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朝鮮八大閱兵首次曝光的"狙擊榴" 更像中式還是美式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21年01月18日18:59:0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一般而言,朝鮮閱兵式的看點總是豐富多樣的。既有古典正步(鵝步),又有朝鮮特色的彈簧步——目前逐漸退潮、處於“混合過渡階段”;還有獨具特色的行進軍樂隊表演;而對於關注朝鮮軍事科技發展的人而言,其重武器,尤其是核(武器)導(彈),則是璀璨花叢中的魁首牡丹。

  ▲朝鮮此次閱兵式上展示的無托式栓動CDTE武器系統

  從未想到有這樣一天,當朝鮮閱兵式過於頻繁(距離上一次閱兵式僅3個月)、“復刻”現象嚴重時,其真正亮眼的武器裝備展示,反而回到了徒步方隊手裡:一種前所未見的榴彈發射器,這類專門的高膛壓、高初速、低平彈道(空爆智能)榴彈武器,目前世界上僅有2個國家(曾)以較大規模裝備——即我國的QLU-131型狙擊榴彈發射器,以及美國的XM25 CDTE武器系統。

  所謂CDTE,也是美式文牘里用縮寫以凸顯其酷炫的日常之一,全稱是Counter Defilade Target Engagement (System),“反掩蔽目標交戰系統”。

  ▲我軍QLU-131狙擊榴彈發射器,配用35×32mmSR榴彈

  ▲雖然QLU-131的高速榴彈規格也是35×32mmSR,但初速從190米/秒提升至245米/秒

  ▲最終未能擺脫型號名稱前那個X的美軍XM25 CDTE,配用25×40mmB榴彈,初速210米/秒

  ▲美軍XM25配用的25×40mmB榴彈譜系,現實中僅完成了訓練彈與高爆空炸彈(標註為*)的研製,其他彈種仍有待開發(標註為**,以及圖中未出現的溫壓彈),但XM25 CDTE整個項目已經被砍掉了

  雖說XM25 CDTE最終下馬,但它已經進行了實戰測試,發展工作已經進行到了工程與製造發展(EMD)階段,完備到了美軍一念之差便可去掉X的程度。而作為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其雄厚的經濟實力足以支持其浩如煙海的武器研究項目——當然也支撐得起下馬的風險。

  比如與我國QLU-131技術路線類似的,就是美軍另一種試驗武器——基於自動榴彈發射器彈藥發展而來的美國版“狙擊榴”:在XM307 OCSW/ACSW自動榴彈發射器使用的、初速更高的25×59mmB榴彈基礎上,着眼以半自動精確打擊目標為主的巴雷特XM109 AMPR。

  ▲美國巴雷特XM109 AMPR(Anti-Material Payload Rifle)“反器材載荷投送步槍”,是美軍版的真·狙擊榴,注意在瞄準鏡上方的火控計算機

  ▲XM307 OCSW/ACSW(理想/先進班組支援武器)自動榴彈發射器,已下馬

  ▲25×59mmB榴彈,左側為XM1050訓練彈,右側為XM1049 HEDP高爆兩用榴彈(High Explosive Dual Purpose)

  這種榴彈武器的特點,在於其不同尋常的榴彈彈藥。所謂“尋常”的榴彈彈藥,在其發射器中膛壓低,出膛初速低,彈道高拋,飛行時間長,攻擊的準度高度依賴射手的技能與經驗——主要是測距及武器仰角控制能力,殺傷效果依賴其面殺傷能力;

  ▲“尋常榴彈”40×46mmSR與M203榴彈發射器,初速僅78-84米/秒

  ▲最大射程僅400米,且彈道高拋運用困難

  而“不同尋常”的榴彈,則有膛壓高、初速高、彈道(相對)低平,飛行時間短,易於直擊目標的特性,在500米級距離上可以有效打擊點目標,對面目標殺傷距離則拓展至1000米級。

  這種彈藥還繼承了榴彈彈頭容積寬裕的優點,足以安裝各類電子設備,讓榴彈接受武器上火控系統給予的指令,實現擊穿薄板、跨過掩體、鑽入射擊孔而後(凌空)爆炸的功能。因此,雖然智能榴彈相對昂貴,但是效能拔群,所以美軍給予了其CDTE的名稱。

  ▲早先製作的高初速低平彈道智能榴彈效能演示

  此次慶祝朝鮮勞動黨八大閱兵式上,由第3軍團方隊全部、及偵察兵方隊最後兩排受閱人員握持的“主體狙擊榴/CDTE”(共336挺)的出現,也符合所有認真發展OICW類多合一武器系統國家的常理——因為綜合了動能打擊(自動步槍)和面殺傷能力(榴彈發射器)的它們,本身體積龐大不說,重量更是龐大。

  ▲XM29 OICW的Block 3狀態模型,原計劃是實現空槍5.4千克,滿彈6.81千克,實際數據是6.8千克/8.17千克,而XM25的滿彈全重則是6.8千克

  例如向來極其重視輕武器減重的我軍,其QTS-11武器系統就經歷了“榴彈系統管退半自動射擊+彈匣供彈”,“榴彈系統栓動非自動射擊+彈匣供彈”,到“榴彈系統栓動非自動射擊+無供彈具(手動往拋殼窗里塞)”的“做減法”過程,仍只能勉強將全重控制在5千克水平。

  ▲原試驗/試裝部隊裝備的一批QTS-11

  在現階段技術條件下,開發獨立的、專門的榴彈發射武器,在體積與重量控制上更為現實。

  仍有空間的“做減法”:“主體CDTE”性能猜測

  因為朝鮮武器裝備高度保密,此前在閱兵式上出現的步槍、榴彈多合一武器具體型號並不為外界所知,所以姑且按照其最初出現時的名稱,叫做“主體OICW”。此次受閱的第1軍團方隊,則將這種之前缺席閱兵式的OICW再次端了出來。

  ▲此次閱兵式上再次出現的“主體OICW”

  ▲此前閱兵時“主體OICW”的清晰圖片

  從機匣形制、彈匣與握把尺寸比例來看,此次出現的“主體狙擊榴/CDTE”更接近於美國在XM29 OICW上拆分出榴彈子系統,成為XM25 CDTE的方法,所以下文也將稱之為“主體CDTE”。

  比如,頗有標誌性的朝鮮高初速低平彈道榴彈彈匣特徵——2條加強棱,以及機匣上對應的兩條棱,防止彈匣安裝到武器上後發生不必要的位移,確保供彈具可靠工作。因此“主體OICW”和“主體CDTE”所用的榴彈彈藥,很可能是相同型號的。

  ▲其上方“炮閂”手柄位置,也是高度相似

  當然,因為這是專門的榴彈發射器,沒必要在下面綁定個動能武器部分(此處是朝鮮的88式5.45毫米自動步槍),所以本次閱兵式上出現的“主體CDTE”,是一支相對細瘦的武器,看着也較為協調——所有OICW類武器都顯得鬼畜膨大。

  ▲與受閱官兵的體型對比,看起來就是個彈匣較大的無托武器,其護木部分看上去較為纖瘦

  從膛口來看,“主體CDTE”在膛口部分安裝了一個形狀與內部構造較為複雜的雙室制退器。尋常探討後坐力,一般都是在探討槍彈在武器中發射時產生後坐力大小。榴彈雖然速度比槍彈慢的多,但本身就是個小炮彈,重量大很多,加上狙擊榴/CDTE是要抵肩射擊的,所以反後坐手段必須到位。

  ▲複習一下陳年舊暴論

  ▲第3軍團受閱部隊進場時,能看到比較清晰的制退器結構

  “主體OICW”不使用這種制退器很正常,畢竟武器重量本身,也能消耗掉部分後坐力,而去掉步槍部分的“主體CDTE”大約會比“主體OICW”輕3千克。除此之外,“主體CDTE”武器系統具有鮮明的栓動武器特徵,自動武器的自動機動作可以消耗掉部分後坐力,而手動武器的後坐力並無這一消耗過程。因此在獨立的“主體CDTE”上,就需要加上高效的制退器以降低後坐力、提升人機工效。

  ▲“主體CDTE”火控系統外形,與“主體OICW”火控系統明顯不同

  比較有意思的是,半島上的此類武器,其瞄準設備體積往往異乎尋常的巨大,在XM29 OICW和XM25 CDTE上,美國人稱這種部件為TA/FC模塊(Target Aquisition/Fire Control),即目標獲取/火力控制模塊。其體積龐大是因為功能繁多,有多個鏡頭/光學通道,要具備測距、裝訂諸元、指令榴彈,乃至晝夜觀察等功能。而控制瞄準部件的體積,不僅僅是設計製造方整合經驗與能力的體現,更是影響到實際運用的現實需求——如此巨大的瞄準設備,對具體射手攜行與操作都極不友好。

  ▲南朝鮮K11就不僅僅是TA/FC模塊體積龐大的問題了,扳機拉度也非常驚人,怕是得選出“長臂猿”射手才能正常據槍了

  而從“主體OICW”發展到“主體CDTE”,這兩種很可能通用榴彈彈藥的武器,在火控模塊外形卻有了明顯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還不得而知。除此之外“主體CDTE”還有着相當厚重的(橡膠製)抵肩襯墊。由於彈丸沉重,榴彈發射器普遍後坐力很大,而高初速低平彈道榴彈的後坐力則更強。雖說橡膠抵肩襯墊能吸收不少後坐力,但實心襯墊並非最高效的結構,在國產大後坐力抵肩武器上,往往使用多孔襯墊。跟很多運動鞋鞋底設計類似,這種設計在承受武器發射所產生的後坐力時,可以排出空氣,產生更大形變以吸收後坐力。

  ▲厚重的實心襯墊

  ▲PL-130拋纜槍上,就有多孔橡膠襯墊

  ▲W03狙擊步槍上也有多孔襯墊

  ▲QTS-11和QLU-131更是如此了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大概推斷:朝鮮在試用了“主體OICW”後,嘗試將其中高初速低平彈道榴彈發射器子系統拆分出來,使之成為獨立的CDTE/狙擊榴武器。

  所用彈藥:與“主體OICW”武器系統榴彈部分相同,可能是俄制30×29mmB榴彈的高速版本,彈匣容量應該是5發——因為朝鮮人民軍裝備有蘇制AGS-17榴彈發射器,這也符合其使用盒式彈匣,由托彈簧簧力從下往上供彈的特徵;

  ▲30×29mmB榴彈

  國內的研究表明,在槍械上司空見慣的、由托彈簧簧力向上供彈的盒式彈匣,其應用上限正是30mm級別彈藥。如果彈藥再大,就可能出現托彈簧過強、強到射手裝填十分困難,或者托彈簧不夠強,供彈時頂不上來的情況。

  所以,我軍使用35×32mmSR榴彈的榴彈發射器,由於它們都是半自動或全自動武器,對武器供彈具可靠性要求很高,所以要麼是彈鏈供彈(04式、新型“山地榴”),要麼是相對複雜的渦鼓供彈(87式、“狙擊榴”)。

  武器長度:因為採用了無托結構,“主體CDTE”在擁有較長身管長度的同時,總體長度較短,在混合武器方隊中與上了消音器的短突擊步槍長度相若,應為1000-1100毫米級別。

  ▲朝鮮的88式短步槍長度,可以參考AKS-74U,其長度為730毫米,加消音器長度為1000毫米左右,“主體CDTE”長度營與之相若或略長

  武器重量:參考我軍QLU-131狙擊榴彈發射器的重量——9千克,雖然“主體CDTE”一來是栓動武器,二來彈藥較小,有利於減重;但其龐大的火控系統仍有些減分,內部應用的減重手段也未知,所以保守估計其重量應為9-10千克級;

  要猜測“主體CDTE”的射程,就有些難了。眾所周知,除非出口過,否則朝鮮武器裝備的具體性能,始終處於高度保密之中——而有無外觀上可見的膛口線圈,並不能作為“主體OICW/CDTE”是否具備運用智能空炸引信榴彈能力的標準。

  ▲當年XM29 OICW的宣傳視頻,裝訂引信的線圈在靠近彈膛處

  因此,姑且作保守推斷,有效射程為500米以上。這是高初速低平彈道榴彈從配套武器系統發射時,實現點目標打擊能力的門檻界限。此時,即使只用常規碰炸引信榴彈,500米的有效射程也足以與人民軍的88式步槍(有效射程為400米)協同,實現“無重火力支援的輕步兵部隊即可拔除敵方工事”的目標。

  ▲混編多種武器受閱的人民軍偵察兵方隊(最後兩排手持“主體CDTE”的未進入畫面),既是對新裝備的展示,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們的技戰術發展方向

  貨比三家:CDTE類武器的生存之道

  “主體CDTE”武器系統,不由得讓人想起美國的XM25 CDTE。源自XM29 OICW的美國CDTE可謂起了個大早:

  2005年4月,XM25首具原型發射器交付美軍進行測試;

  2005年9月,美軍開始在訓練場上試驗XM25;

  2010年11月,美軍試裝備XM25,並在阿富汗戰場進行實戰測試;

  2010年12月3日,美軍授予XM25以初期合同;

  2012年9月12日,XM25進入工程與製造發展合同階段(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2013年2月2日,發生雙重進彈事故,引燃底火與發射藥導致射手輕傷,XM25從阿富汗一線撤裝,轉由阿伯丁試驗場繼續進行試驗,廠家作130項改進,即便如此美國防部仍然計劃以6900萬美元購買1400具XM25系統,美國陸軍仍然計劃全軍裝備10876具XM25,每個班2具,每個特種作戰小隊1具;

  2013年6月,XM25預算被砍;

  2016年8月,美國防部開始考慮最終列裝或下馬XM25;

  2017年4月,美國陸軍取消XM25合同;

  2018年7月,美國陸軍正式下馬XM25。

  ▲2018年“臨死前”的XM25 CDTE,有個更小更流線型的火控模塊

  就實戰測試的表現來說,XM25 CDTE贏得了美軍一線實戰測試部隊的喜愛,因為其可以快速準確地消滅掩體後的伏擊人員,並給予了其“懲罰者”(Punisher)的暱稱。而根據美國軍網(military.com)2016年9月9日報道,美陸軍高層也非常看好其對步兵部隊堪稱革命性的戰鬥力提升,反對國防部削減其預算。

  ▲然而自21世紀以來,美軍因種種原因沒能實現“世界第一”的高大上裝備項目,XM25 CDTE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圖為最終下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戰車”EFV

  我國QLU-131最終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廣泛列裝的狙擊榴彈發射器,是多種因素綜合之下促成的。既有我軍擁有深厚而強大的步兵傳統,又有那些不得不高度依賴輕裝部隊的預設戰場因素,還有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水平長期不佳的客觀條件限制。但是歸根到底,對比美國提出更早、製造更早、測試更早,也同樣更早夭折的同類武器系統XM109 AMPR,QLU-131的設計本身更加優秀。

  ▲QLU-131不僅廣泛裝備我軍,其使用北約系40×53mmSR高速榴彈的外貿版也賣出去了,圖為沙特軍隊使用的LG-5

  XM109 AMPR早在20世紀末就造出了原型發射器;2002年其效能研究開始鋪開;2004年至少有10具原型XM109進行測試……但始終有個問題如同烏雲蓋頂:後坐力實在太大,美軍都無法接受,因此2004年後的開發工作就是圍繞降低後坐力,直到最後再無消息。

  XM109本身的設計意圖非常“碉堡”,其25×59mmB是高初速低平彈道榴彈里裝藥量很大的版本,有效射程高達令人咋舌的2000米;同時由於XM109的設計方想實現該發射器的下機匣與M82/M107大口徑狙擊步槍通用,通過改換上機匣即可更換彈種的目的,使其重量高達15.1千克,這似乎使得XM109具備承受大後坐力的基礎。

  ▲XM109的重量和後坐力都堪稱巨大,注意護木前端2個醒目的槍管復位簧

  但是XM109的25×59mmB彈藥的彈頭實在太重了,而同時發射藥量又相對太少(這是對比。50 BMG的彈頭重與發射藥量來說),導致在M82/M107上擔當反後坐效能主力的膛口裝置,在XM109上效能非常差,而其後坐力也達到M82/M107的1.67倍之多。

  QLU-131的外觀極為簡約,好像就是“三段管而已”:比較細的槍託管+比較粗的機匣管+比較細的身管。QLU-131的成功,仰仗的是設計人員的才華匠心與勤奮努力——拉動其稍顯沉重的拉機柄,從上方觀察其動作,就能看到從膛口到肩托,可活動部件數量繁多,又環環相扣,全部圍繞着降低後坐力的核心目標。

  ▲身着全套新型被服裝具的戰士身背QLU-131

  如果拆分開來分析,其中每一個環節,似乎都並非“不傳之秘”,但是當專精於榴彈發射器研發製造的湖南所(QLU-131和我軍絕大多數榴彈發射器的“娘家”)堅持深耕這一領域時,最終成就同類武器中發射最大彈丸、打出最高初速的狙擊榴,也是自然之理。

  ▲軍迷們津津樂道的名場面:“對狙嗎?我口徑35毫米”

  高初速低平彈道榴彈武器,依然是輕武器領域中的新概念裝備。美軍的XM109 AMPR死於經典的美式“貪大求全、好高騖遠”,而XM25 CDTE死於無可奈何的預算削減;我軍QLU-131的高度成功,乃至朝鮮從“主體OICW”到“主體CDTE”的穩步推進;它們都指向了顛撲不破的那個道理:

  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想要踏上“理想效能”的光明前途,就必須學會如何走過研發過程中的曲折道路。

  ▲相比更受關注的新型導彈、火箭炮等重裝備,朝鮮在輕武器領域的新成就也同樣值得幀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復盤:伊朗對美報復行動中的電子戰運用
2019: 90年代空軍高層曾想讓殲10工程下馬 全
2019: 西方媒體稱找到嫦娥4號“造假”證據 美
2018: 台灣軍隊的伙食究竟如何?每餐18道菜
2018: 中國核彈僅美俄零頭如何抗衡 二代導彈
2017: “墨子號”交付使用了,這顆衛星到底有
2017: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背後飄蕩的恐怖主義幽
2016: 俄羅斯這一個動作 讓所有給老毛子舔78
2016: 20年內,最好別去真的統一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