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美国海军实验室(NRL)首次应用一部波长为5m的连续波试验装置探测水面船只,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隔离方法,只能把收发机分置,这就是一种早期的双基地连续波雷达。
1932年,NRL已经用这种双基地雷达探测到了相距80km的飞机。同时,美国和法国还布置了双基地 的远程雷达防御网,用于探测入侵的飞机。1934年,前苏联也研制出了一种双基地连续波雷达,称为RUS-1,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入侵时,该雷达已在前 苏联的远东和高加索地区配置了45部。另外,日本的大阪大学也研制出了一种双基地连续波雷达(A型),用以探测太平洋上的盟军飞机。
但是,到了1936年时,美国海军研究所发明了双工器,提供了收发天线共用的技术途径。从此以后,单基地雷达由于结构简单,逐渐成为实用雷达的主流,而双(多)基地体制也从此受到了人们的冷落,直到五十年代才开始有所恢复。
美国在1965年投入使用的SpaSur系统就是一部多基地远程监视防御系统。1976年,美国远景研究规划局(DARPA)还提供了一个称为"圣殿"(Sanctuary)的双基地防空雷达的研制计划,到1987年时该系统已具备了初步的工作能力。
"圣殿"雷达是由美国技术服务公司(TSC)研制的一种战术双基体制系统,它使用地面相干雷达接收站与 机载发射机协同工作,担负对空监视和目标跟踪任务。1980年8月,该系统在太平洋导弹测试中心完成了试飞,探测到了100km外的目标。它主要包括防空 双基地和空地双基系统等。
目前,美国已经建成了SPASUR和MMS两个多基雷达系统。其中SPASUR是为海军研制的对空监视 和警戒系统,它有3个发射站和6个接收站,作用距离为1000~1600km,测角精度0.02°。MMS则服务于陆军,用于对大气层内目标进行高精度跟 踪和测量,其精度比单基地雷达高出好几倍,同时还能测出目标的速度和加速度。对于小尺寸目标,MMS的作用距离为500-700km,在75km高度上, 测量目标位置的精度为3m,测速精度为0.05m/s,对加速度的测量精度大约为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