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菲律賓出售F-16C/D Block 70/72戰鬥機,總價值約55.8億美元。在中菲關係因菲律賓方面頻繁在南海進行挑釁而緊張之際,這筆軍火交易也備受關注和引發聯想。特別是美國國務院在軍售批准當天(1日)還發聲明表示,菲律賓“一直是東南亞政治穩定、和平與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這項軍售將增進菲律賓這個戰略夥伴的安保。這些戰機將加強菲律賓空軍進行海域態勢感知作業和“遏制敵方空防”的能力。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日回應稱,菲律賓同其他國家開展的任何防務安全合作,都不應該針對第三方或者損害第三方利益,更不能威脅地區和平與安全、加劇地區緊張。“當前究竟是誰在拱火澆油,是誰在挑動軍事對抗,是誰在把亞洲變成‘火藥桶’,相信地區國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對於F-16C/D Block70/72的性能,直新聞上周有專門文章(閱讀鏈接:《當台當局這個“大冤種”,遇上“六代皆空”的洛·馬……》)進行分析,在此不作過多贅述,但總歸一句話,四代機還是四代機,菲律賓不要在這方面有太多幻想。而這次我們就來談談這筆軍售的金額問題。
根據美方公布的合同金額,20架F-16共55.8億美元,相當於每架2.79億美元,這對於一架四代戰機(姑且算它四代半)來說,無疑是天價。那麼再仔細看看這筆交易,根據外媒報道,出售給菲律賓的包括16架F-16C單座型和4架F-16D雙座型,以及相關配套裝備,包括24具發動機、22組AN/APG-83雷達、機上無線電與各式感測器。武器部分則包括22門20毫米M61A1“火神”機炮、112枚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40枚AIM-9X近距格鬥導彈、32枚用於空中訓練的CATM訓練彈、36枚GBU-39小直徑炸彈,各60枚MK-82、MK-84通用炸彈,以及“增強型寶石路2”精確制導套件、“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尾翼套件、引信系統和其他軍械支援設備。配套設備還包括12套AN/AAQ-33“狙擊手”先進瞄準吊艙、AN/ALQ-254“毒蛇盾”電子戰系統、箔條和紅外干擾彈系統、加密設備以及訓練和模擬等輔助設備。巴林空軍裝備的F-16 Block 70戰機(資料圖)這是菲律賓空軍2005年淘汰最後一批美制F-5戰鬥機之後,再次成建制裝備美制戰機,也是菲空軍自2015年起,12架韓國製造的F/A-50戰機交付後,即將裝備的第二款現役固定翼戰機。即便考慮到為裝備這20架F-16,需要同時購入大量武器及配套裝備,但為一架國際市場上單價數千萬美元的戰機搭配銷售差不多兩億美元的武器和配件,那也稱得上非常離譜。有分析認為,相較於五代機F-35現有的過千架訂單,可以大幅度攤薄製造成本,而即使加入了菲律賓新獲批購買的20架,整個F-16C/D Block70/72生產線的訂單量也不超過200架,這也使得其製造成本與F-35相差無幾甚至更高。這顯示,洛·馬正在將F-16定位為賺取巨額利潤的精品,這與它以往身為經濟實惠空中主力的角色有所轉變。不過,筆者上周曾在文章中提到,川普政府已經將美空軍六代機項目F-47打包給波音公司,甚至海軍六代機項目F/A-XX也已經排除了洛·馬公司,這就使得F-16的生產線延續對於洛·馬的長遠發展具有一定正面影響。雖然不清楚川普政府最新批准對菲律賓出售這20架F-16,是否出於對洛·馬公司的補償心理,但客觀上確實幫助洛·馬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訂單。(有興趣可參閱前文:《當台當局這個“大冤種”,遇上“六代皆空”的洛·馬……》)洛·馬公司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的F-16生產線(資料圖)不過,這筆買賣是否就已經板上釘釘了呢?不一定。依據法新社引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軍售協議只有在買方簽署和發出採購通知和接受信後才算完成。通俗來說就是,只要菲律賓一天不在軍購協議上簽字畫押,這筆買賣就還不算定下來。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說法,早在阿基諾三世於2010年至2016年任總統時,菲律賓便已公開表示有意購買F-16戰機。美國2021年曾批准向菲律賓出售12架F-16戰機,不過由於價格遠超馬尼拉當時撥出的軍購款項而作罷,當時美方的報價是24.3億美元。去年8月,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宣布,計劃採購40架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參與競逐的除了美制F-16 Block 70/72戰機,還有瑞典薩博集團的“鷹獅”E/F戰機,以及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KF-21戰機。但如今20架F-16不僅數量上未達到採購需要,近56億美元的採購金額會否擠占剩餘20架戰機的費用,都是菲律賓方面接下來要仔細評估的。菲律賓空軍目前的主力戰機F/A-50戰力有限,而且今年3月墜毀一架。(資料圖)不過在當前背景下,菲律賓大概率還是會對這筆軍購摁下確認鍵。這不僅是菲方大力推進國防現代化的需要,更是美菲合力攪局南海甚至台海的需要。
2012年,菲律賓政府提出了一個為期15年的武裝部隊現代化計劃——“地平線”計劃。該計劃分三個階段實施,目前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即“地平線3”號計劃。去年1月,菲律賓武裝部隊經過修訂的“地平線3”號計劃由總統馬科斯批准,列出了總額為35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採購清單,除了多用途戰鬥機,還計劃採購護衛艦、無人機、常規潛艇和現代化指揮系統等先進裝備。而且與之前的“地平線1”和“地平線2”不同,“地平線3”號計劃還覆蓋了菲律賓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海島礁。於是,在馬科斯政府上台後重新熱絡起來的美菲軍事聯繫,從去年開始又提升到了新階段。特別是美國借去年美菲“肩並肩”聯合軍演,在菲律賓本土部署了一套“堤豐”中導系統,並違背軍演後撤走的承諾“賴”到現在。甚至在去年12月,菲律賓軍方宣稱有意要引進“堤豐”系統,並已經利用目前仍“賴”在菲律賓的那套“堤豐”展開訓練。就在上周,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上任後首次亞太行訪問菲律賓,不僅在與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會見時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兩國還宣布雙方軍隊將在更為複雜的場景下開展聯合訓練;雙方發布雙邊國防工業合作願景聲明,促進更強大的軍事和工業夥伴關係,加強無人系統聯合生產和後勤支持;啟動雙邊網絡安全行動。赫格塞思還宣布將在菲律賓部署更先進的軍事力量,包括高性能無人水面艦艇,以及部署“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船攔截系統”(NMESIS),作為美菲“肩並肩-2025”聯合軍演的一部分。他還強調了基於相關武器的互操作性,“這些系統將使美軍與菲武裝部隊能夠攜手訓練”。NMESIS系統由雷神公司的NSM反艦導彈與奧什科什公司的無人機動發射車結合而成,最大射程達260公里,未來將升級至550公里。其隱形設計、多模式制導能力(紅外成像+射頻制導),使其成為美軍在“第一島鏈”附近的一款重要陸基反艦作戰裝備,並提升美軍在這一區域的“以陸制海”能力。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NMESIS)(資料圖)據報道,美菲“肩並肩-2025”聯合軍演將於本月21日登場,持續到5月9日,今年軍演的規模將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會有超過1.6萬名士兵參與。演習區域不僅涵蓋南海,還有呂宋島北部,演習科目包括奪島及反登陸作戰。有分析指出,美國選擇在菲律賓呂宋島部署演練NMESIS系統,意圖顯而易見——呂宋島與台灣僅隔巴士海峽,這是在為介入潛在的台海衝突做準備。事實上,馬科斯政府上台後,向美軍開放的9個本國軍事基地,其中一個就位於呂宋島北部。而菲律賓方面顯然為了抱緊美國大腿,竟然也在台灣問題上大放厥詞。對於解放軍本周在台海展開聯合演訓震懾“台獨”勢力,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1日妄言,若台海爆發衝突,菲律賓勢必會受到波及,北呂宋島司令部“不應滿足於只保護菲律賓北部”,還要準備應對所謂“台海緊急情況”。中方2日對於菲律賓方面這番言論作出嚴正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我們奉勸菲律賓有關人士不要在台灣問題上挑釁玩火。玩火者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