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lassmate:等待与女人------说《白桦树》 |
送交者: iuclassmate 2007年02月22日07:46:32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
《白桦树》叙述了一个女子等待死亡到来与爱人赴约的故事。这个故事引发了我两点感触,一是等待的主人公为女子,二是等待过程在歌曲中却被忽略不计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无数女子等待的故事。不消说“望夫石”的传说与渔妇点灯守候渔人夜归的故事,古代诗歌里也常记载无名女子等待心上人而不遇的怅惘,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更不必提鲁迅、张学良等名人遗弃的、在郁郁的孤寂等待中了断一生的结发之妻们。历代正史都宣扬了无数在默默等待中离世的贞节烈妇,你听说过有等待的贞节烈男吗?唐玄宗李隆基在赐死杨玉环后,也假意等待且凭吊了一番,现在重读白居易的《长恨歌》真令人有些作呕。 因为伴随了无数的泪水和梦魇,等待过程其实是极其痛苦的,而且痛苦随等待时间的漫长而加倍。值得品味的是,《白桦树》没有提到女人是否在等待死亡的漫长一生中嫁过他人。歌曲在此处作了“艺术”与“美化”处理,即它巧妙地跳过了这一点,直接到达了死亡时刻――即使嫁过,也当没有发生喽!如果象《泰坦尼克号》一样狗尾续貂般加一段露茜嫁人的后序,《白桦树》定会令人狂呕不止。 为什么等待的总是女人而不是男人?难道女人比男人更能忍耐痛苦?综观历史上等待的女人们,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愚昧被动的固守贞节,一味忍耐委屈,不得不屈从于纲常伦理的秩序,不懂得与所处文化抗争而寻找生命意义,从而耽搁一生。另一类的等待反而是超逸文化束缚的自主的等待。现代社会对再嫁的女子已经宽容了许多,但《白桦树》中的女人还是选择了等待。或许女人对爱情更加执著吧,对于心爱的男子,一旦被他的某句誓言或某种精神所深深打动――比如《白桦树》里的“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那句话,女人即视之高于生命,甘愿等待一生。男人与女人对待爱情的本质区别恐怕是,女人往往更容易耽于爱情。无论何种,那些著史、写诗或唱歌的男人们反而对此大加同情兼赞颂起来,或在史书上给那些不见自己贞节牌坊在何处的妇女们留个名,或写几句诗,谱个曲,仅此而已。女人一生的等待却全被男人用作做故事的好料材。 总而言之,《白桦树》中的那个等待的女子还是感人的。不禁想到有一首汉乐府民歌,与《白桦树》中女子的忠情可堪媲美:“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该诗代一女子的口吻写了其等待之坚决,历史上却从未见过一首诗是关于男子对此的回应。假若今日藉一男子之口不避忌讳地来唱一唱,周围肯定还是异样的眼光。这世界从古至今究竟变了有多少? 以此来警醒那些耽情和徒然等待的女人们。
白桦树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
原贴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