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我人生中的第一個伯樂——孫淑英 (圖文)
送交者: 范學德2 2024年06月14日16:52:4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我人生中的第一個伯樂——孫淑英

                            范學德


今天同孫淑英聊了一陣子我突然冒出一句話:“你是我的伯樂。我人生中的第一個伯樂。”

我說,人生,尤其在青少年時代,處於生命的轉折點,如果遇到了一個賞識你的人,提攜你,引導你,往往,你的人生就走上了一條新路。而這,甚至會決定你的一生。

對於我來講,這個人就是孫淑英。


1

那個轉折點之始是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我十七歲,文革期間的四年制的初高中畢業了。由於是農民戶口,連下鄉的資格都沒有,我向鳳城一中領導申請了幾次,希望成為一個下鄉知識青年,但都被拒絕了。只能回農村,成為“還鄉青年,一輩子在農村種地,俏皮話,修理地球。

就在這一天,我正式成為農民了。

轉過年來的一月二十一日,我給當兵了的好友郭有伶寫信說:“我最近的活動是:早晨至五點起床到老廟,往小隊推糞三趟。7點半回家吃飯,8點鐘到小隊幹活,有時刨糞,有時抹牆。11點半下班。下午1點幹活,至4點半五點,五點鐘與五點半給牲口鍘草,灰嗆得嗓子冒煙,鼻孔出黑龍。下午6點開會,搞農村的鬥批改,有時也值宿。本人根底淺,德行低,才能薄,是個小小庸夫也,大的指頭不大了,無能者只好務農。”

我還告訴老同學:“通過勞動,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起碼來說,不怕髒了,用手搬大糞車也不覺噁心了。”

轉眼間到了1973年年底。分工分。我去信告訴郭有伶:“年終結賬,我全年勞動了四千四百多個小時,這樣,每天就是要勞動十二個小時,合4059分,值四百元伍角玖分。”

冬天,農閒。下午和晚上,終於有了一些閒暇時間。我全部的時間都來讀文學,歷史和哲學的書,沉醉在書裡的那幾個小時,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1974年1月18日,毛澤東批准其夫人江青、以及中共中央副主席(排名第二)王洪文的請求,轉發了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由此在全國展開了一場批林批孔運動(批判林彪和孔子的簡稱)。

社員們冬閒,正是開展運動的大好時間。隊裡組織了政治夜校,學習毛主席著作,批判林彪和孔子。由於我有點文化知識,就成了政治夜校的教員,並且,備課的時間,都算工分的。

為了給社員講好課,我使勁地讀書,讀《人民日報》,《紅旗》雜誌。我做筆記,分析材料,然後就寫,每天看書寫講稿到深夜十一點多鐘,想不到,居然寫成了寫了一份八千字字的講稿,講儒法鬥爭史,春秋戰國時期的。

寫好了就講,一課接一課地講,講課中我充滿了革命激情。我講完課後,有的社員會對我說,范學德,你講得可真好,就是我們這個破腦袋,都灌漿糊了,你說它怎麼什麼也記不住呢?

除了寫講稿之外,我開始給把丹東報社寫稿,寫批林批孔的稿件,也寫貧下中農戰天鬥地的報道,這些報道陸續發表了,在生產大隊引起了一陣轟動,因為我們鳳城鎮園藝五大隊的名字從來沒有在報紙上出現過。大隊書記許天增說我寫得太好了。我再寫稿件時,他讓我坐火車到市里去,把稿件直接交給報社。

就在三月,孫淑英被任命為鳳城鎮黨委書記,她到我們五大隊蹲點,並幾次來到我們小隊。

有次晚上我講儒法鬥爭,她到了我們小隊部,站在外屋悄悄聽了,後來,聽說還誇我講得好。在這不久後,丹東軍分區警備部召開“民兵批林批孔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我被鎮裡提名為積極分子。鎮武裝部幹事周少坤還到了我們小隊,跟我說,你這小孩腦瓜子還挺聰明的,連孫書記都看上了你。

我去丹東參加了會議。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了大城市,還下了飯館,住進了軍分區招待所。也是第一次坐在坐式馬桶上方便,哈哈,方便居然還可以如此方便。

2

最強烈的印象是1974年七、八月份。下午,隊裡正搶種秋菜,地里沒什麼農作物,只有我們這些生產隊社員大干,烈日當頭,大汗珠啪啪地往下掉。

在我們小隊從隊部通向吳園胡同的那條土路上,來了幾個人,大隊書記許天增大喊:“小范,你過來。鎮裡孫書記要見你!”我朝地邊走去,身後的社員議論:“哇,孫書記找他。”

孫淑英個不高,有點胖,很有精神頭,目光銳利。年齡比我大不了十歲。她帶着個草帽,誇了我幾句後說:“小范啊,你們大隊黨支部研究,我們鎮黨委也同意了。現在調你到六小隊擔任政治隊長。你要好好帶領社員抓革命,促生產。”

那時的生產隊,有政治隊長,負責政治學習,還有生產隊長,負責生產勞動。我們園藝五大隊下一共有六個生產小隊。六小隊離我們家有兩里來路。

我們鳳城鎮一共有五個生產大隊,我成了最年輕的生產隊長,才十九歲半。

隊裡的小哥們問我怎麼和孫書記拉上關係了。我一點也不知道。只知道一點,她和我都畢業於鳳城一中,她當年也是學校中的尖子學生,老師都熟悉她喜歡她。因此,母校的老師向她介紹了我。

孫淑英要培養我,鍛煉我。五十年後她跟我說:“你腦瓜聰明,能幹。”

我到六小隊幹了不久,就贏得了好口碑。在一九七四年九月十三日被發展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大隊黨支部決定吸收我入黨之後發現,我居然沒有寫入黨申請書,就問我是怎麼一回事。我說,我口頭申請過,但覺得自己沒有達到黨員標準,不好意思寫書面申請。他們催促我,趕快寫,趕快寫。當天晚上,我就寫完了入黨申請書。


3

將近一個月後,十月五日,孫淑英書記找我談話,我不再擔任生產隊長職務了,到鎮裡擔任鎮黨委宣傳委員,成為“以農代干”的幹部。形式上,我不是國家幹部,還是農民,還掙工分。但實質上,我從事的是國家幹部的工作,因此,除了年底參入生產隊的分紅外(錢由鎮裡出),每一個月,鎮裡給我補助十八元錢。第一次拿到國家補助的十八元錢時,我很激動,活了十九年,我終於掙到國家的錢了。

我成了鎮裡最年輕的幹部,還參加鎮黨委會議。

我到鎮裡當幹部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組織攥寫《商君書批註》。那時候,批林批孔已經深入到要“評法批儒”,動員廣大的工農兵“評法批儒”。鳳城縣革命委員會宣傳組把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交給了我們,要我們組織貧下中農評註《商君書》。

別說一個大字不識的貧下中農根本就讀不懂《商君書》,就是我們這些文革中畢業的高中生們,也看不明白《商君書》。我在鎮裡找到了兩個高中生,還有於成玉,組成了一個小組。我們先買書,然後,找到了《新華字典》,《辭海》,《辭源》,就一個字一個字地摳,一天摳下來,也摳不明白幾個字。有時候,單個的字全明白了,但合在一起,這整個一句話的意思還是弄不懂。沒關係,我們早就下定決心了,一定要弄明白,寫出批註。

這件事進行了幾個月,沒有什麼大的進展。正在這時,又傳來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又要評什麼了,一會兒水滸傳,一會兒資產階級法權,我就開始了新的學習,自己認真地學完了,然後到社員中宣講。


4

在這期間,遼寧省里的刊物《遼寧青年》和丹東市委辦公室都調過我,但都被鎮黨委拒絕了,說我是鎮裡重點培養的年輕幹部,要在基層好好鍛煉一下。

一九七五年春,按照毛的最新指示,丹東市籌建成立“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簡稱“丹東共大”),丹東市委宣傳部的核心人物宋軍極力推薦我去任教。

於是,市委調我到“丹東共大”工作,擔任政治系教師。

這一次,孫淑英書記親自找我談話,她說,小范,本來想讓你在基層多鍛煉鍛煉,上兩次都頂住了,但這一回頂不住了,因為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是新生事物,是毛主席領導的教育革命的一個偉大創舉,所以,雖然我們捨不得,但還得同意上級組織的安排。

她囑咐我,千萬不要驕傲。

就這樣,孫淑英在我十九到二十歲期間,把我推上了人生的一個大舞台。而對我來說,從三歲起就是農民戶口的農民。現在,終於有了一個機會,不再是一輩子種地的農民。

從此,告別鄉村。

 

2007.9.13初稿

2024.6.14 修訂


1973.2 IMG_1373.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百越家園凝聚的群體及培養的社會管理精
2023: 1151(圖文)這在今天的中國是完全不可
2022: 無論走什麼道路都不能走馬路----東海客
2021: 命運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裡----東海客廳
2021: Dark Matter, a movie
2019: Hillbilly Elegy