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普京又送中國一份大禮:北京笑得合不攏嘴
送交者: 嵐少爺 2014年10月17日20:22:2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4日應邀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參觀“開放式創新”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展覽。

中國科技與創新展區集中展示了中國高速鐵路機車、核電、航天、高端製造和通信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在高速動車展台前,李克強和梅德韋傑夫聽取項目負責人介紹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動車組。

梅德韋傑夫詢問這種高鐵是否能在高寒地區運行,李克強說,中國高鐵擁有在高寒地區運行的豐富經驗,技術有保障。

        看看人家俄羅斯多乾脆,不得不說,普京有眼光,一下子就看好高鐵,對於改善民生運輸,發展經濟的前景。

        這一單下來,中國也會賺不少,光技術費,和高鐵動車組的費用,那都是客觀的啊!不亞於中俄天然氣中國給俄羅斯的少。

QQ截圖20141015105130.jpg

        假如中國幫俄羅斯大建高鐵,結果就那麼不用說,也正中普京下懷:北京啊!西伯利亞你們拿不走。

      隨着9月底的索契經濟論壇臨近,中俄兩國加速推進大項目的合作。俄羅斯鐵路公司第一副總裁米沙林對俄羅斯媒體表示,中國投資者準備向莫斯科至喀山高鐵投資400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656億元)。

    這幾乎將占到該項目投資的近一半。除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外,俄鐵指出潛在的合作夥伴還包括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建設工程總公司。

QQ截圖20140912092928.jpg

    冰天雪地里的俄羅斯高鐵

    俄鐵方面稱,關於中國公司參與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的協議將在索契經濟論壇上簽署。除中方投資外,其餘投資來自於俄聯邦支持。這條鐵路總長770公里,其時速最高能達到400公里,每隔50公里—70公里設一站,經過弗拉基米爾、下諾夫戈羅德等城市,是俄羅斯首條高鐵。

    這次要吸引中國資金的舉動如將預期進行的話,莫斯科—喀山高鐵將可能提前開工。米沙林稱,中國企業不僅在討論參與高鐵項目融資的問題,還計劃在鐵路建設中運用中方技術。

QQ截圖20140912092938.jpg

    喀山位置示意圖

    交通對一個國家的民族凝聚力有很大的影響,交通便利,民眾往來頻繁,尤其是對俄羅斯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喀山位於莫斯科東部緊挨遼闊的西伯利亞,高鐵修成之後,必然加強了莫斯科與西伯利亞的聯繫,當然,這次,中國跟俄羅斯的高鐵合作以後,中國要再想收回就不太可能了。

        究竟是中國壓根沒有要回土地,爭強好勝之心,還是中國另有打算,那就只有中國的領導人,智囊團,和一些所謂的軍事雜誌“助編”,軍事發燒友“磚家”們,這些人知道了。

    另據俄羅斯媒體10日報道,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副總裁穆哈梅德申在天津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期間表示,該公司正在與中國鋁業公司研議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成立一個合資項目。這項合作計劃的基礎是西伯利亞東部豐富的礦藏、水力發電潛力和接近中國的地理優越性。

    俄媒體還發布報道稱,俄羅斯外經銀行副行長亞歷山大?伊萬諾夫11日在俄中經濟論壇上說,俄中兩國已就盧布和人民幣互換達成協議。

    他說,中國國有銀行的代表在兩國政府間委員會會議上證實了這一消息,“很高興得知盧布與人民幣互換協議已達成。我們熱切期待相關協議在兩國總理會晤期間得到簽署”。

    伊萬諾夫強調,這一協議將幫助各家銀行獲得它們所需要的盧布和人民幣。

QQ截圖20141016102927.jpg

    俄外經銀行將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20億美元融資協議

    另據報道,俄羅斯外經銀行副行長亞歷山大?伊萬諾夫在俄中經濟論壇上說,俄外經銀行將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20億美元融資協議。這無疑又是送給中國一份大禮!

    他表示,這些資金將用於在俄境內開展合資項目、採購先進技術設備、創造就業崗位並成立製造工廠。

    普京如此討好中國其實是明智的選擇,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唯一可以助他的只有中國,然而如今中國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只要有中國在,普京就啥都不用怕!

  10月13日中國總理李克強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舉行會晤,簽署近40項合作協議;10月14日中俄兩國總理共同出席第三屆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李克強隨後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外媒高度關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俄羅斯的行程。

    在西方媒體看來,俄羅斯需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以增加對抗歐美制裁的砝碼。俄總統普京表示,“俄中貿易額的大幅增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14日下午,李克強抵達意大利羅馬進行訪問。

    據俄新社報道,中俄兩國總理14日參觀了在莫斯科科技城舉行的創新技術展覽會,展覽會是此次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框架內的活動。

    中國科技與創新展區集中展示了中國高速鐵路機車、核電、航天、高端製造和通信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在高速動車展台前,梅德韋傑夫評價中國產品很好,還詢問有關列車的技術數據。

1.jpg

    斯科爾科沃創新園區展台迎接中俄總理的是該基金會總裁維克森別爾格,他親自介紹該園區的最新研發成果,並向李克強講述了無人機領域的研發成果。

    李克強在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表示,俄羅斯和中國選擇創新發展道路,兩國擁有相互合作的巨大潛力,中國正在重點實施創新發展戰略,俄羅斯正在全面推進經濟現代化戰略,重點也是創新。梅德韋傑夫也認為,當前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製造和推廣創新產品。

2.jpg

    俄羅斯希望加強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地位,願意同亞太國家一道構建新的市場,引進高科技生產。他深信,將出現新的俄中創新領域裡新的合作項目。俄羅斯與中國可能將共同建立經濟區和風險基金。

  13日晚,梅德韋傑夫邀請李克強前往莫斯科郊外的官邸做客,並準備了豐盛家宴。據俄羅斯媒體14日報道,梅德韋傑夫把自己的寶貝—孔子像、景泰藍、青銅器、青花瓷、刺繡等展示給李克強。

知道梅德韋傑夫喜歡踢球,李克強專門為他準備了一份禮物:俄羅斯國旗三色相間的足球。梅德韋傑夫則把一幅自己家鄉聖彼得堡街景的油畫回贈給李克強。

    “普李會周二上演,”“德國之聲”14日表示。據俄塔社報道,俄總統普京10月14日與李克強舉行會談。普京表示,他打算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北京峰會期間舉行會晤。他說:“利用這一機會,我想請您向習近平主席轉達我的最美好祝願。我希望,近期在北京的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的活動上與他舉行會晤。”

    他稱,“俄中兩國是天然的夥伴,天然的盟友。明年兩國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是完全能夠實現的。”對於中俄兩國簽署近40項協議,普京表示:“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它能夠真正推進我們的合作,在各個領域,而能源和高科技領域是最為重要的。”

    他同時同意李克強所說的“俄中兩國經濟互補”的說法。“我們的貿易額大幅增長,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是我們努力工作的成果。”

1.jpg

    西方則帶着醋意盯着中俄走近。美國媒體稱,克里姆林宮似乎正試圖通過加強和東方強鄰的關係對抗西方孤立俄羅斯。美國媒體稱,由於與西方關係惡化,俄羅斯“向東轉”,試圖和中國進行更多貿易往來,希望部分抵消因烏克蘭危機而遭受西方制裁的影響。

    美國媒體稱,在中俄加強能源交易的背景下,不太遙遠的未來,歐洲可能不得不興建新的基礎設施,以適應從其他來源進口天然氣。

2.jpg

    “俄顯然意在通過加強和中國的合作,幫助自己熬過歐美制裁。”法媒體表示。瑞士媒體10月14日表示,西方的制裁名單越來越長,俄羅斯和中國合作項目越來越多。

    德國媒體表示,中俄經濟合作進入快車道,中俄貿易額2015年將達1000億美元。兩國合作已經跳出能源領域,原來的“蘇聯老大哥”已變身成為新崛起大國的“創新合作夥伴”。

  隨着中國總理李克強10月10日至14日到德國、俄羅斯訪問,三國不僅達成了新的共識,而且還簽署了一系列協議(中德簽署30項協議總額181億美元、中俄簽署50餘項總額180億美元)。

    中國與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得到鞏固,中德在原有“夥伴關係”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創新夥伴關係”的新提法。

    鑑於中國、俄羅斯和德國在當今世界的特殊地位,中俄德軸心的說法又被人提起,而且有可能將在未來實現。

1957C54B5EE77973D8BB8EEDA796DB72.jpg

    中國總理李克強10月10日至14日到德國、俄羅斯訪問,三國達成了新的共識。

    近來,由於敘利亞、烏克蘭局勢的持續動盪,“伊斯蘭國”的興風作浪,已牽掛到美國的大量精力,讓奧巴馬政府力不從心。正如此,建立中俄德軸心形成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應該積極促成。

    中俄德之間可以在歐亞大陸建立合作的軸心

169285014.jpg

李克強總理訪問俄羅斯,並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會面

    軸心,可以是二戰期間德意日以改變國家秩序為目標的侵略軸心,也可以是現在以德國和法國合作為目標的軸心。合作的軸心不是排他性,而是包容性的。

    中俄德之間可以在歐亞大陸建立合作的軸心,維護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安全。中俄德也可以在亞太地區與其它國家建立緊密的合作軸心。

    隨着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與俄羅斯和德國的聯繫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中國和俄羅斯似乎已經認定,要更好地推進自身利益,必須聯手對付美國的挑戰。

    中俄或許不想引發一場新冷戰,更不用說熱衝突了,兩國在敘利亞、烏克蘭問題上中所採取的行動表明了這一點。

    德國是歐盟核心大國和歐洲最大經濟體,也是中國在歐最大的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夥伴。2013年中德雙邊貿易額超過1600億美元,約占中國同歐盟貿易總額的30%。

    投資方面,目前,已有超過2000家具有中國投資背景的企業在德經營。此次李克強的德國之行,就為德國帶來了181億美元新訂單,將使德國汽車、飛機、電信等多個行業從中受益。

QQ截圖20141015093412.jpg

李克強總理訪問俄羅斯,並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會面

    隨着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與俄羅斯和德國的聯繫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

    況且,在中國與德國加強合作之前,俄德關係就已十分熱絡。俄德兩國無論是地緣上還是在經濟合作上都保持着緊密的聯繫。

QQ截圖20141015093035.jpg

    俄羅斯利用石油、天然氣等初級產品換取“德國製造”的高精尖技術。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便開始開拓俄羅斯市場。俄羅斯利用石油、天然氣等初級產品換取“德國製造”的高精尖技術。

    俄羅斯對德國而言,是一個巨大且相鄰的市場,也為德國輸送了大量工業資源。

    因此,德國民意束縛了默克爾想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手腳。德國商界一直是反對就烏克蘭問題對俄實施系統性制裁的主力。

    從德國層面來看,德國認為必須處理好對俄問題,否則歐洲難以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而且俄羅斯的市場潛力巨大,又是德國和歐盟的近鄰,無論從哪方面看,德國都不想放棄俄羅斯這塊蛋糕。

    正如此,不僅美國人對德國不願加大對俄制裁有所不滿,就連日本女政客也抨擊德國親近俄羅斯。

    日本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上月在美國媒體以《德國和韓國調整對俄、中關係》為題撰文稱,“一種隱秘的中立似乎正在進入這兩個國家的外交”。

Img347948418.jpg

    默克爾遭遇“雙面間諜案”的“逆襲”。

    在她看來,中國正試圖使朝鮮半島“芬蘭化”,而中俄德關係正在深化並形成一股勢力,對美國、日本等國是不祥之兆。

    回頭看,美國之所以要對德國進行監聽、控制、全方位掌握德國的情況,因為一個聽美國話的政治“僕從”國、軍事盟友德國是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假如德國打算擺脫美國控制了,美國還被蒙在鼓裡,那怎麼行呢?今年7月7日,在訪華旅途中,默克爾遭遇“雙面間諜案”的“逆襲”。

    美國利用德國情報局員工擔任間諜這個意外插曲,令她深感吃驚和失望,並在與李克強共同主持的記者會上就此事批評美國。

    雖然只是一個播曲,但卻為中俄加強與德國建立更密切關係帶來了契機。中俄德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力量,也是在可見的未來世界的中心。

    中國掌握着進入歐亞市場的途徑,手裡還攥着大筆鈔票,俄羅斯有大量能源,德國則有大量的先進技術。無論有多少反覆,三國正在向這個方向走,這是由利益所驅動的。

    有人認為,中俄德軸心形成,這不過是一種基於冷戰思維模式的地緣政治想象。但現實是,建立中俄德軸心的可行性已經得到了北京、莫斯科和柏林決策層的高度重視。

20111111421624007.jpg

    俄羅斯有大量能源,德國則有大量的先進技術。

    且不要說中國和俄羅斯在全球的影響力,就連德國的強勢崛起,也必然嚴重挑戰美國對歐洲的控制權和話語權,如果德國崛起帶動了歐洲的復興,那美國今後要在歐洲指手畫腳就更加艱難了。

    美國領導人擔心的中俄德軸心的形成進一步接近成為現實。

    其實,在涉及中俄德真正利益的地方,美國應準備傾聽,行動前進行互相妥協。對於把中俄德置於與傳統美國夥伴平等地位,例如,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框架下,賦予中國、俄羅斯和德國更多掌管世界的權力份額。

    但除此之外的結果,就是美國領導人擔心的中俄德軸心的形成進一步接近成為現實。

  令據外媒稱,幽靈正在穿越迅速老化的“美國新世紀”:北京-莫斯科-柏林的戰略貿易聯盟有可能將在未來實現。

    據西班牙媒體報道,這一聯盟的可行性已經得到了北京和莫斯科高層的高度重視,柏林、新德里和德黑蘭對此都表現出興趣。但在華盛頓的政治圈和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中都絲毫未有提及。

    美國精英們拒絕承認此前曾短暫實現的“單極時刻”正在終結。五角大樓熱衷於稱之為“全方位優勢地位”時代的結束對美國人來講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莫斯科認為,華盛頓及其北約盟友們似乎越來越有興趣對俄羅斯施加新的“鐵幕”,烏克蘭只是序幕。在北京-莫斯科-柏林聯盟看來,新“鐵幕”企圖孤立俄羅斯,為它與德國的關係製造新的障礙。最終目的是分化歐亞大陸,阻止未來出現一個不受華盛頓控制的貿易一體化進程。

    按照習近平主席的設想,“中國夢”包括未來的新“絲綢之路”,這是一條為歐亞貿易提供便利的快速走廊。北京感到了來自華盛頓和東京在海上給它施加的壓力,對此它的應對措施是從兩條陣線上發展歐亞大陸的陸地貿易,其一是通過西伯利亞,另一條則通過中亞。

    中國和俄羅斯希望看到的是一個不再受到美國實力和華盛頓意願控制的德國。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危機中,柏林的地緣戰略似乎正慢慢地與華盛頓劃清界限。

    尤其是德國工業界更渴望繼續保持與中俄之間沒有限制的貿易合作。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讓德國在歐盟框架內走上邁向世界強國的道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TG軍委主席甫當權就大搞光宗耀祖,揮霍
2013: 土共軍委主席抬死去的老爹壓毛澤東引起
2012: 望版主對XWZJ,老虎貓,66,就是了等罵
2012: 美媒稱中國WS-18系列發動機將配備運20
2011: 生死一瞬間!戰機彈射救生盤點[圖]
2011: 這次犧牲的試飛員是余景旺 圖片新聞
2010: 原來土耳其空軍是這樣'8比零'
2010: 林彪出逃當晚,北京有位重要人物開槍自
2009: 袁紹才是抗曹主力,國民黨就是抗日的中
2009: 中國引進俄羅斯制IL-76飛機,已騎虎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