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小班好,但不是越小越好
送交者: 郭靜塵 2014年01月28日19:03:21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大約十幾年前的一天,我和夫人去參觀位於市中心的一所蒙台梭利(Montessori)私立學校。在老師給我們介紹了蒙台梭利的歷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後,我們參觀了各個年級的教室。在最高年齡組十二到十八歲的班級里,只有六個學生。一男一女兩個大孩子像是到了快上大學的年齡了,而最小的一個大概剛從小學升上來。看到這樣的景象,我頓時有種渾身發冷的感覺。先拋開蒙台梭利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不說,就是這樣的班級,我是決不會把我兒子送到這裡來的。要是你每天來到學校,就是與同樣的幾個人在一起,而且幾個人的年齡相差這麼大,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大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花錢買罪受吧!按我的想法,這還不止是受罪的事,要是耽誤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那損失就大大的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雖然受到了老師足夠的關注,可能享有更多的教育資源,但孩子失去的可能更多。比如說,孩子沒有機會學會與同齡的孩子相處,從而沒有機會發展與人相處的技能;孩子沒有機會參與課堂討論,從而激發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學校無法交到朋友,大概也沒有什麼樂趣,這漫長的歲月該如何度過呢。

最近讀到Malcolm Gladwell 的書《David and Goliath》,裡面講到了班級的大小對學業成就的影響。Gladwell用一根拋物線解釋了班級人數與學業成就的關係。其邏輯用中文的俗語來說,就是過猶不及或不要用力過猛。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班級人數過多,教師分給每個學生的時間就要減少。大眾的常識是,似乎是班級里的學生是越少越好。用拋物線來說明,就是隨着班級人數的減少,教學環境是越來越好, 曲線呈上升趨勢。但這條線不會一直升上去。到了一定的數量,曲線會在一定的區間內成為水平線,也就是說,減少學生人數(也可以說是增加教育資源投入)並不能使教學環境變得更好。在北美現有的教學方式下,如果班級人數過少,教學環境反而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即當班級人數繼續減少時,曲線開始向下走。從總體上看就是一條拋物線,班級的人數太多或太少,都不是最好的教學環境。那什麼是最佳的班級人數呢?Galdwell詢問了許多美國和加拿大的教師。這樣的問題當然沒有一個確定的數目作為答案。有的教師喜歡人多些,有的則喜歡人少些。大致的區間在18左右。班級太大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但人數太少的問題在哪裡呢? 在北美的教育中,課堂討論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環,當人數太少時,要使討論熱烈,充滿生氣就難了。人少時思路受限,討論的質量也會降低。有研究認為,一個學生的表現與他周圍是否有同樣水平的學生有關, 特別是比較差的學生。你需要你周圍的學生能夠問你想要問的問題,擔心你所擔心的事情,這樣你就不會感到孤獨。而當一個班人太少時,你找到這樣的人的機會就變小了,周圍的人都顯得比你聰明。這就會影響這類學生的信心,對成長產生負作用。

Gladwell是個記者和暢銷書作家,而不是一個教育專家。用拋物線來說明班級大小同教學效果的關係其實只是Gladwell認可的一個觀點。在幾百個有關的研究中,大約有15%的研究認為是學生在小班會做得更好,而這一區別具有統計學的顯著性;而另有15%的研究結果與其正好相反,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結論。另有20%的研究認為班大班小沒有統計意義上的區別。其餘的研究則不能得出任何統計學意義上的結論。如何解讀和應用這些研究成果卻同政治緊密相連。一般來說,政客們大多會引用班級大小無關緊要的研究,這樣就不用多雇用教師,從而不增加教育支出;而私立學校和教師工會會支持班級越小越好的研究,私立學校要推銷自己,招收更多的學生,工會要為教師說話,班級小,教師工作負荷小,還可增加人員。

也有人認為,小的班對幼兒園和三年級以下的學生,以及學習差,特別是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是有顯著好處的。另外,當學生人數減少時,教師仍會沿用原來教大班的方法,而把因學生人數減少所剩出的時間用來休閒,那學生就不會因小班而受益。但在一個專門對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特殊教學的學校里,其教學本來就是個性化的。當老師能有更多的時間分配到每個學生時,學生受益應是明顯的。在中國,因教學方法和和教學理念的不同,對班級大小與學業成就的關係也會同北美不同。所以,對班級大小的認識,確實是見仁見智,因人而異。受教育資源的限制,中國的學校的班要大得多。其實,在中國討論減少班級人數的話題應該更有現實意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美國人如何應對流感爆發?
2013: 美國大學招生時看重學生哪些品質?
2011: 在家門口遇到一位美國騙子
2010: 美國醫生為什麼可以賺高薪(zt)
2010: you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