架越南空军飞机趁着多云天气起飞,我军歼击机部队立刻起飞48架战机到达云层上方巡航等待,敌机只要从云层一露头,就会被彻底消灭。在云上等啊等,越军飞机就是不露头,并很快飞回越军机场!
整个战役期间,越南空军没有信心跟自己的师傅们展开空中对决,战斗机大都在离国境线较远的空域活动,避免接近中国空军巡逻空域,可以说越南空军被中国空军的威慑阴影彻底笼罩,这就造成了我歼击机部队陷入了无仗可打的局面:制空权100%牢牢掌握在中国空军手里。这种态势,显著提高了我战斗意志和部队士气,为我军地面部队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3月5日,我国政府宣布自卫还击已经达到目的并开始撤军,当日晚,中国空军某师“航空兵英雄中队”组成4机敢死队,由时任大队长的方殿荣带领驾驶战机到河内上空高空兜了一圈。越南空军的飞机不敢起飞,导弹部队也来不及反应,“航空兵英雄中队”的4架歼-6飞机已经全部安全返回我方机场。
从2月17日战争开始到3月16日我军全部撤回国内为止,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共出动飞机3131批8500架次遂行巡逻警戒任务。同时,侦察航空兵多次出动歼侦-6对越军目标进行照相侦察,为地面部队提供情报;出动各型运输机、直升机375架,飞行680余架次运送人员和作战物资,共运送人员9600余人,物资1400余吨。我军地面部队撤离战区后,空军参战部队仍在前线执行任务,对越军保持了常态化军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