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政府反手一擊:利比亞反對派向北京求饒
送交者: XWZJ 2011年09月06日13:57:5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政府反手一擊:利比亞反對派向北京求饒



  日前,有關國家向安理會制裁委提交的解凍利比亞政府在其境內被凍結資產的申請,由安理會制裁委經協商一致通過。但有媒體報道稱,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表示,中國對解凍利比亞資產進行了“阻撓”,該方曾同中方接觸,以進一步了解中方立場。

  針對上述疑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9月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中方對解凍利比亞資產原則上沒有困難,本着對利比亞人民負責任的精神,中方及安理會其他一些成員認為上述申請需進一步明確有關資金用途和監管機制。她說,在申請國提交進一步信息後,有關申請已在安理會制裁委經協商一致獲得通過。中方參與了協商一致。

  利比亞反對派“國家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


  薩科奇會見賈利勒

  解讀:中國的理由太冠冕堂皇了,但卻很有效,利比亞反對派此前對中國曾發出警告,稱將阻止中國重返利比亞,但中國並未與利比亞大打口水仗,也沒有為中國在戰爭最初沒有旗幟鮮明支持反對派而做出任何解釋,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就會忍氣吞聲,任由一個還不健全的過渡政府呼來喝去,所以,中國政府反擊了,現在利比亞過渡委員會的主席賈利勒急了,主動權又回到了中國手上,不得不說,中國人玩政治還真是讓西方人望塵莫及。

  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打的主意其實還是很明顯的,對中國的警告只是第一步,中國必然不能捨棄中國企業在利比亞的巨額利益,所以通過多方努力重返利比亞是必然的,但是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肯定不會輕易鬆口,必將狠狠地從中國身上咬走一塊肉才能罷休,但中國這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見識了什麼叫高明。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對中國謙卑求饒的日子也不遠了,我們拭目以待。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還曾表示,中方重視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在解決利比亞問題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方支持未來利比亞開展政治經濟重建,願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為利比亞重建發揮積極作用。中方願與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保持密切接觸。

  事實上,利比亞戰事爆發以來,中方一直高度關注利比亞人道主義狀況。在衝突初期,中方就向利比亞的鄰國提供了援助,用於幫助安置利比亞難民。隨後,中方也向利比亞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

  8月19日,中方與利方人員在利比亞班加西機場交接救援物資。中國紅十字會向利比亞提供的首批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於當地時間19日上午抵達利東部城市班加西。新華社發(默罕默德·歐邁爾攝)

  8月19日,在利比亞班加西機場,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參贊馬建春(左一)和中方駐班加西臨時工作組代錶王奇敏參贊在機艙內清點中方援助利比亞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新華社發(默罕默德·歐邁爾攝)

  對於中方的建設性表態和努力,阿拉伯國家輿論給予了很多積極評價。卡塔爾《旗幟報》發表評論指出,在重建期間,中國作為重要的經濟體,其作用應得到必要的尊重。

  “伊拉夫”網站撰文指出,中國十分重視利比亞的戰後重建,還派外交部副部長帶隊赴巴黎參加“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會見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的高官,並與西方國家進行接觸,以協調戰後重建等有關事宜。中國的姿態表明,中方希望加強利中兩國合作,以實現互利共贏。

在突尼斯開俱樂部的利比亞商人侯賽因接受本報電話採訪時表示,此前中國的建築公司在利比亞建設之中占有不小的份額,並在利比亞民眾中贏得良好聲譽。相信中國會成為利比亞重建中一個積極因素。

  埃及金字塔戰略研究中心利比亞問題專家扎伊德阿格里對本報記者說,中國一貫堅持公正、合理的外交政策,不會對利比亞民眾的利益視而不見,相信未來隨着利比亞重建進程的加速,中國作為重要的世界大國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阿格里認為,利比亞新政府要獲得最大程度的國際支持,就不能繞開中國。利比亞此前的很多大型工程都是外包給其他國家的,中國在其中占有一定的份額,利比亞有必要再把中國公司請回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告訴你東風21D導彈是怎樣“動能”變“
2010: 這是軍壇娛樂的好文,不輸趙本山啊!
2009: 中國第一艘訓練航母駛向南沙,052C驅逐
2009: 申時行: (社論) 迪化人民要警惕冒充漢
2008: 毛澤東的名字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字
2008: 敬畏生命:史懷哲與藏傳佛教
2006: 旁觀台灣的“倒扁”運動
2006: 從中國“春曉”到“八角亭” 日本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