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核桃樹:音畫欣賞《死之島》
送交者: 核桃樹 2017年04月02日12:21:37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拉赫瑪尼諾夫 交響音樂詩《死之島》鑑賞

《交響詩“死之島”》 “Isle of the Dead ”Opus 29

死亡之島



網絡資料 (摘自《最後的浪漫派》,作者:韓定中)

1909年,畢克林ARNOLD B CKLIN (1827-1901)的這幅名畫"死之島"燃起了拉赫瑪尼諾夫創作同名曲的念頭。"Isle of the Dead"是畢克林最受爭議也最精彩的油畫作品。他是一位對死亡眷戀頗深的畫家;其大部份的繪畫作品都圍繞着死亡為主題。光是死之島這幅畫,由1880年起他就總共畫過五幅(每一幅的細節都稍有修改)。在這幅作品中象徵主義得以充分表達。畢克林從大自然中精心挑選物象加以組合,創造出奇特的氛圍。死之島峭壁林立,陰森可怖,只有一船可達,白衣的死神靜立於船首,把新鬼渡往不歸之地。從而引發觀者對死亡的思考。

此畫是描繪希臘傳說中渡神夏隆(Charon)渡送亡靈越過冥河Styx前往地府Hades──一個滿布岩石和柏樹的小島等情景的一幅畫。 畫中雲層低沉、陰暗的天空,層疊籠照在郁青色的海面上;一座孤立的島嶼,突兀地聳立海中。島的四周遍布岩石峭壁,中央植有高聳入雲的柏樹。 島的右面岩壁上,雕刻着上下兩列的停屍岩洞(類似中世紀教堂地下幕場的穴洞)。 海面上一葉孤舟,正放了槳任其慢慢漂進孤島正中央柏樹陰鬱的狹小港灣。 小舟上停放一具棺木,渡神夏隆全身閃白,佝僂着身驅立於舟上,在晦暗的空間中閃現出畫面的焦點。

曾有這樣的說法:閃白矗立的夏隆是男性的象徵,而柏樹幽暗的狹小港灣則是女性的象徵;代表浸漬子宮的海水,亦代表了孕育萬物的生命之源; 而柏樹自古來即為死之象徵,亦是建造十字架復活的原料。夏隆引領着亡魂,在宇宙開天闢地的混沌中,進入死之島陰鬱的港灣。 如此死與生,在這亦始亦終的死之島,完成了它交替循回的過程。這是畢克林──這位畫家對生命與死亡提出的概念。

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首“死之島”,是以交響詩的形式寫成的。樂曲一開始,定音鼓與低音提琴低沉地宣示遠方漸近的夏隆、亡魂及孤舟。大提琴聲部開始以節奏和固定的音形提示夏隆一陣陣划槳的動作──這也是貫穿全曲的節奏動態。隨着夏隆的接近,划槳伴隨的節奏、攪動海水的韻律愈來愈強。你可以想象在黑夜的海面上,某種神秘的儀式,隨着漸近的槳聲,就快開始了。當朦朧的黑夜中,巨石嶙峋的孤島在望時,舟上的亡魂有着怎樣的心情呢?它回首望向海面另一頭快消逝的人世之光,想起生命的種種喜樂、痛苦,再望向進發中晦暗的死亡之島,心中兩種力量在糾纏着、搏鬥着;樂曲這時進入了一個高潮。隨着夏隆無情划動的雙槳,亡魂憶起前世回憶的種種。晃動着的黝黑海水,穿閃白衣服的夏隆、以及那一去不回的死亡之島啊,你們如何知道我對生之懸念呵!樂曲借用了教會調式聖歌主題“神怒之日(Dies Irae)”,混合在划槳的節奏中、或在下行的旋律里。在不斷而起的衝突中,夏隆那一陣陣穩定的划槳聲又出現了。隨着起伏的水聲,伴和神怒之日的下行主題,樂曲在緩慢行進中漸行漸遠,直至消逝。

勃克林畫 《死亡之島》

死亡之島

1906年俄國作曲家謝爾蓋·拉赫馬尼諾夫在德累斯頓看到這幅畫時深為它的意境所感動,

從而創作了鋼琴協奏曲《死亡之島》,這是音樂和繪畫最動人的結合。

【名稱】勃克林畫 《死亡之島》

【類別】油畫 、 名畫

【年代】作於1880年

【作者】勃克林

【規格】111×155厘米

【屬地】現藏巴塞爾國立美術館

【簡介】

在瑞裔德國畫家阿諾德·勃克林的許多作品中,寓有一種不吉祥因素。他那些令人為之毛髮悚然或易引起傷感的畫面,既非出自典故,也不是在描繪神話,但畫得很精細,真實而感人。觀者面對畫布,猶如身臨其境。有些美術史家說他是本世紀形而上學畫派的先導,但他實際上是德國象徵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雙生子。他的寓意畫已預示着歐洲超現實主義的誕生。

阿諾德·勃克林(1872.10~1901.1)出生於瑞士,後去德國學畫。他是德國19世紀末最有影響的畫家之一。曾到過北歐許多地方,晚年在意大利度過。1858~1861年間,他在德國魏瑪美術學校任教。

勃克林的後期作品更多的是神秘的寓意畫,《死亡之島》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它描繪死亡的結局。這是一幅富有象徵意義的哲理性作品,畫上展現一座色彩綺麗的陰森孤島,由於真實而細膩,景象使人觀後心悸:一條引渡死者的船,正駛向小島,四周是茫茫的海面,島上懸崖絕壁,穿白色衣服的死神直立在船頭上,船上載着棺材。這是一個逼真的死亡幻象,一個逼真的象徵物!它是一幅風景畫,也是北歐民間流行的、以死神為題的風俗畫。

島上有參天的黑綠色柏樹,此乃是生命之樹。這又使人聯想到人類種族的世系,因而在這裡的死與生,構成了一個含蓄的象徵。柏樹,在古代希臘羅馬神話里,是一種陰間的樹,墳場的樹,故這個孤島意味着是死亡的歸宿地,島上的石壁上現出一排排的門洞,裡面安放着棺材;而民間又把柏樹視作永恆的長青樹,它是悼念死者的標誌。不論如何聯想,《死亡之島》的主題無疑是在渲染生與死的對立。而勃克林卻只簡單地說:它是一幅夢境畫。 據當代人記述,德國許多中小資產家庭,幾乎都掛勃克林的這幅《死亡之島》,足見它在北歐人民心中並不意味着不祥,也許他們更懂得生與死的辯證關係。後來此畫又啟發了俄國的著名作曲家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他那聞名的交響曲《死島》即是以此畫為他的靈感源泉的。

勃克林的藝術在德國是非常特殊的,他的著名油畫《俄底修斯與卡呂普索》(1883年)、《怪物沛斯特》(1898年)、《黑死病魔》(1898年)等,閃爍着德國世紀末思想與哲理的光輝。

《死亡之島》作於1880年用蛋膠水彩繪製在桃花心木板上,有111×155厘米,現藏巴塞爾國立美術館。此畫還有多幅變體,分別藏於歐洲各博物館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不列顛地主:看京劇名家怎樣吐槽
2016: 清明到了!黃昏翻唱【思鄉】王忠永詞/
2015: 微雨:桃花開呀杏花落 -【斷翅蝴蝶】-
2015: [後會無期]by 紫秋
2014: 維歌:向高山前輩們學唱: 多情的土地
2014: 賀蘭山:高山九年山慶 啦啦隊隊員獻對
2013: 86:嘀哩嘀哩紅星歌
2012: 【2012高山年慶】阿紫~:《歡樂的氈房》
2012: 【2012高山年慶】xialibaren:相逢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