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打响之前,由于我们对印度军队不了解,有人提出要将印军当成解放战争时的国民党王牌军打,结果战斗发起后发现,印军根本不是对手。
在克节郎河谷战斗中,印军王牌第7旅仅仅抵抗了不到5个小时,便被我军彻底击溃,旅长达尔维率旅部直属人员逃入深山老林之中躲藏66个小时,疲饿交加之下,最终被我军生擒活捉。而在之后的其它战斗中,印军同样被一击而溃,一扫而光。
1962年我军之所以能够快速战胜印军,原因有很多。比如正确的指挥、单兵作战能力强悍、战斗意志顽强等等,除此之外,我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1962年我军虽然还在沿用二战时的步枪+冲锋枪的理念产,但是早已经换装了56式枪族,主要是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以及56式班用轻机枪。反观印军还在使用二战时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司登冲锋枪的组合,轻机枪则还在使用布伦轻机枪。
自动武器的大量使用,使我军在火力上碾压对手。那么,解放军当时的步兵班火力到底有多猛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当年的步兵班编制情况。
1962年,解放军一个步兵班由10人组成,其中6名战士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正副班长各装备一支56式冲锋枪,机枪射手负责操作56式班用轻机枪,机枪副射手负责携带弹药。
56式冲锋枪,也就是AK47,它是一种自动武器,实际上完全可以起到轻机枪的作用,客观的讲,除了射程不如印军的布伦轻机枪之外,其它方面都要远超布伦轻机枪。所以,这样一来,我军实际上相当于拥有3挺类似印军的轻机枪。
而且,不要忘了步兵班中还有6支半自动步枪。印军装备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是二战射速最高的手动步枪。但是一名最优秀的射手每分钟也只能发射20发,普通士兵只能做到每分钟10-15发,而我军的56式半自动步枪无需拉枪栓,可以轻易达到每分钟35发以上,射速至少是印军的一倍。
而印军手中的司登冲锋枪,它的射程不超过50米,而且精度还很差,根本发挥不出作用。
在实际战斗中,我军的火力彻底压垮了印军,很多战斗中,印军只来得及完成一次射击,结果我军已经冲到了100米以内了,印军来不及抵抗就基本被消灭了。比如波辛山口的战斗,从解放军发动冲锋到战斗结束,只用了6分钟,80名印军非死即俘。
解放军步兵班的火力超过印军数倍,难怪印军被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