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ia Gubaidulina 這是一個1931年出生在前蘇韃靼共和國的女作曲家。曾就學於喀山音樂學院和莫斯科音樂學院,師從瓦西里-謝巴林。1992年移居漢堡。
她的作品應該是她的小提琴協奏曲Offertorium(題獻給俄國小提琴演奏家Gidon Kremer)一個斯特拉文斯基式的小提琴引子,引出了一個細膩而多彩的織體。獨奏小提琴部分並不過分炫技,始終在g調上呻吟嘆息。 Kremer一定演奏得非常吃力。因為完全沒有他熟悉的Tartini式的跳弓,顫音,和弦和音列的組合。這首完成於80年代早期的作品裡竟然頻繁出現十二音音簇。而且在局部的色彩和節奏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序列。其實80年代的東西不出現序列才令人驚異,但這是一個和Alfred Schnittke和 Edison Denisov同為“後斯大林一代”的前蘇背景的音樂家。在前蘇音樂界,序列主義一直是被認為“消極的”,“右翼的”,Prokofiev就曾差點因為涉嫌表現主義而失寵。這只能說明,在蘇共的鐵幕之下,藝術家們並未失去對西方音樂生活的關注,雖然他們不得不時不時地寫出很多烏托邦的故作雄健的御用作業。
從技術上來講,就算置身西方Gubaidulina也決不落伍,但從美學傾向而言,她的音樂顯然不是來自小維也納學派或是達姆施塔特前衛運動(Avant-Garde von Darmstadt)而是更多源自於肖斯塔科維奇的24首賦格和四重奏。她的織體並不雄厚,但綿長深遠,就像是母親輕輕地喚醒被噩夢魘住的你。在織體的深處經常出現一些瑰麗的灰色調,使得她的作品始終閃爍着一種冷峻綺麗的光彩。那是一種光彩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