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所谓的围堵中国 只不过是奥巴马导演的一场闹剧 |
| 参考消息 2012-02-21 18:54:33 |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杨希雨研究员昨日在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谈到,中国周边的局势在美国的战略转向介入之下呈现出非常紧张局势。但杨希雨也认为,深陷全球多条战线的美国,对中国所谓的围堵终将是闹剧一场。 杨希雨称,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实际上是走了一半多一点。上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流行一个观点,叫战略间歇期。同样地,北京提出了战略 机遇期。美国的战略间歇期的基本思路就是用20年大力发展美国国防力量,继续加强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加强美国的领导优势。那么,20年后,美国将有实力 应对一切针对美国的挑战。 美国已经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了10年,而中国是按着战略机遇期的理论走了下来。这两个十年下来, 中国同美国的经济规模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国力的差距也在迅速缩小。这也就说明,头10年的战略机遇期应该说是改革开放30年走得最好最快的10年,甚至是 新中国60年以来走得最好最快的10年。 现在,有几个新的变量出现。杨希雨认为,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美国在中国周边的这些动作,就是所谓的“美国重返亚太”。当然,重返这个词不太准确,用 “Focus(聚焦)”和“Pivot(转向)”比较恰当。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事情,按照中国解放军的说法,美国搞了一个链。杨希雨研究员称之为“围堵 链”。 比如说,东亚峰会顾名思义是东亚的事情,美国非要加进来。并且,美国不仅要参加,还要发挥很大的影响,反客为主。而在经济上,美国大搞TPP,还在去年APEC之前拉日本入伙。总体来说,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高调动作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杨希雨称,而由于美国的作用,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也成为了新的变量。比如说,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日本韩国在半岛问题上等都同美国加强了协调。可 以说,在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第二个十年,由于美国的围堵,中国战略机遇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战略机遇期还是在的,只不过多了一些新的复杂因素。 半岛问题基本上突出两个问题。一是核问题如何解决,二是与之相关的半岛和平体制怎样建立。现在,美朝这两个半岛问题的主要角色在这两个问题上各执一 词,形成了一个“鸡和蛋”的困局。朝鲜认为,不建立和平机制朝鲜很难放弃核武器。而美国则认为,如果朝鲜不放弃核武器,半岛和平机制就无从谈起。这个问题 要缠斗很长的时期。 杨希雨认为,中国周边面临的叫“四海危机”——黄海(即朝鲜半岛问题)、东海(复杂的岛屿争端)、台海和南海。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南海危机。而各方的基本判断就是谁都不能打,也没有资本打。 南海领域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竞赛,一个是军备竞赛,一个是单边主义开发竞赛。所以说,未来中国周边的不稳定因素确实是在增加。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没有 变,那就是不论是美国、中国还是其它国家,在这个地区有两个基本的共同利益。一是希望维持该地区的和平稳定,谁都不希望乱,不管是出于怎样的目的。二是大 家都希望亚太这个唯一的经济亮点能够可持续发展,好大家一块赚钱。 所以,有了这两个基本因素,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是存在的。 但是,杨希雨判断,美国围堵中国是不可以继续下去的,这是一场闹剧。美国是希望把战略重点集中在中国周边,就是亚太。但是,我认为美国做不到。基本原 因有两条,一是美国在全球面临着三条战线。首先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战线。还就是从中东、中亚到南亚的这一弧形地带,美国想脱身是脱不掉的。 还有一个就是以俄罗斯为焦点的欧洲战线。俄罗斯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唯一的一个可以摧毁美国的国家。普京日前称,要在未来10年全面更新俄军的武器装备。 所以,美国面临这么多问题时要集中精力对付中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能力和意愿之间的差距。况且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总的来讲,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不仅有10年,可能还有更长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