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防部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了关于F-35战斗机第11批低速生产项目的合同。该合同是迄今为止F-35项目生产数量最大的单笔交易,共包括91架美军自用飞机,以及50架外国伙伴和客户的F-35。同时,这份合同也创下了F-35系列战机报价的新低:美国空军和外国客户使用的F-35A报价仅为8920万美元,较今年早些时候一口气便宜了500万美元。
当然,F-35系列当中的美国海军专用舰载型,F-35C舰载战斗机的单价依旧高达1.21亿美元,但在第10批次低速生产项目时,该机的单价达到了惊人的1.08亿美元,这意味着在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里,F-35C的价格下降了10%。
在此之前,洛克希德-马丁和美国国防部就曾先后表示,在2020年前后,F-35A的成本价格将被控制在8000万美元左右,当时大部分人对此抱悲观态度,毕竟当时F-35项目超支的各种消息还不绝于耳,美国人忽然宣称能把F-35战斗机的价格压到这个地步,那当然是任谁都难以相信的奇谈。
因为这个“奇谈”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市面上对F-35战斗机所谓“成本”的说法便有了弦外之音:不乏有人声称,目前的近9000万美元,以及未来的8000万美元是“机架”价格,不包括发动机。但只要简单地审阅一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
美国国防部的公开文件,我们就能得出结论:F-35系列战机的“国防部报价”俗称“飞离价格”,也就是飞机能够飞离工厂交付部队的完整状态价格,当然,不包括弹药、零配件和后续服务。
那么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这个“近九千万美元”是个什么概念?从公开消息来看,法国达索的“阵风”战斗机的飞离价格就超过1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购买苏-35BM战斗机的飞离价格略低,但也达到了8500万美元;卡塔尔从美国波音购买F-15QA战斗机的价格更高,在包含后勤、弹药等附加服务的前提下单价突破3亿美元,预估单机飞离价格超过1.5亿美元……由此一来,F-35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超值”可见一斑。
凭借着如此之低的价格,F-35A将不可避免地对世界范围内的战斗机出口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即所谓的“消灭战斗机多样化”:要不是因为产能较低带来的订单排队问题,诸如新加坡、印度、卡塔尔、沙特等手中不缺乏资金,又具备购买F-35A之政治基础的国家可能早就用同样的资金直接“升级”购买第四代战斗机,不至于花了钱还要受“服役就落后”的气。
F-35是如何在确保战斗力的同时降低成本,这其中的细节非常值得中国航空业界去学习一番:中国最终也需要一款便宜好用可以大量装备的四代机,用于平衡周边F-35扩散带来的战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