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真功夫一直在練的,十多年前開始電腦錄歌的時候全部是一氣呵成的。
這最後不管用全民錄還是電腦錄已經到最後的呈現階段,音效是必須的。就跟燒一道菜似的,菜做得好吃不好吃已經在鍋里了,不管用什麼容器什麼方式呈現東西就在那裡,那為啥還要講究presentation呢,這主要讓受眾者在不同的方面得到應該有的享受,而不是“粗魯”地就拿着菜吧唧吧唧地吃起來。
練歌一定要練習音準節奏發聲跟伴奏沒錯,但當你到呈現的階段不用麥不加音效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方法。你有麥有監聽有音效的反饋到你的耳朵對你本身的練習演唱也起着相當大的作用,比如我在鋼琴彈唱,我乾巴巴就這樣唱就沒興趣,而且對嗓子不好,如果用了麥接到音響我聽到反饋我再繼續唱,在演唱時就特別投入。
練到自帶音響原則上沒錯,但是唱得再牛的人就只有干聲也是不好聽的(如果你聽過帶音效的version的話)。 當然我們絕不能依賴於後期而忽略前期的學習和努力。最後的呈現給聽眾給觀眾必須要加音效。
我反對那種修音的後期,但是適當在EQ, compressor, reverb, echo (if needed)方面做調整這都是無可厚非的。我可以說現代歌手的Album version全部是修補過的。 只有現場沒辦法修補做comping手術。但是唱現場有sound engineer, 像上面的參數完全可以在現場控制達到最好的presentation effect.
我以前電腦錄歌的第二階段(追求精緻的階段)早就養成了自己聽自己的干聲的習慣,要唱好一首歌,確實要養成聽自己的干聲的習慣。當你聽多了自己的干聲,你即使不再聽干聲,馬上也能聽出問題來,比如我這首歌的最後一個字(音準氣息全部掉鏈子)但是我不會再修改了,現場就是它了。要擱以前電腦錄歌我一定會打完補丁再發。
謝謝探討。這是很好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