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海軍10年間已全面升級 與俄差距越來越小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4年06月13日22:42:3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海軍10年間已全面升級 與俄差距越來越小


2014-06-14 09:11:00

來源:中國海洋報 責任編輯:徐璐明

資料圖:中國海軍戰艦赴俄軍演

  海軍裝備上演“交響樂”

  軍艦,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縮影。2013年12月入列的鄭州艦是“中華神盾”系列最新型驅逐艦,裝備有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武器,具有較強的遠程預警探測和區域防空作戰能力。

  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哈爾濱艦是我國第二代驅逐艦首艦,是參加多次軍演及環球航行任務的明星艦艇。千島湖綜合補給艦多次遠赴亞丁灣護航補給,此前剛剛結束馬航失聯客機搜救補給任務。柳州艦、煙臺艦均為自主研製的新型護衛艦,兼具卓越中程防空和對海打擊能力。而海洋迷彩塗裝的導彈快艇因其隱蔽性能好、機動性能強、突擊威力大而被譽為“海上無影殺手”,是人民海軍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裝備之一。

  吳欣虹 陸文強

  中國海軍裝備“家底”敦實

  進入新世紀以來的中俄首場聯合軍事演習代號為“和平使命—2005”,至今正好第10個年頭。解析常態化的兩軍海上合作細節,可瞥見中國海軍艦艇建造入列高速發展的10年成就。2005年中國海軍最新型驅逐艦廣州艦亮相中俄軍演,2012年中方參演16艘水面艦艇中出現3艘新型護衛艦。而到2013年中國海軍赴俄羅斯7艘參演軍艦中,已經全部更新為最新型驅護戰艦,2014年直接以入列不久的鄭州艦擔負旗艦指揮任務。這種更新速度,應該能讓歷次參演的俄羅斯海軍官兵感慨中國的一句古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中國海軍艦艇裝備不再是上個世紀的微薄“家底”,這不僅讓外軍官兵讚嘆,更足以讓國人自豪。10年前,哈爾濱艦和同型號的青島艦成為中國海軍展示民族自信、大國風範和國威軍威的跨洋使者,而今天的它們在人民海軍戰艦列陣中已不是最奪目的那顆星。

  10年間,隨着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的增長,沉寂多年的海軍主戰艦艇裝備生產迎來新的春天,新型驅逐艦、導彈艇、船塢登陸艦服役列裝亮點頻閃。具有流線型設計、火力強大的廣州艦、武漢艦、海口艦、蘭州艦在軍地科技大軍智慧與汗水的澆灌下成功交付,其較強的區域防空和超視距對海打擊能力,仿佛為遠洋編隊撐起一片海空鐵穹。今年3月下旬,中國最新型導彈驅逐艦昆明艦交付南海艦隊,中國海軍驅逐艦家族迎來升級版的“中華神盾”。

  驅逐艦是海軍走向深藍的開路先鋒和中堅骨幹,最能集中體現國防科技最新成果,同時牽引艦艇裝備體系更新換代。兼具卓越中程防空和對海打擊能力的國產新型護衛艦與056系列輕型護衛艦今年密集交付,其批量採購極大改善了我軍護衛艦裝備體系。大型登陸艦研製成功填補了海軍大型兩棲戰艦的空白,使海軍具備一定規模兵力和裝備投送能力,豐富了登陸作戰的樣式和手段。新型氣墊登陸艇的入列,使海軍具備了艦到岸快速輸送能力,成為大型登陸艦的“超級搭檔”,實現了登陸兵力由直接搶灘登陸向立體機動登陸的轉變。新型獵掃雷艦和各種大型保障船的交付,使我海軍綜合作戰裝備體系得到明顯優化。

  今天,我人民海軍馳騁萬裏海疆的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掃雷艦、導彈艇,游弋大洋深處的新型常規潛艇、核潛艇,已經完全由我國自行研製並更新換型,海軍裝備成體系發展已成為海軍戰鬥力重要增長點。人民海軍裝備“家底”敦實,逐步實現艦艇編隊內及編隊間信息共享、協同作戰,新型戰艦的艦載武器實現全面升級換代。特別是首艘航母入列、殲-15艦載戰鬥機實現艦上起降,海基核反擊力量作戰和保障能力建設紮實推進,新一代驅逐艦、護衛艦、作戰飛機加緊研製並開始批量裝備,極大地鼓舞了軍心士氣,為海軍加快走向遠海、拓展戰略運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共同的武器基因

  在歷史悠久的中俄傳統友誼發展過程中,中國海軍裝備承襲了不少俄羅斯和蘇聯的建造設計理念,通過歷次軍事合作不斷取長補短。

  中國海軍參演的各型裝備中,也有沿襲俄羅斯血統的寧波號驅逐艦、基洛級潛艇、蘇-30戰鬥機、卡-28直升機等武器,薈萃了中俄兩軍最精銳的海空裝備型號,也充分體現出中俄兩軍軍事合作的傳統友誼。寧波艦源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海軍引自俄羅斯的現代級驅逐艦,裝備有俄制防空、反艦、反潛等武器系統。

  中國與蘇聯的海上軍事合作更是源遠流長,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給予新中國海軍建設大量傾斜援助。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當年的6月4日,中蘇簽訂“海軍訂貨協定”購買軍艦、潛艇、魚水雷、岸炮等武器。我國四大工業城市的名稱被賦予從蘇聯購買的4艘驅逐艦,寓意中國人要靠自己的科技工業建造驅逐艦,這更加激勵了奮發圖強研製國產第一代驅逐艦的鬥志。

  為解決急需,人民海軍成立之初還積極組織購置仿製蘇聯海岸炮、水上飛機、轟炸機、水陸坦克,使得人民海軍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建立起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岸防部隊、陸戰隊5大兵種。時至今日,中國海軍各型裝備或多或少仍然留有部分蘇聯血統。

  中國海軍發展核潛艇裝備,起初由蘇聯提供援助,但由於赫魯曉夫單方面撕毀協定並撤走所有專家,中國核潛艇事業被迫中斷。毛澤東義憤填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從1965年核潛艇研製工程重新開工到1970年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其間軍地科研工作飽受“文化大革命”摧殘破壞,科研人員為中國海軍裝備建設自主自強付出的心血無法量計。1974年8月1日“長征一號”核潛艇正式服役,寓意人民海軍裝備事業的興盛繁榮是“萬里長徵才走完第一步”。

  改革開放後,人民海軍高技術裝備建設穩步提升海軍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常規動力潛艇浮出水面;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第二代國產導彈驅逐艦成功下水列裝;“飛豹”殲擊轟炸機、電子偵察機、反潛機等陸續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萬噸級綜合補給艦游弋大洋;一批新型導彈和電子戰系統成為一線部隊的主戰裝備。

  世紀之交,黨中央、中央軍委再一次作出重大決策:自主發展信息化程度高的新一代海軍武器裝備。經過近10年高速建設發展,人民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已成為由第二、三代導彈驅逐艦和護衛艦、新型導彈快艇、大型登陸艦、掃雷艦、遠洋綜合補給艦、新型醫院船等先進裝備支撐的主要海上作戰力量,並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隱形化、攻防兼備的方向發展。

  中國海軍潛艇裝備最初完全仿製蘇聯,但在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的過程中充分吸納世界先進技術,形成一支專業配套、經驗豐富的設計建造隊伍。近些年又從俄羅斯引進基洛級靜音潛艇,中國海軍潛艇裝備不斷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以常規潛艇為主向核常兼備過渡,作戰性能有了質的飛躍。新一代自主研製潛艇實現了隱蔽性強、靜音性好、自動化程度高、水下自持力和生存力顯著提高,水下突防能力明顯增強的目標。

  海軍航空裝備已經形成以二代戰機為主體、三代戰機為骨幹,以預警機、反潛直升機、空中加油機、水上飛機、電子偵察機等特色機型為補充的裝備體系。在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中參演的海軍航空兵蘇-30、“飛豹”等機型為俄羅斯海軍所熟悉,均出自中國海軍王牌飛行團隊。裝備的成體系發展使得飛天巡海的海軍航空兵部隊“海味”越來越濃,實現由機械化向信息化、由岸基型向岸艦型、由執行單一任務向執行多種任務的跨越,成為守衛祖國萬裏海空的一柄鋒利長劍。

  中國海軍雷達和電子類軟裝備具有與俄羅斯海軍相當甚至優越的性能。艦載相控陣雷達與艦用指揮控制系統緊密構成的新型指控系統,突破傳統的作戰系統與各分系統相對獨立鬆散藕合方式,而形成整體性強的緊密藕合優化組合方式,能抗擊空、海多目標、多方向、多批次的飽和攻擊。一部艦用相控陣雷達可以代替警戒雷達、目標指示雷達和若幹部跟蹤雷達,使雷達天線配置冗亂矛盾和信號干擾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近些年中國海軍交付新型驅護戰艦,均在集成優化、電磁兼容、隱身智能方面加速發力,反映在鄭州艦外表觀感上就是艦面整齊外形簡潔,擺脫蘇聯血統驅逐艦煙囪、雷達、導彈架凌亂的感覺。

  毋庸置疑,中國海軍裝備建設成就了一大批新型作戰力量,初步構建了岸海空一體化作戰信息系統,可遂行中遠海訓練、巡訪、護航、護僑等任務。10年間與俄羅斯海軍裝備建設差距越來越小,通過兩軍海上合作更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美大驚!F22被中國“照妖鏡”照得無處
2013: 中國在神十安裝什麼神秘武器令美日恐慌
2012: 殘害近三十萬 蘇軍共軍在東北獸慾大發(
2012: 分析稱日視釣魚島為囊中物寧可犧牲中日
2011: 尹卓少將:越南南海軍演純屬虛張聲勢
2011: 匪夷所思 越南為何在南海問題上一硬再
2010: 毛澤東縱論抗美援朝:美帝的軍隊有一長
2010: 我的另一個在朝鮮的哥們給我說的最新朝
2009: 國軍老兵:老子曾經砍翻過13個日本兵
2009: 難得領先美軍:解放軍搶先裝備幾種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