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心的生動性-----良知四德微論 |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2月03日21:58:0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天地之心的生動性-----良知四德微論
良知四德是我提出來的,思路上確實受到佛教常樂我淨的啟發,但義理純粹儒家,對常樂我敬的解釋不受佛教影響。常樂我敬這四個字,是對良知最為準確的概括。
其中淨與敬二字之異,又將儒佛兩家的原則性不同鮮明地揭示出來了。道家說靜,佛教說淨,儒家說敬。透徹理解這三個字,有助於準確把握儒家的特色並了解三家的同異。故自視良知四德是對儒家文化的一點貢獻。
良知四德,常樂我敬。樂,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此樂無所倚,不假外求,不需要任何外在條件。我,大我,萬物皆備於我。敬,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這些比較容易理解,唯對常德,圓解者寡,值得多說幾句。
這裡的常字有二義,一是一般,人人皆有良知,人人良知平等,人皆可以為堯舜;二是恆久,至誠無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注意,良知即“性與天道”,於人而言為本性、天性、天命之性;於天而言為天道、天地之性、天地之心。
良知只能說不滅,不能說不生。儒家最重視和強調生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元是天道,特徵是乾健,乾健和不息,都是生生之義。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即天地之心。佛教說佛性不生不滅,吾儒說良知生生不息。
同時,儒道兩家都尊崇周易,但對天地之心的認證同中有異,道家認為天地之心為無為靜。道家的靜與佛教的不生相近。儒家則相反,以生和動為天地之心的根本性。這是儒家與佛道兩家的最根本區別。
也有某些儒者以天地之心為靜,程頤指出了他們的錯誤。他注復卦說:“一陽復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熟能識之。”又說:“人說《復》,其見天地之心,皆以謂至靜能見天地之心,非也。《復》之卦,下面一畫,便是動也,安得謂之靜?自古儒者皆言靜見天地之心,唯某言動而見天地之心。”
朱熹認同程頤。他說:“天地生物之心是仁。人之稟賦,接得此天地之心,方能有生。故惻隱之心在人,亦為生道也。”
在王陽明那裡,良知即仁性,即生之理。日本學者島田虔次在《關於中國近世的主觀唯心論一一“萬物一體之仁”的思想》一文說:
“在讀了嘉靖、萬曆時代的、特別是陽明派思想家的著述之後的文章,印象最深的,便是‘良知’一語基本上和萬物一體連在一起講‘生生不容己’,或‘生生不容己’之外,還有‘生生不息’‘生機’、‘本根生意’、‘生生之機’、‘本來生機’、‘本來性命生機’、‘生生命脈’、‘心之生理’、‘知之生生’等等之類的語言充斥而頻繁地出現。”
島田虔次將王學說成“主觀唯心論”固然錯誤,但他通過“良知”與“生生”詞組的頻繁連用,揭示了“良知”的“生生”性徵,所見無誤。
其實“性與天道”即太極,是生與寂、動與靜的統一,乾坤二元相輔相成融合一體又各有側重,乾元側重於生動,坤元側重於寂靜。換言之,生動為主,是天地之心的第一特性;寂靜為輔,是天地之心的第二特性。故說寂說靜,並無大錯,只是不夠中肯耳,非圓說、非中道之見也。2021-2-4 首發於東海儒鍾公眾號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7: | “月球撞地球”將發生!科學家已算出時 | |
2017: | 瞄準地球?本月第4顆小行星飛掠而過 | |
2016: | 漢加:牙醫謝斌的故事--從加拿大餐館刷 | |
2016: | 去紐約旅遊除了關心吃喝玩樂,這些攻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