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無國界--天津音樂學院爵士樂隊和董榮璨老師 |
送交者: 檀香月扇 2009年07月16日18:25:45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
音樂無國界--記天津音樂學院爵士樂隊在鹽湖城爵士音樂節的演出 (一) 然而,音樂沒有國界,其乃是上帝賜給全人類的禮物,我們才有幸在這次音樂節上看到這支年輕的中國爵士樂隊——隊員十六名,加藝術總監,現代音樂系主任劉柱喜和帶隊的王永泉書記。據領隊的王書記介紹,三年前天津音樂學院現代音樂系成立,當時爵士樂隊在國內尚屬空白,因為很多人都覺得爵士樂是純西方的東西,他們很想填補這一塊。目前也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大城市有爵士樂隊,但交流機會卻很少,像這樣跨出國門的交流更是第一次。通過這次音樂節,他們希望美國觀眾能知道中國樂隊如何理解“美國”爵士,同時也能讓樂隊切身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美國爵士樂。樂隊成員基本都是在校大學生,這樣的交流對他們來說是新鮮和刺激的,年輕蕩漾着激情,從演出前的調試設備到彩排,一張張年輕的面龐上寫滿了自信。
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彩排剛剛結束,兩位分別來自香港和台灣,久居鹽湖城的阿姨就跑上前跟隊員做起了自我介紹。原來兩位阿姨從報紙上得知有中國樂隊參加這次爵士音樂節,她倆專程趕過來看中國隊的表演。“一聽說有中國人要來演出,我特別激動,眼淚就要出來了”,其中一位阿姨一邊指着當地華人報紙《東方報》上關於中國樂隊參加音樂節的消息,一邊激動地說。隊員們似乎很受鼓舞,其中一個還想方設法要用相機把登載這段消息的那短短一段文字拍下來。最後,阿姨把這份華人報紙留給了隊員做紀念。 一旁的兩位美國“同行”(稱之為同行,因為也舉着長炮短炮,彩排時對着樂隊成員一通狂拍)雖然不懂這邊嘰里呱啦在講什麼,可他們知道這裡一定有什麼“故事”,便拉着隊員和那兩位阿姨合影。舞台邊的合影讓阿姨們不甚過癮,還上台一起擺pose,倒是讓兩位“同行”過足了癮。後來,跟其中一位“同行”聊天,才知道原來她是超級攝影愛好者,土生土長的猶他人。她參加過八屆爵士音樂節,因為有着一部分中國血統,對亞洲文化非常感興趣。她熱情地說,如果下一次樂隊再來鹽湖城,她願意當東道主在自己家款待他們。
(三) 正如樂隊的藝術總監劉老師所說,他們一直努力打造一支有中國特色的爵士樂隊,例如他們在春江花月夜、康定情歌等耳熟能詳的中國歌曲的旋律上融入爵士音樂的元素,這種東西方音樂的融合讓台下的鹽湖城觀眾聽得如痴如醉。每曲結束,觀眾或起立鼓掌,或齊聲叫好,熱烈的氣氛讓舞台上的隊員也更加賣力。不一會兒,他們中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粉絲”,時不時有小粉絲上前送個項鍊什麼的。那一刻,不知道樂手們在異國的舞台上是否也體會到了superstar的感覺。在女孩獨唱的環節,觀眾不僅被這個東方女孩的美麗折服,更被她天籟般的嗓音所震撼。最後一曲,女孩身着藏族風情的服裝,一曲Tibetian Girl將整場演出推向了最高潮。潮水般的掌聲是對中國爵士樂手們最大的肯定,而今夜,鹽湖城國際音樂節的舞台也會記住這些來自東方的面孔。
後記: 天津音樂學院爵士樂隊在鹽湖城爵士音樂節上的表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聽眾還是覺得意猶未盡,星期六該樂隊又在猶他大學校園內的 Libby Gardner Hall 與聽眾進行了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爵士樂這一起源於西方的音樂表現形式是如何在中國興起並發展起來的、該樂隊如何把爵士精神融入中國傳統音樂表現方式等對西方樂迷來說都是很感興趣的話題。隊員們表示這次來美國主要是來交流學習,領略爵士之鄉原湯原汁的爵士風格。樂隊領導盛情邀請猶他大學音樂學院的師生們來中國訪問演出。 2009.07.16 |
|
|
![]() |
![]() |
實用資訊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8: | 《奧運之光》-----Buzz-----CCTV奧運候 | |
2008: | 原創奧運歌曲《超越》簡譜 | |
2006: | 零加一中:替無筆系列湊趣 -- 如何記杭 | |
2006: | overweight:我愛你中國 -- 高山流水都 | |
2005: | 李聲聲:阿倫*科普蘭的:為普通人的號角 | |
2005: | 李聲聲:富特文格樂的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