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tang:
--你說:“感到董老師的歌旋律性挺強的,高山的另一位原創者我愛微風的和弦/聲較強,提到過旋律是表象,和聲是本質。 我更傾向“旋律是骨架,和聲是血肉,節奏是靈魂”的說法。 想聽董老師的看法:是先有靈感出了旋律,還是有了大致的框架(節奏,和弦)再找旋律。那種情形多些?董老師是用什麼軟件做的伴奏? 好想“攜起雙手,風雨同行”是真樂隊演奏的。那首曲子非常棒。”
回答如下:
除非是做流行樂隊的人寫作,先設計和聲。如此,和聲的設計基於什麼基礎呢?我想,1,聽覺-即興性,2,傳統規律?-不可能。而我覺得:旋律是靈,節奏是魂,和聲是體-三位一體結合。如果是先設計和聲,再有旋律--這是現代人的做法--等於先有曲,再有歌詞。但是,曲是表現詞義的,音樂是表現文學構思的。當你在欣賞純音樂時,你心裡會想,這裡是描述什麼。這時心裡想的,就是一種文學。
我的寫作,首先是尋找旋律來表現歌詞,暫不考慮和聲。節奏,是指伴奏節奏呢,還是旋律本身有節奏。我覺得,旋律的塑造包含了旋律本身的內在節奏。當然,不會先設計好,往往是根據詞義,抒發當時的感覺,產生旋律和節奏。當然,有些流行歌曲,是根據舞曲或特定的伴奏節奏來寫。但是我以為,要寫出動聽的旋律,感人的旋律,難以出自事先設計好的什麼。旋律上下起伏,千變萬化,不能把它首先放在一個特定的框架內。除非有些歌,是以節奏為主,旋律為輔,那就另當別論。此類歌是渲染一種情緒,氣氛!很難用“好聽,感人”來衡量!
短短字句,很難包括各種情形,不同人有不同創造習慣。所以不到之處請包涵。僅僅是個人風格所局限下的觀點。
我的伴奏,用的是Cuba.軟件
附件:董龍璨和Wtang 從一首“心中的歌”談起
Wtang;你好!
很高興你的分析,謝謝你特別花的時間。
-----你說:“董老師這歌的旋律和配器與‘寒冷的冬夜’有相似之處。 轉副歌處“朗朗的歌唱在心裡邊,祖國的愛。。。”旋律與‘寒冷的冬夜’副歌是一樣的!!抒完情後旋律再急速下行。。 很好奇不知董老師是有意再次使用過去的得意的手筆,還是無意的。
配器與過去相似(弦樂,鋼琴), 沒有鼓,好像第一次聽到董老師用吉他(在間奏幾小節中極不明顯)。第一段接弦樂齊奏處(深深的愛。。)稍顯突兀,不知是唱的還是配器的原故。期盼董老師更多的作品”。
回答:
1,不同歌曲中旋律的碰撞屬於正常。不可能全部出新。說白了,音樂是上帝創造的,我們現在都屬於編曲,都是在曾聞耳熟的旋律中尋找各種組合而已。
在我創作中,常忌諱去用以前寫過的作品用到後來的作品。“寒冷的冬夜”和“一首心中 的歌‘在創作時,沒有任何互相借鑑的願望。但在內在的創作規律上,不能不說沒有聯繫。通常,副歌,旋律和前面有節奏上的對比,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並走向高潮。
在”冬夜“副歌中的第二句,, 5 3 35 63 16 3.2 2 你發現了和“心中的歌”副歌的頭兩句相似:5 3 35 6 -3332 1765 5- 可能第二句更像: 5 3 35 61. 有點像,但這是巧合。現在,你知道嗎?創作者的悲哀是:越往後,歌曲越難寫。凡是用過得旋律,別人寫過的素材就不能再重複,而且要儘量避開。但是,即是用 電腦來排列,1234567 排列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我的體會是,不怕那一句像哪一首歌中的,只要這一句在這首歌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和這首歌自成一體,就可以。
要把一首歌的素材搬到另一首,常常適得其反。因為每首歌要自成一體。一句旋律,放在“冬夜”中好聽,放到“心中的歌”就不一定好聽,要看前面怎麼寫的。
關於配器,我們還是用學院派的風格較多。較多的是常規的配器法。確實,“心中的歌” 用了吉他。“心中的歌”一曲,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中間段,突然上了節奏,伴奏用了堅定感,副歌再拉寬節奏,對比上有了層次感。我的個人喜好是把歌寫得大氣。儘管是為青少年而寫,還是用了“大氣”的手法。
上述,供你參考,不到之處,可以提出。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