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歌會】--《三套車》--自重唱,新譯版 |
送交者: 古鐘 2009年12月30日20:17:31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
謝謝下里巴人分享伴奏。伴奏在他們的網站裡面可以下載 http://singsong.us/cms/?q=node/725 (ZT) 《三套車》的歌詞相傳為詩人列昂尼德·特瑞佛列夫(1839-1905)所作,寫於1869年,這位涅克拉索夫派的詩人,以描述農民和驛車夫的苦難生活見長。這首歌曲成歌年代不詳,19世紀末己在俄國各地廣泛流傳。原詞共有6段,目前傳唱的通常是前5段(各種版本的詞句略有出入),也就是李維頤在2002年9月15日的《音樂周報》報上譯介的5段。李的譯文中有兩處似可商榷:一處是第3段中的“村長”,原文староста應指驛站長或指管束驛車夫的工頭或領班;另一處是第5段詞中的“朝着田野狠狠地揮動皮鞭”——這是催馬加鞭的舉動。而緊接着的下一句卻是讓馬兒“站住”。我查了好幾個版本,這一句應是“收起鞭子和皮手套,掖在腰間”。 “老馬”和“姑娘”的謬誤既己成事實,該如何了斷為好呢? 有人建議把“可恨的財主把它買了去”一句中的“買”改為“賣”即可。即主人公成了財主家趕大車的,駕車的馬兒老了,財主要把它賣掉,於是車夫動了感情。這樣的解決也差強人意,至少滿足了那些唱慣了舊譯文的人們。只是俄羅斯民歌中獨一無二的驛車夫及其愛情悲劇卻不存在了,所以只能算作填詞歌曲和不能作為翻譯歌曲。 曾有人嘗試把原文“你看吧,我這匹可憐的老馬,它跟我走遍天涯”改譯成“我那溫柔美麗的姑娘,她不久將離我而去”(記得歌唱家吳天球先生也有過改譯文發表在《音樂周報》上)。誤譯故然得到糾正,但新詞韻律錯亂,損傷了詩歌的音韻美,而且還把閉口音“姑”字落在高潮3音上,我覺得並不足取。李維頤的改譯文避免了上述的弊病,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但這種做法牽涉到著作權益問題:如果原譯者(高山和宏揚)同意這種修改,自然皆大歡喜;反之,這種未經同意的修改(因為這不是修辭上的小訂正,而是根本性的改動)就有“侵權”之慮。 由此引出第3種解決方案:《歌曲》雜誌的副總編張寧同志乾脆重譯了《三套車》,刊登在《歌曲》1998年第3期上。下面是他譯配的完整的6段歌詞: 1、 看三套車飛奔向前方,在寒冬伏爾加河岸上,趕車人低垂着他的頭,憂愁地輕聲歌唱。 2、 乘車人問那年輕的車夫:“為什麼獨自憂傷?為什麼深深嘆息,歌聲中充滿淒涼。” 3、 “好心人,我愛情受折磨,我愛她快一年時光,可恨那工頭阻攔我們,痛苦只能往心中藏。” 4、 眼看着聖誕節將來到,心上人不再屬於我,兇惡的財主要把她奪去,她今生不再有歡樂。” 5、 趕車人默默收起鞭子,插在了他的腰帶上,“停下吧,受苦受累的馬兒喲”, 車夫吐露着哀傷。 6、 馬兒喲,我們就要分手,從今以後天各一方,我再也不能趕着馬車奔馳在伏爾加河上。 寫到這裡,想提一提一個有趣而又無奈的現象:儘管都在紛紛議論“老馬” 錯譯這一話題,然而輪到演唱時,要送走“老馬”迎來“姑娘”卻又欲唱又止,不願丟開已唱慣了幾十年的舊詞。唉,撼山易,撼積習難啊! |
|
|
![]() |
![]() |
實用資訊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8: | 籃騎山丹丹反串【智斗】 祝山民們新年 | |
2008: | 尼羅河上的慘案 配音片段 by 春妮兒 | |
2007: | 周末嚎歌--執著 | |
2007: | 《歸去來》by 北京冬天&仙靈小貓 | |
2006: | 【走進2007】《夜來香》by Happy_Singe | |
2006: | 北嶺老松學唱:騰格爾的《蒙古人》 | |
2005: | 吳教授到高山來和我們一起過節兼聲樂講 | |
2005: | 檀香扇:『電影主題曲』--豪情三劍客(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