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云汉认为,此次选举过程进行了实质性的辩论和有意义的选择。(中评社记者摄) | 中评社华盛顿1月19日电(记者 余东晖)台湾知名学者指出,此次台湾选举结果巩固了国民党的政治和解与经济合作的两岸政策的政治同盟;加强了“九二共识”的正统性(legitimacy),因为此次选举相当于就此进行了一次公投;法理“台独”议程被更加现实的辩论所超越,即如何将两岸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收益最大化,同时将代价和风险最小化。
台湾中央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朱云汉17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台湾选后形势论坛上,肯定此次选举表明台湾民主趋于成熟,并正在得到巩固,竞争性的选举和政权轮替成为常态,党派分野渐渐成型,民众对民主体系的信心遇挫后近年逐渐恢复。
身为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的朱云汉进一步分析,随着年轻的民主走向成熟,74.4%的投票率呈现逐渐下滑趋势,比2008年下降两个百分点,比2004年减少6个百分点,比2000年更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如果排除不能亲身投票的合格选民,实际投票率仍高达85%。同时,过度动员的迹象逐渐消散,大规模集会仍令人印象深刻,但吸引的人群稳步缩小。
朱云汉指出,此次是“台独”首次没有列入选举议程,民进党没有对“国家架构”或“中华民国宪法”的合法性发起正面挑战;没有玩弄策略,将刺激性的公投与“总统选举”联系在一起;国家身份问题被“九二共识”的辩论所超越;政治对立趋于温和,分裂度较小;“台独”的志向被对中国同化的恐惧所取代;马英九重申“三不”部分抵消了这种焦虑,并阻止这个成为可能的爆炸性问题。
|
朱云汉表示,此次选举符合礼仪。马英九的“大陆人”背景不再成为问题,蔡英文的性别和婚姻状况也不成为问题;选举公平性和自由度没有重大争议;选举日前夜没有发生怪异、可疑的令人震惊的事件;双方阵营都有负面竞争行为,但大体都在合理和通行的可容忍范围内;民进党阵营体面而冷静地接受选举结果。
朱云汉认为,此次选举过程进行了实质性的辩论和有意义的选择,三大问题主导了“总统选举”:首要的是两岸关系问题,马英九更具和解性的手法获得适时的支持;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领导的正直、能力与经验;第三个问题是哪个政党更有能力应对短期的欧债危机和长期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带来的经济挑战。
朱云汉强调,此次台湾选举结果发现,没有理由用一位记录不明的人来取代一个已被证明记录良好的现任领导人,51.6%的选民不认为应当将一个为海峡带来和平,获得主要盟友信任,拓展台湾国际空间,较好处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和兑现政治廉洁承诺的领导人赶下台。看重稳定的中产阶级和商界想维持两岸修复关系和提振台湾经济活力的现有路线。
至于民进党失败原因,朱云汉指出,民进党“装点门面”的大陆政策调整过于模糊而没能劝说独立选民,太过怯懦而没能激发其传统拥趸的支持。民进党打“社会经济公平”牌并没能为其赢得竞争优势;其选票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蔡英文的竞选搭档不力;民进党挺宋楚瑜的策略被证明有反作用。蔡英文获得45.6%的选票只是恢复了民进党的选举力量。
为什么马英九的赢面大于预期?朱云汉分析,这主要是因为被认为紧绷的选情反而激发了许多原先不愿意投票或对选举不热心的泛蓝和独立选民,许多人从大陆回台投票;部分宋楚瑜支持者的选票在两个选举之间分流;泛蓝“铁杆粉丝”的投票率比泛绿“铁杆粉丝”的高。
|
朱云汉说,马英九参选时支持率只有34%而不支持率为53%,其中许多是幻灭的泛蓝选民;由于很大比例的选民不愿表达选举意向,民调结果不可靠;选情预测受到过时观念的影响,认为民调会低估民进党的选举力量;宋楚瑜的选举力量难以预测;两个阵营也愿意保持选情紧绷的印象。
同时担任蒋经国基金会国际学术交流主席的朱云汉表示,通过此次选举,两岸经济融合的政治障碍减少。马英九赢得令人信服,而国民党在“立法院”席位虽减少,但仍具有坚实的多数。他认为,马政府将更有信心追求其收获和平红利的战略,加速后ECFA谈判,扩大文化和教育交流,欢迎更多大陆观光客,推动更大国际空间。虽然许多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取,还有更多的果实有待收获。民进党也将重新审视其拖后腿的战略,因为蔡英文宣示民进党不会开倒车。
他认为,通过此次选举也巩固了台湾的两党体系。民进党在“立法院”选举中重获力量,但若没有重大的政治平台调整,民进党无法构建获胜同盟。
谈到未来的挑战,朱云汉指出,内部政策议程将消耗马英九的多数政治资本和能量;要克服对经济开放的抵制,就要加速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准备加入TPP;加速台湾经济重组,升级台湾出口并使之多元化;应付令人忧虑的人口趋势;为年轻一代提供公平的上升通道和机会;通过税收改革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不均,改善服务领域效率,纠正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