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华北平原的南部,介乎于河北和山东的交界,而且行政所属也颇为纷乱,一会划归山东,一会划归河北,我小的时候在祖屋翻出的地契来,所盖的县衙大印有清末的山东省南皮县,到后来民国的河北省东光县,在民国的时候又划归过山东,建国后又划归河北,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各省之间的界限也是不断的变化,后来逐步耳闻有划分省界常闹出人命的。呵呵,说远了,我想说的就是我的老家在抗战的时候是一个抗日武装非常活跃的地区。像著名的抗战小说《平原枪声》里面所说的八路军活动频繁的衡水地面,就和我老家挨着。
小的时候看到电影《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电影,里面的村落格局,当地农民衣着打扮,生活习惯都与我的老家并无二致,以至于常常骄傲的对同学说那些抗日的战场,那些英雄的人民,都是我姥姥家的山山水水,前邻后舍。
其实我的姥姥家并没有山山水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放眼望去,连一个土包都没有,这种地方,打游击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地方隐蔽啊。而能在这个地方坚持抗日,主要是依赖当地的群众基础,当地的老百姓提起八路,都是很佩服的。其次是依靠那片肥沃土地上扯起的青纱帐。
八路军游击队和老百姓关系非常融洽,这不光是建国后反映抗日的电影的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原貌。
首先,八路军对老百姓态度非常和蔼,部队驻扎在村子后,就赶忙帮助老百姓打扫院子,挑满水缸,我小时候回老家的时候,那些族里的老人至今对这些事情津津乐道,而且八路军一口一个大爷大娘的叫着,让人觉得真是个好队伍。当时在那里流传这么一句顺口溜:打是饺子骂是面,不打不骂吃剩饭。伪军汉奸来了,到你家吃饭,要是伺候不周,就打骂相加,老百姓赶紧将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能包饺子就包饺子,能下面条就下面条,都是平日里不舍的吃,剩下的面粉,结果便宜了那帮王八犊子。八路军来到老乡家里,和和气气,从来不挑吃的,有个玉米窝头,玉米粥就能对付,吃完了还付钱。就有了以上那句顺口溜,长此以往,人心向悖就出来了。据说鬼子来到村子里面,从来不吃老百姓做的东西,当然,老百姓早就跑没了,青纱帐里猫着呢。鬼子怕下毒,向来只抓老乡的家禽家畜现杀来吃,主食是自己带的饭团之类。现在的老族人提到八路军,都当真觉的那真是子弟兵,有一个老人的孙子当了解放军的军官,回村子里看爷爷,老爷子一看孙子肩上金闪闪的肩章就一脸不高兴:这东西不好,肩上抗个牌子,咋给老乡挑水?[cchere.com 西西河 风起天涯]
八路军的勇敢。八路军的勇敢也是老乡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在那个地界上,有很多的武装,有很多地主武装,土匪武装,当然还有八路,有国民党的武装吗?没有,虽然国民党抗日的正面战场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抹杀的,但是当时确实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武装在我的老家打击日本人。也许有人会问,那些地主武装是谁领导的呢?那些地主武装大部分是以前盘踞河北山东的小军阀的沿革,饱受匪患的当地地主力量供养他们来做治安力量的,这些地主武装,打土匪,打八路,偶尔也打鬼子,当地的土匪是一伙最无耻的武装团体,国难当头,他们还是不断的袭击老乡,掠夺财物,强奸妇女,有一伙土匪竟然将抢来的女人拔光后在其肚子上面赌博取乐,总之是一伙令人发指的武装,老百姓痛恨他们甚于鬼子,这伙人不打地主武装,偶尔挑衅八路,避开鬼子,专门打老百姓的主意。在上述的武装中,只有八路军,见谁灭谁,当然初期的时候力量小,主要是追这被别人打,这个时候,八路的损失是很大的,老家好多那个时候参加八路的乡亲都是在艰苦的41,41,43年相继阵亡,八路的火力比鬼子逊色很多,经常稍微骚扰一下就要赶快脱离战斗,遇到穷追不舍的鬼子,一般有两个地方好去,一个是清纱帐,望2米来高的玉米地里面一钻,够鬼子折腾的。但是这个青纱帐我小时候也老和当地的小孩玩捉迷藏的,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敌人看不见你,你也看不见敌人,不是一明一暗,而是都在暗处,八路的滋味也不好受。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水塘边大片的芦苇地,但这个地方几乎就是死地,一般只有被鬼子追混头的八路才会往里面跑,青纱帐是粮食,是鬼子的战略物资,鬼子还不愿意大规模的折腾,你要是钻到芦苇丛,当然像白洋淀那样大规模的也行,可是我老家的芦苇丛规模显然小的多,鬼子可以火烧,机枪扫射,扔手雷等,所以芦苇丛仿佛可以隐藏,但其实是死地。[cchere.net 西西河 风起天涯]
那个时候游击队都穿便衣,鬼子怎么判断到底是一般农民还是个游击队员呢,可能各地的鬼子都有不同的辨识方法,就像地道战里说的: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啊。但是驻扎在我老家这个地面上的鬼子,有这么一个方法:查药方。怎么查?就是随便拦下一个人,看他是否随身携带药方。为什么?原因是当时八路军缺医少药,又常年从事艰苦卓绝的战斗,难免身染疾病,相当比例的游击队员都是这样,但是八路军军医又没有所需药物,怎么办?就给队员,士兵们开个方子,随身携带,不论驻扎到哪里 ,可以看看附近有没有药铺,比着自己的方子来买药,总会买齐的,就是时间长点,呵呵,不知道小鬼子怎么知道了这个事情,可能是搜查阵亡游击队员遗物时发现的这一共性。总之,那里鬼子搜查的时候要是从你身上翻出药方,有一个很大的概率是你被当场劈死。老家那里有个乡亲,从小身体潺弱,也随身带一药方,四处买药,路遇鬼子,被鉴定成八路军武工队!唉,这个响亮的称谓要是拍着胸脯对着鬼子汉奸大喊一声,是何等气势,可惜被鬼子对着喊,就是死拉死拉的意思了,那老乡被鬼子刺了四刺刀,撂倒在路边,后被村民救回,所中四刺刀,竟然有三刀洞穿胸腹,令人称奇的是这人竟然活了过来,还得了一个绰号:七个窟窿。盖因前四后三之故,我父母小时候还见过此人,大概是没挺得过三年的饥荒。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辛德勒名单》里面那个怠工的犹太人,两次枪毙都卡了壳,真是命由天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