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200枚导弹小意思! 当年元首发射上万枚 |
送交者: 一剑破天 2024年10月06日19:12:25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中东当地时间10月1日夜间,伊朗革命卫队发动“真实承诺2”行动,向以色列境内的多个目标发射了约200枚弹道导弹,相当数量的导弹突破以军反导系统的拦截,命中目标区域。时隔多日,关于此次导弹攻击的效果以及以军反导作战的效率,依然众说纷纭。不过,作为反导作战的最新战例,相信此次行动将被各方深入研究和讨论。 ■在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攻击中,坠落在地面的伊朗导弹残骸。 反导作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高端作战形式,往往与“爱国者”“萨德”“标准-3/6”“宙斯盾”等一系列高大上的先进装备联系起来。然而,反导作战并非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产物,自二战时期导弹武器问世以来就已经应运而生,至今已有80年历史。战争史上最早的大规模导弹攻击是由纳粹德国在1944年夏季发动的,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V-1导弹,而作为被攻击方,英国则组织实施了最初的反导作战。那么,英军通过何种手段抵御德军导弹的突袭?其防御效果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回顾一番…… 复仇兵器第一号 在纳粹德国“复仇兵器”中排行第一的V-1导弹,其技术原型是德国人保罗·施密特发明的脉冲喷气式发动机与柏林阿尔戈斯公司开发的无线遥控靶机的组合,最终在费泽勒公司工程师罗伯特·卢瑟手中变成一款真正的“飞行炸弹”。然而,这一创意最初并未受到德国空军的青睐,只是为了与德国陆军支持发展的A-4火箭(即V-2导弹)进行竞争,才在1942年6月被批准上马,赋予Fi-103的装备代号,隐蔽代号为“樱桃核”和FZG-76.FZG即高炮靶机,以此掩盖其真实用途。 ■Fi-103飞行炸弹结构剖视图,后来被称为V-1导弹,意为“复仇兵器1号”。 首发Fi-103原型弹于1942年8月完成,并在同年底先后进行了地面弹射试验和空中发射试验。1943年5月,经过一个特别委员会评估后,Fi-103飞行炸弹和A-4火箭被同时批准量产装备。希特勒希望在1943年底将其用于对英国的袭击,以报复盟军对德国城市的战略轰炸,但直到1944年夏季这一行动才得以实施。基于其使命,Fi-103获得了“复仇兵器1号”的名头,这一称号由《帝国周刊》记者汉斯·施瓦尔茨·范·伯克尔在得到希特勒的准许后首先使用,最终以V-1之名广为人知。 ■今日陈列在法国巴黎陆军博物馆内的V-1导弹实物。 V-1后来被视为现代巡航导弹的鼻祖,但实际上与真正的精确制导武器相差甚远,更近似于自杀式无人机,这也是盟军对这种武器的初步判断。V-1导弹全重2150千克,纺锤形弹体由薄钢板制成,方形主翼为胶合板材质,弹尾上方安装一台阿尔戈斯As109-014型脉冲喷气式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达640千米/小时,与当时最快的螺旋桨战斗机旗鼓相当,最大射程250千米,因此需要将阵地设置在法国北部海岸才能覆盖伦敦。V-1的战斗部装有850千克烈性炸药,3种不同的引信确保可靠起爆。 ■被置于发射导轨上的V-1导弹,利用火箭助推器弹射起飞。 V-1采用陀螺仪稳定的惯性制导和自动驾驶仪,按照预定方向和高度飞行,通过弹内计程仪计算航程,在抵达预定距离后通过爆炸装置锁死控制舵面,使导弹以大角度向地面俯冲,完成攻击。但是,V-1的导航精度很差,偏离目标5~10千米属于正常,不具备精确打击能力,只能用于大面积概略攻击。V-1的预定巡航高度在2800米,但由于油压调节器的缺陷下调为1400米,而在实战中多在600~900米低空飞行,因此落入轻型高射炮的杀伤范围。尽管德国人深知V-1相比V-2更容易遭到拦截,但却抵不住其最大优势的诱惑,那就是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其造价为5090马克,是V-2导弹的4%,单位工时仅为350小时,这使其产量高达30000枚,从而可以大量使用,形成规模效应。 ■德军士兵将V-1导弹置于推车上,将其移动到发射台。 1943年4月,德国空军组建了由马克斯·瓦赫特尔上校领导的导弹试验部队,后来赋予第155(W)高炮团的番号。1943年11月由埃里希·海涅曼上将指挥的第65特种军组建,统筹V-1导弹的作战行动。在法国加莱-诺曼底海岸修建导弹发射场和仓储设施的工程也在1943年陆续展开,但受到种种因素影响,第155高炮团直到1944年6月才做好实战准备,于6月12日至13日夜间向英国发射了首批10枚V-1导弹,其中4枚升空不久即坠毁,2枚落入英吉利海峡,3枚坠落在田野中,仅有1枚飞抵伦敦,在贝思纳尔格林爆炸,造成6人死亡,30人受伤。这次不成功的首秀暴露了V-1低劣的可靠性,但也揭开了史上首次大规模导弹袭击的序幕。 ■在伦敦贝思纳尔格林的建筑上嵌有一块铭牌,注明1944年6月13日第一枚V-1坠落在此。 攻防兼顾御敌策 早在战争初期,英国情报机关就已获悉德国远程火箭项目的蛛丝马迹,但V-1的存在被隐藏在V-2项目的背后并未被盟军察觉,直到1943年8月一枚试验弹坠落在丹麦博恩霍姆岛,当地抵抗组织冒死拍摄了残骸照片,才让英国人知晓这种新式武器。之后通过广布占领区的眼线和大量航空侦察,英国人发现了更多的证据,包括正在法国海岸兴建的发射阵地,并敏锐地判断出这种武器的潜在威胁,盟军高层尤其担忧德国人用其干扰预定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的准备工作。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亲自指示下,英国军方会同美军共商对策,从攻防两个方面着手,力争消弭德军新式武器的危险。 ■V-1导弹利用陆基发射台架进行射击的电脑模拟图。 在进攻方面,盟军于1943年8月开始实施“十字弓”行动,调动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美国陆航第8、9航空队以及第2战术航空队的各式作战飞机,包括重型/中型轰炸机和战斗机,对德国导弹武器项目的相关设施发动持续空袭,加以彻底破坏,法国北部已经发现的导弹发射场、永备式发射堡垒、导弹仓储设施以及交通运输线都被列入打击目标清单。由于德国人在修建导弹发射场时雇佣法国工人参与建造,保密和伪装措施也极不到位,导致首批96个发射场全部暴露,并从1943年12月5日起遭到盟军飞机有计划的扫荡,至1944年5月,第155高炮团报告,已有24个发射场被彻底摧毁,58个被严重损坏。德军修建的4个永备式发射堡垒也受到猛烈空袭,为了摧毁这些异常坚固的工事,英国皇家空军投掷了10吨“大满贯”炸弹和5吨“高脚柜”炸弹,造成了可观的破坏效果。 ■“十字弓”行动对法国北部海岸德军导弹设施的空袭范围。 “十字弓”行动从1943年8月持续到1945年3月,在最高潮阶段占用了盟军重型轰炸机力量的14%,中型轰炸机力量的15%和战术侦察力量的40%!在作战期间,盟军出动各式战机68913架次,投弹122133吨,期间至少450架飞机被德军击落,约2900名机组成员牺牲。不过,针对V-1设施的轰炸任务占“十字弓”行动总任务的比例并不高,虽然首批发射场多数受损,但德国人很快就修建了第二批发射场,而且完全由德国人承建,并严加警戒,从而避免遭受空袭。相比之下,盟国轰炸机对德国航空工业的战略轰炸对V-1备战影响更大,迫使德国人将生产线疏散,并最终转移到图林根州的地下工厂内,以躲避盟军轰炸。尽管如此,普遍认为“十字弓”行动使德军对英国的导弹攻击行动推迟了六个月。 ■在图林根州地下中央工厂的坑道内存放的V-1导弹,摄于战争结束后。 在主动出击的同时,盟军也制定了代号“俯冲者”的防御计划,责成皇家空军防空司令部(原战斗机司令部)和高炮司令部调集各路防空力量,构建抵挡德国远程火箭攻击的防御体系,主要由防空部队司令罗德里克·希尔中将和高炮部队司令弗雷德里克·派尔准将负责,前者麾下有11个战斗机中队(9个昼间中队和2个夜间中队),后来扩充到23个中队(15个昼间中队和8个夜间中队),后者有权指挥隶属皇家炮兵和皇家空军地面部队的各型高射炮、探照灯和防空气球。 ■二战时期英国皇家炮兵第99重型高炮团的炮兵们在操练QF 3.7英寸重型高射炮。 “俯冲者”计划在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南部地区设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从英吉利海峡延伸到内陆的空中截击带,由“暴风”、“喷火”、“野马”、“蚊”式等各型战斗机实施空中拦截;第二道是从泰晤士河口北岸,横穿肯特郡,直至莱瑟黑德的高炮防御带,部署了200余门轻重高射炮,掩护伦敦东面和南面;第三道是伦敦东郊的气球阻塞带,由480个防空气球守卫。 ■二战时期漂浮于伦敦城上空的防空气球,利用气球之间悬吊的金属线缆拦截低空飞行目标。 “俯冲者”计划的最初目标是防御德军使用远程火箭打击“霸王”行动登陆船队的出发港口,但是直到6月6日盟军登陆诺曼底,也未见到德军火箭来袭,派尔准将在两天后收到来自总参谋部的讯息,称“德军飞行炸弹的威胁已经完全消失,‘俯冲者’行动或无需启动”。然而,仅仅五天后,第一枚V-1就在伦敦市区炸响,英军判断这是一次试射。6月15日至16日夜间,第155高炮团火力全开,发射了244枚V-1.其中73枚落入大伦敦范围内,四年前不列颠之战的恐怖梦魇重回伦敦人心头,“俯冲者”计划随即全面实施! 高炮昂首射飞贼 在战争史上首次反导作战开始阶段,英国人手中的高射炮并不是合适的防御武器,战斗效能差强人意。当时英军主力重型高炮是QF 3.7英寸(94毫米)高射炮,有机动式和固定式两种形式,拥有360度射界,最大仰角80度,最大射高9000~13700米,射速为10~20发/分。此外,英军还大量装备了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旋转仰俯都很灵活,射速可达120~140发/分,是二战时公认的最优秀的中近程防空武器,但能否应对导弹攻击当时还是个疑问。 ■1944年7月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海岸的QF 3.7英寸高射炮,置于由铁轨和枕木搭建的射击平台上。 QF 3.7英寸高射炮比较适合攻击中高空飞行的大中型飞机,可是V-1导弹与过去数年间入侵英格兰天空的德军轰炸机完全不同,体型小,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机动型QF 3.7英寸高射炮的旋转和仰俯速度很难捕捉到射击机会。固定在水泥基座上的高射炮旋转速度略快,但也不可能耗费大量资源到处修建高射炮台,于是皇家工程兵紧急设计了一款利用枕木和铁轨构建的临时高炮平台,便于根据威胁程度的变化灵活转移高炮部署位置。40毫米高射炮的有效杀伤范围恰好覆盖V-1常用的飞行高度,而且射速更快,更容易组成拦截弹幕,然而在作战初期,40毫米高射炮面对高速掠过的V-1同样相当吃力。据统计,在防御战斗的第一周高炮对V-1的拦截成功率仅为17%,平均发射2500枚炮弹才能击落1枚V-1.此外,高炮与战斗机的协同也存在问题,两者的作战区域多有重叠,误击事件时有发生。 ■1944年8月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海岸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群。 在火炮性能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堆砌火炮数量,提高火力密度,增加拦截成功率。从1944年6月开始,高炮司令部从英格兰中部以及南部港口抽调大量高射炮重新部署在V-1袭击伦敦的主要飞行路径上,同时为了更早展开拦截,高炮防御带的位置也从内陆向海岸转移,后来又根据V-1入射方向的改变调整到泰晤士河口地区以及林肯郡和约克郡海岸。到6月28日,已有376门重型高炮和576门轻型高炮被部署在英格兰南部和东南海岸上,另有560门轻重高射炮在伦敦周边进行保护。同时,部署在伦敦附近的防空气球数量也急速增加,到6月22日已从480个增加到1400个,到战役后期更达到1750个。 ■1944年6月30日,英国首先丘吉尔和女儿玛丽在高炮部队司令派尔准将(左)陪同下,观看高炮部队拦截V-1导弹。 英军高炮在反导作战中的尴尬状态很快就得到了扭转,原因在于大洋彼岸的美国盟友送来两项技术革新,犹如及时雨大幅提升了高炮的作战效能。一项就是当时被列为高度机密的VT引信,即无线电近炸引信,通过弹头内部的电子元件感知目标距离并控制引爆,从而提升杀伤概率。美国方面非常担心VT引信的秘密被轴心国获悉,构成对己方飞机的威胁,对其使用格外小心。不过英国基本在本土防空,泄密风险较小。另一项就是由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开发的雷达防空火控系统,依靠SCR-548等雷达设备以及模拟计算机技术,可以迅速解算高速飞行目标的射击诸元,为VT引信炮弹发挥最大效能提供准确指引。 ■美军装备的SCR-548火控雷达车,英军高炮部队在获得此项装备后防空效率大幅提高。 英军高炮司令部可谓如获至宝,迅速将新技术装备在前沿部队全面铺开,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8月23日,高炮对V-1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已飙升至60%,到月底更达74%,而单日最高拦截率达到82%,耗弹量也从2500发/枚降低到100发/枚。截至1944年9月,德军对英国本土的第一阶段导弹袭击结束时,盟军高炮部队已经累计击落1878枚V-1.到战争结束这一数字进一步提升至1971枚。英军高炮部队司令派尔将军于1946年在《泰晤士报》撰文称:“美国科学家向我们提供了解决飞行炸弹的最终答案。” 战鹰振翅断疾矢 在英军抗击V-1导弹的过程中,战斗机始终都是最有效的拦截手段,相比只能原地待命的高射炮,战斗机的高速机动性和飞行员的锐利目光更适于追逐V-1这种移动目标。即使不借助雷达,英军飞行员也能在夜间轻松发现V-1.因为V-1的发动机噪音之大可以在16千米距离上被感知,而喷出的尾焰火光也能从远处被辨认出来,反倒是昼间要从大地背景中分辨出涂有迷彩的V-1导弹有些费劲,有时需要地面瞭望哨的协助和引导。 ■一幅描绘V-1导弹飞越英吉利海峡多佛海岸白崖是的艺术画,背景中可见一架迅速逼近的“流星”战斗机。 不过,要击落V-1对于盟军战斗机飞行员而言也非易事,同样充满风险,因为V-1有别于常规空战目标。在面对有人驾驶战斗机时,只要击中飞行员本身或发动机、燃料箱等要害部位,基本就能摧毁目标。相比之下,V-1没有驾驶员,其脉冲式喷气发动机的抗打击能力也强于活塞发动机,流线型钢制弹体具有天然的避弹外形,也比飞机机体更坚固,英军战斗机常用的7.7毫米机枪常常被弹开,威力不足,加之体型较飞机更小,不易瞄准,需要用12.7毫米机枪乃至20毫米机炮在近距离精确命中,才能有效摧毁。不过,攻击者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被V-1战斗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波及,造成同归于尽的结局。此外,V-1的飞行速度在550~640千米/小时之间,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这就要求盟军战斗机具备足够的低空速度和灵活的低空机动性,也相当考验飞行员的操纵技巧和射击技术。 ■英军战斗机飞行员们在研究V-1导弹的特点,摸索合适的拦截战术。 当时盟军不少战斗机都能达到600千米/小时以上的高速,但多在中高空才能发挥出高速性能,在低空反而追不上V-1.综合比较,英国皇家空军最适合执行反导任务的机型是刚刚列装的“暴风”V战斗机,由“台风”战斗机改进而来,中低空飞行性能优良,海平面最大飞行速度为630千米/小时,装备4门20毫米航炮,机动火力速度都足以克制V-1.对于夜间来袭的V-1主要由被誉为“木头奇迹”的“蚊”式夜间战斗机应对,其不俗的机动能力和强悍的火力正是V-1的克星。英军还对“喷火”战斗机进行改进,推出装备2000马力发动机的“喷火”XIV战斗机,时速超过650千米,还拆除部分设备和装甲,减轻重量,提升速度,以胜任反导任务。美制P-47和P-51战斗机也被用于拦截V1.但需要从高空俯冲获得追击导弹的速度。英国人手里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时速达970千米的“流星”喷气战斗机,为了保密该机只用于本土防空。 ■描绘霍克“暴风”战斗机拦截V-1导弹的航空艺术画。 英军战斗机首次击落V-1发生在1944年5月8日至9日夜间,1架执行夜航任务的“暴风”战斗机在法国勒阿弗尔海岸附近击落了1个“带有明亮尾焰”的目标,事后判明是德军训练发射的测试弹。1944年6月中旬,英军战斗机部队开始组织针对性的拦截作战,由于对导弹特性不熟悉,缺乏合适的战术,常常以失败告终,在最初六周内有37架飞机受损,5架坠毁。英军总结教训,研究战术,改进装备,比如将“暴风”战斗机的航炮弹道交汇点设置在机首前方270米处,从既保证了射击精度,又避免被导弹爆炸殃及,使得拦截成功率逐步提升。 ■英国皇家空军第3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们在一架“暴风”战斗机尾部研究飞行计划,该中队是击落V-1最多的中队。 除了常规战术外,英美飞行员也会采取非主流战术攻击V-1.比如高速掠过产生尾流吹翻导弹,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出名的翼尖战术。盟军战斗机保持与导弹相近的速度靠近目标,将一侧翼尖缓缓滑入导弹主翼翼尖下方约15厘米处,然后做出滚转动作,以翼尖挑动导弹主翼,使其弹体发生陀螺仪无法纠正的大幅偏转,导致导弹失控坠毁。这一如同空中杂耍的战术最初是由美国陆航第356战斗机中队的特纳少校驾驶P-51在6月18日创造的,被不少飞行员仿效,并作为彰显飞行员高超技巧和非凡勇气的极佳素材受到广泛宣传,据统计不少于16枚V-1被翼尖挑落。 ■这张流传甚广的照片表现了拦截V-1的经典一幕,一架“喷火”战斗机准备挑落一枚V-1导弹。 截止1944年7月中旬,英军确认击落了1241枚V-1导弹,其中战斗机包揽了924枚,261枚属于高炮的战果,55枚被防空气球拦截。到9月间,战斗机的截击战绩已增至1954枚,到战争结束时进一步提升至2250枚。按照机型计算,“暴风”的击落数字最高,达到852枚,“蚊”式其次,为587枚,“喷火”XIV居第三,为377枚,“野马”击落了247枚,而备受瞩目的“流星”由于数量较少,机炮时常卡壳,仅取得了13枚战果。按照中队计算,战绩最高的是第3中队,击落257枚,第486中队居于次席,为211枚,这两个中队均装备“暴风”战斗机。个人战绩最高的是第501中队的约瑟夫·贝里少校,驾驶“暴风”斩获了59.5枚V-1.是当之无愧的“飞弹杀手”。在与V-1的战斗中,有72名飞行员牺牲,他们多数死于导弹殉爆或友军误击。 ■第501中队的约瑟夫·贝里少校因为击落了59.5枚V-1.成为头号飞弹杀手,于1944年10月2日阵亡。 结语 1944年9月,随着盟军冲出诺曼底桥头堡,向东推进,第155高炮团被迫撤出阵地,位于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境内的发射场也陆续被盟军占领,伦敦最终摆脱了陆基发射V1的威胁,但德国空军依然使用He 111轰炸机从空中发射V1袭扰英伦,但攻击频率和精度都大幅下降。1945年3月29日,最后一枚射向伦敦的V1留下了绝响,标志着长达9个半月的英伦反导战役落下帷幕。据统计,德国空军累计向英国发射了10492枚V-1导弹,其中2419枚落入伦敦城区,造成6184人死亡,17981人受伤,有4261枚V-1被英军防空部队拦截,约占总数的40.6%。虽然,80年前的导弹技术和防空反导战术与今日相去甚远,但是导弹突袭和防空反导之间的较量在本质上从未改变,始终是技术之争和资源之争,谁占据了技术制高点,谁的资源实力更雄厚,谁就更有可能赢得胜利! ■一枚坠落在英国乡间田野的V-1导弹残骸,史上首次导弹与防空系统的对决,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3: | 会无好会习近平万不可被王毅牵着鼻子走 | |
2023: | 批判武训传 | |
2022: | 你的感觉很对但你的理性很差 | |
2021: | 【长津湖战役 - 全歼 北极熊团 纪实】 | |
2021: | 【反毛污华反出起码的小学水平来!】 | |
2020: | 穿补住院里有阶级斗争,里边至少有八条 | |
2020: | 印空军参谋长:做好空袭中国准备!央视 | |
2019: | 东风17出现推翻此前各种战争推演 | |
2019: | 东方时事解读:解放军“战术打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